2017 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创投圈依然热闹非凡。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新零售、人工智能……涌现无数风口和机遇,而这些投资背后,都少不了 BAT 的排兵布阵,BAT 的投资版图,或许就是整个 2017 年互联网江湖的半壁江山。 今年,BAT 对外投资在不断围绕业务做补充完善的基础上,防御性投资越发明显。不论是阿里 28.8 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拿下了欧尚和大润发,还是腾讯 42.15 亿获永辉超市 5% 股份,在加快新零售落地速度的同时,阿里与腾讯在新零售战场上的竞争一触即发。 除了新零售领域,BAT 还将投资大战烧到了造车这件事上。百度投资了威马汽车、蔚来汽车,阿里巴巴投资了小鹏汽车,腾讯投资了蔚来汽车。其中,蔚来汽车已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 ES8,BAT 在汽车领域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而昨日,腾讯将向唯品会投资 6.04 亿美元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不仅对于二者合作的想象空间有了更多的猜测,也让 BAT 之间的竞争、布局更加扑朔迷离。 那么,BAT 在 2017 年的投资、布局情况是怎样的呢? 谁在资本层面的动作更多? 从一次次的投资背后,我们能洞察到 BAT 哪些投资逻辑以及后续动作呢? 猎云网也对 BAT 在 2017 年的投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 以下是腾讯、阿里和百度 2017 年投资公司的详细情况: 腾讯 阿里巴巴 百度 据不完全统计,2017 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家公司投资的数量分别是:113、45、39。 从投资的数量来看: 腾讯依然是投资布局最多的公司,在数量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百度最少,腾讯在 2017 年的投资数量比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总数之和还要多。 (在 2016 年,据不完全统计,腾讯的投资数量为 75 笔,阿里巴巴为 37 笔,而百度则为 22 笔。) 从投资轮次来看: 虽然三家公司的投资都涵盖了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公司,但整体而言,还是更倚重于成熟期的项目,初创期的项目想要获得 BAT 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小。 从投资地区来看: 三家公司都对国内外的项目有所涉足,且多集中在美国、印尼等地。 从投资的行业来看: 百度的投资策略一向和公司的业务、战略息息相关。 今年百度对外投资的风头虽然不如腾讯和阿里巴巴强势,但依然有自己的节奏和重点。AI、出行、企服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且多集中在 B 轮后体量较大的企业。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百度在汽车领域的投资比重在持续增大,同时投资了蔚来汽车、首约汽车、威马汽车等企业,表现相当亮眼。 腾讯投资则较为分散,文娱、内容、AI、企业服务、汽车交通、游戏、金融等领域都有所涉及,这和腾讯的投资战略息息相关。 腾讯不管是国内和还是国外投资,一个主流的策略就是投“赛道”。对于战略业务和新兴业务,不惜买下赛道,与竞争对手直接肉搏,而这一点在今年投资的泛娱乐领域以及现在日益重要的智能汽车领域中显得格外明显。 阿里巴巴 CEO 张勇曾全员公开信中表示:2017 年是阿里巴巴集团“五新”战略开始的一年,投资重点自然也会围绕“五新”战略展开,新零售、人工智能和企服占了大部分投资比例,这和阿里巴巴的战略和定调相一致。 总体来看,阿里投资主要围绕业务展开,对现有业务有补充完善或者战略卡位,投资公司偏中后期,早期介入的少。 BAT “护城河战争”抢占赛道、战略卡位 下面,猎云网也将从更细分的领域入手,探讨 BAT 三巨头的投资重点和策略。从 BAT 的投资中,希望可以对整个 2017 互联网江湖,窥探一二。 BAT 齐聚汽车领域 最近一个月,新造车公司一直动作频频,大规模的融资,最新发布的汽车,都赚足了眼球。而 BAT 在造车这条赛道上,嗅觉出奇的一致。其中,百度投资了威马汽车、蔚来汽车,阿里巴巴投资了小鹏汽车,腾讯投资了蔚来汽车。 BAT 纷纷选择公司投资,一方面在暗示着资本的助推,会推动着造车量产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反映了 BAT 在“车”上投资的变化。 2015 年左右,BAT 也曾有过一次同时在汽车领域进行了投资布局,不过彼时瞄准的是车机屏幕,百度推出了 CarLife,阿里巴巴推出了 YunOS 和 Alink,腾讯搞了腾讯车联,想让自家的服务占领驾驶场景。 而到今年,BAT 开始不约而同的投资了造车公司,也是希望让服务能够更深入的占领驾驶场景。 不过,即便 BAT 同时入局汽车领域,三家公司的差异性与优势也逐渐开始明朗。 百度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或许要比其他两家更深一些,也可以说,百度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动作最大: 今年 4 月发布了“阿波罗计划”(Apollo),宣布将向汽车行业提供开放的自动驾驶软硬件平台以及服务体系; 而连投蔚来汽车、威马汽车两家公司,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 百度在汽车领域的激进,还是给了其它两家公司不小的压力。 此前,阿里巴巴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涵盖了车载系统 AliOS、地图等,而有高管在公开场合表示“阿里巴巴不会造车”,但投资小鹏汽车,还是间接造车了。至于投资小鹏汽车后,会不会有更多的延伸,还有待观察。 腾讯也不甘示弱,在今年 11 月发布了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为智联网汽车打造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但不得不说,相较于阿里和百度,腾讯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布局稍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腾讯阿里上演新零售“卡位战” 2017 年新零售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其中,布局最快、深,也最为激进的非阿里莫属: 盒马鲜生发展迅速,目前已有 20 余家店; 投资了区域性零售企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 28.8 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拿下了欧尚和大润发,明显加快了让新零售落地的速度。 此外,腾讯也在新零售领域进行深度布局。此前 42.15 亿获永辉超市 5% 股份,让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成为盒马鲜生的对标实体,双方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逐渐通过抢占超支付入口、数据入口、流量入口,壮大新零售业务版图。 而百度在新零售上的声音明显弱了不少,更像是旁观者,在今年也很少有投资新零售的案例。在新零售战场上,还更多的是阿里和腾讯的战场,并且,从目前形势来看,也只有他们有实力来竞争和抗衡,至于其他的玩家,也只能观望或者站队。 文娱:腾讯表现最抢眼 文娱领域一直都是腾讯投资和关注的重点,最近几年更是不断加码。 据猎云网梳理,腾讯对于文化娱乐领域进行了 91 次投资,除了最近上市的阅文集团外,还投资了华谊兄弟、原力动漫、喜马拉雅、B 站等知名内容平台。 而今年也投资了 28 个文娱项目,这当中有老牌大厂玄机科技,罗辑思维、知乎、新榜等。也有新秀动画公司骏豪宏风、艺画开天、铸梦文化,还有动漫堂、糖人家、漫悦文化、丛潇动漫、乐匠文化、悟漫田等目前主打漫画 IP 生产的公司。 可见,对优质的头部内容投资,一直都是腾讯在文娱的方向,也让腾讯在文娱布局优势明显。 但今年,从腾讯对于文娱项目的投资来看,更多的还是和自己的业务做高度重合,比如对知乎等公司的投资,更有利于公司在文娱方面的布局。而西山居等游戏公司,则是和腾讯的业务息息相关。 今年,阅文在香港上市,腾讯作为最大的股东,受益不小,也在暗示着腾讯在文娱领域的投资回报正在一步步靠近。 从投资的数量来看,阿里和百度并没有在腾讯的优势项目上与之抗衡,但腾讯在文娱领域的亮眼表现,也在刺激着阿里和百度。 百度在做文娱上也是一直兢兢业业,百度文学几经风雨,在完美世界收购后,扭亏为盈。论数字,确实不够亮眼。论发展,却也是亦步亦趋。 阿里想做大做好做强大文娱的心,路人皆知。近些年收购整合动作频频,不仅在战术上很努力,在战略上也很用心找突破。 去年,俞永福曾宣布,文娱集团未来将采用“2+X”业务矩阵,即“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各专业纵队”,并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大文娱投入将超过 500 亿人民币,实业心态,专业发展,矩阵联动,生态制胜。 但结果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今年阿里大文娱集团成立一年来正式首度换帅,没有俞永福,阿里大文娱的未来蓝图要怎么画还有待观察。 人工智能:BAT 领衔第一梯队 此前美国《财富》杂志将百度列为全球人工智能四强,百度在无人驾驶、大数据、机器翻译、图像识别等领域的领先以及突出的综合实力,百度作为领军者的地位难以撼动。 今年,阿里、腾讯也在转变战略态度,凭借公司规模优势试图奋起直追,从阿里 15 亿投资商汤科技可看出其决心。 今年 BAT 都在通过对国内外的投资作为对技术生态的补充,以及丰富人工智能的商业场景。不过,三家企业在商业布局侧重点还是各有不同: 阿里主要落点在阿里云以及其关联企业蚂蚁金服,腾讯围绕社交数据涉猎众多但模式都较轻; 相对百度和阿里而言,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则略显保守; 而百度则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和丰富的产品场景,通过 DuerOS、阿波罗、资讯流、百度金融等全系产品线基于人工智能引擎升级换代。 纵观整个 2017 年,BAT 在投资上仍然没有丝毫松懈,颇有彼此追着跑的气势。但从 BAT 在汽车、新零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布局中,对于风口的嗅觉灵敏度在不断提升。当某一家在某领域有大动作时,势必会吸引其他两家的参与。 但欣喜的是,这种追逐风口的竞争并未盲目扩大化。三家企业都在保留自己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围绕业务做补充完善或防御型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做财务投资比拼。 在今年的投资案例中,BAT 合作的案例也在增加,出现了多起共同参投的案例,如百度和腾讯共同投资的链家、腾讯、百度投资的蔚来汽车等等。或许,各家公司都在尽力补足自己的短板以及押注将来的风口。毕竟,在押注未来的风口这件事情上,三家企业都不敢松懈。 2017 以及未来,BAT 还会继续着跑马圈地的态势。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