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林捷:投资是场马拉松,不是看谁赚得多,是看谁活得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3-01 15:15:58 来源:七禾网

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林捷

1991年开始做股票,交易风格以价值投资为主,不看重技术面。从2005年到2016年,年化复合收益率约为50%,11年翻60倍。


精彩观点

很多做了十几、二十年的老股民都适应了这种追涨杀跌、做题材的节奏,所以这个现象一时也改不了,但现在已经是在改变了。

我2005年到2016年股票上比较好的一段上升期,我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是50%,大概11年翻了60倍,在11年里面只有两年亏损。

看准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重仓,不重仓就不会有大的质的飞跃,不要买很多股票,否则你的资金一直在那个地方徘徊。

你不重仓,买了很多股票是不对的,看准机会一定要重仓一个或者两个股票,我的几次成功都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你就要看准。

我的优点就是在股票熊市里面不太会吃大的回荡,发觉形势不对了,我可以空仓三个月、半年,甚至九个月都可以。

在中国靠科技、靠技术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有,但是很少,绝大部分公司还是建立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的。

我现在要求一年收益20%、30%就很好了,不要求50%甚至100%,50%、100%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你运气好。

我现在资金也大了,不像过去小资金我要拼,我现在是要稳健,稳健的情况下,一定要确定性大的机会。

A股市场逐渐要改变过去那种炒题材、炒概念、炒小盘股的现象,因为香港市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香港市场几分钱的股票不涨就是不涨,400块、500块的股票照样涨,强者恒强。

高送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公布消息,第二步是准备实施,宣布哪天要送了,第三个阶段就是送好以后,最好抓的是第二阶段。

炒概念、炒题材、炒热点的事我从来不做,我认为看K线、看指标是没用的,这是我个人意见。

现在我认为也是机构时代,但是一般的中小散户绝对要边缘化了,因为机构的调研能力非常强,我们作为散户或者个人投资者没有这样的调研能力,只能凭自己的感觉,那你就只能拿到一个市场的平均收益。

房地产公司你如果看它今年的销售额非常好,但它的业绩没有体现,不用急,第二年、第三年的业绩可以飞快地上去。

投资是不能急的,不能做短线,我认识很多朋友,做短线的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一定要做中长线,中长线才能成功。

做中长线一定要选对公司,就是我刚才那个观点,这家公司一定要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上,不一定要找那种科技类公司。

我几次赚大钱都是集中持股,分散持股能够赚钱,但是不会对你的财富产生质的变化。

中国人的市场有个特点,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怀疑的,一定要涨到大家都不怀疑了,大家认为这就是对的,现在普通股民里面,只有极少数人认可这个上涨,极大部分人是不认可,认为涨指数、不涨股票是不对的,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对的,因为成熟市场就是这样的。

我认为这个市场,慢牛还会持续,而且慢牛还会演变成快牛,演变成快牛的时候就要当心了。

(2018年)我认为还是金融股里面的银行、地产,还有一些周期股里面我看好水泥,还有消费类股票也可以考虑。

如果放大到5到10年里面,你一定要买我刚才说的建立在中国人口基数上的公司,而且这个公司不能特别大。

港股等于是腾讯打出了一杆红旗,以后各种各样的股票都会有表现,而且在港股里面有很多低估的行业龙头,如果放在A股价格肯定是翻了很多的。

美股是“见了兔子就撒鹰”,A股是“没见兔子就撒鹰”,港股是“见了兔子也不撒鹰”,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做港股我领会到,还是要放长线,一定要靠时间来赢钱。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看谁赚得多,是看谁活得长,我现在四十几岁,可以做到七八十岁。



七禾网1、林总您好,感谢您和七禾网进行深入对话。您1991年开始做股票,是国内最早参与股票投资的交易者之一。您表示国内股票市场是高度投机市场,涨肯定涨过头,跌也跌过头。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林捷:主要是参与的人导致的,以散户参与为主,追涨杀跌,2017、2018年,有些人已经是做价值投资了,之前都是以做投机为主,很多做了十几、二十年的老股民都适应了这种追涨杀跌、做题材的节奏,所以这个现象一时也改不了,但现在已经是在改变了。其实我倒是觉得正常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的,不能老是炒小股票、炒题材,应该是做价值投资,像香港、欧美市场一样。



七禾网2、据我们了解,您在股票交易中,大亏的经历是在2004年,请您谈谈这一次经历。以及您从中总结了哪些经验?


林捷:现在来说也不算亏得特别多,当时本金亏了大概30%。2001年到2005年这段没有什么大熊市,就是一段很长时间的牛皮市,我也没大损失,我主要做了一个股票,在2001年到2005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面,就买了中集集团,中集集团是一个做集装箱的公司,当时正好中国加入WTO,所以说海运很发达,而且这家公司目前来说素质也很好,那个时候正好是高速成长期,所以前段时间赚了很多。但是这个股票在熊市的末端开始补跌了,我当时没有控制好,没有注意到它的基本面稍微有些变化。当时大概从16、17块,最低跌到9块多,它前面一直没跌,一直是涨的,前面有几次送股、配股,我也赚了不少钱,后来这波下跌中,我在16块跌到11块左右割肉的,这个损失蛮大的。


我从1991年就开始做股票了,1992年买过认购证,当时买了很少,买了4张,这些早期的积累对我来说是一个练兵的过程,我说的早期是2000年以前,目前我也有另外工作,我从来没有专职做过股票,但是我的财富主要是从股票中赚来的。其实我在期货里输了很多钱,如果我期货不输这么多钱,应该还要好,我做期货在1998、1999年的时候,输过一次破产的。我在股票上从1991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是初期阶段,我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了,但是在1998、1999年的时候,期货上我基本全部输光了。好在1997年的时候我有一点钱放在转配股里面,但是当时这些钱关在里面了,到2000、2001年的时候才出来,而且我自己的生意有一定的起色,所以就好多了。我最悲惨的是1998、1999年,我后来在期货上又输过一次,在2016年输过几百万,所以我在期货上很不对路子,但我做股票都很顺。我身边做期货的朋友很多,我受他们的影响,因为一圈朋友做期货,所以我自己也想尝试,但是都不成功,还是做老本行股票比较好。



七禾网3、您表示也有过五六次在股票上大赚的经历,请您分享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几次经历。以及您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


林捷:我后来其实也亏损过,在风险市场里面,不可能没有亏损,但是那次亏损是我全仓亏损的,当时大概总资金损失了三分之一,那个时候损失也是蛮厉害的。但是那一次以后,就开始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了。这也跟市场有关系,2005年的时候,市场跌破1000点,这个时候就开启了我2005年到2016年股票上比较好的一段上升期,我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是50%,大概11年翻了60倍,在11年里面只有两年亏损,就是大熊市的2008年,大概亏掉20%,这个亏损应该算是还可以,因为2008年的熊市很厉害,还有一次是2012年,亏了5%左右,后来我2016年也有小亏损, 2017年打平。2016年其实是亏在期货里面,股票基本上也打平的,2017年稍微赚一点,也没大赚。


我主要的盈利阶段是从2005年到2016年,这一段里面大赚主要有几个阶段,第一次是2006、2007年这一段,大家都知道是上证指数从1000点涨到6000点这波牛市,这波牛市我起初的时候赚的不多,倒是这波牛市最后一段,我的财富翻的倍数最多。


还有一次是在中国铝业上,中国铝业当时股改,每个公司的股改方案都不一样,当时我买的是山东铝业,山东铝业当时要股改,现在山东铝业已经没有了,它和兰州铝业两家公司一起合并成为中国铝业,我记得买一股山东铝业,相当于好几股中国铝业。在这个方案公布以后,股票也没怎么涨,我就买进去了,大概22块、23块,买了总资金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后来突然之间停牌了。我的成本一除三左右,成本大概就六七块,变成中国铝业,当时我看香港市场的中国铝业价格在7块多,那我想问题不大,就买了,想不到这个半年里面香港的中国铝业涨了,当时复牌的时候正好是遇到大蓝筹爆炒,股票越大越好,像中国石油、中国远洋、工商银行、中国神华,当时正好赶上这个时机,中国铝业出来的时候就19块了,我本来在里面已经赚了很多了,但我没抛,我把剩余资金全部买进去了,买进去大概一个多月就开始暴涨了。当时它从20块涨到60块,只用了大概一个多月,我其实涨了两个礼拜在35块到40块之间跑掉了,这个就奠定了我这一次的财富增长。


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看准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重仓,不重仓就不会有大的质的飞跃,不要买很多股票,否则你的资金一直在那个地方徘徊,就像我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你不重仓,买了很多股票是不对的,看准机会一定要重仓一个或者两个股票,我的几次成功都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你就要看准。我做中国铝业的时候还没有放杠杆,还没有融资融券,股价从20块涨到35、36块,我平均大概36块跑掉的,再加上前面从6块涨到19块的一部分资金,2006、2007年总体翻了三、四倍,虽然后来在2008年有所损伤。


我的优点就是在股票熊市里面不太会吃大的回荡,发觉形势不对了,我可以空仓三个月、半年,甚至九个月都可以。我2008年的时候,虽然有大概20%的损失,但是主力资金是保住了。而且我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正好有一次机会,当时做海通证券,当时大盘行情已经见底起来了,但是它有大量的解禁,所以说股价一直不上去,我也是全仓买进去的,后来大概涨了50%,相当于不仅把原来2008年的损失拉回来了,而且资金又创了新高。我在2016年以前,每次资金重创新高的时间不超过十个月,一般是三个月、五个月,就创新高了,虽然我2008年输,但是2009年年初的时候一把就把赚回来了。我的几次赚钱都是全仓,基本上就一个股票,其他股票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一次飞跃是我买现在这套房子的时候,在2010年9、10月份。我在市场里对高比例送转有一套自己的独门秘籍,可能现在不适合这种做法了,当时做的股票是潍柴动力,股价在2010年9月份已经炒到70多块,已经很高了。但是这个公司公布了一个十送十的方案,当时价格在70、80块晃。当时“四万亿建设”,这家公司是生产重卡的,我觉得可以,就重仓买进,后来涨到130多块,我没有赚这么多,我赚了30%多,后来我就买了现在这套房子。当时已经有融资融券了,我融资融券没有利用好,2010年的时候刚刚用,杠杆没有放好,正好一个回荡的时候,回荡得很深,我在高位加了一把仓,后来受不了了,只能砍掉了,还好没全砍掉,后来回了一会又上去了,再次创新高。


还有一个成功的经历,有一个股票我做了大概6年,叫爱尔眼科,因为我在它上市的时候正好中签了,这家公司当时是一家小公司,我觉得蛮有潜力的。它的总部在湖南,我去过两三次,去跟他们的总经理、董事长开股东大会、吃饭,谈过几次,觉得这家公司还可以,它在全国各地开分院,上海也有,上海生意不是特别好,但在武汉、长沙、沈阳这些地方生意非常好,成都、重庆生意也都很好,我去实地考察过。我为什么选这家公司?因为我认为,在中国靠科技、靠技术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有,但是很少,绝大部分公司还是建立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的,比如茅台、香港的腾讯、过去的苏宁,还有像格力电器、美的空调,这些公司为什么成功?它在国内的竞争成功了以后,它就建立在庞大的中国人口基数上,所以说一定要买消费股,比如老板电器这种公司都很成功,因为只要这个产品适合中国人,它成功了,可以完全复制。我当时选爱尔眼科,一个是现在中国的小孩子用眼镜的很多,所以对眼科的需求很大,而且公司的领导人也是不错的,我这个股票是长期做的,但是差就差在这两年没做。它的股价是每年增长的,我可以说它是创业板中最好的一家公司,虽然它涨幅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是它是最稳健的公司,它几乎从来没有涨停,它就像温吞水一样一点一点上去,2012年到目前大概涨了十倍,这就是消费股,我觉得这种公司特别好。它是2009年上市的,2009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我经常持有这个公司的股票,但是它在2012年出了一个意外,这个是黑天鹅事件,当时在台湾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说开近视眼手术有危险,封刀了,这个事情造成公司的股价大跌,而且正好当时创业板整个趋势也大跌,大概从最高点跌到一半,但是我没有损失这么大,我大概损失了20%、30%。我觉得消费类公司如果在中国市场做得好,就像腾讯这样的,我也买过腾讯,一年大概250个交易日,它230个交易日是涨的。


还有一次是在2015年,我赚钱赚得最多是在2015年,因为我的基数大了,我大概赚了130%,但不是像前面说的靠单个股票赚很多钱。



七禾网4、在您进入股市的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中,您认为国内股票市场主要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林捷:我觉得近两年开始进入了机构时代,很多老股民对这方面没有清醒的认识,但我为什么逐渐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做港股。我在2015年底、2016年初开始做港股,虽然没赚大钱,我错过了一个大牛股——恒大,恒大上原来我买了200万的资金,但是抛掉了,后来5块涨到30块就半年时间。我在港股上放的资金不多,但是从港股的操作来说,我有深刻体会,我们A股就是这个方向,现在逐渐转到价值投资。港股的指数去年大概涨了40%,指数涨这么多,但绝大部分股票是不涨的,我当时一共买了将近二十个股票,每个放二十万、三十万资金,但是绝大部分不涨,涨得好的大概有五六个,涨得特别好的就是腾讯、恒大,后来又赚了一个碧桂园,还有一个微创医疗,这几个股票上我赚到钱了,其他后来我都跑掉了。有的大牛市,指数涨一千点、两千点、一万点,个股还是跌的,我就深刻体会到我们A股市场估计也是要逐渐往这个方向转变。当然从暴利的角度来说,做题材股、小股票成功概率大,如果成功了翻倍的比例很高,但是这个概率很小,就像做期货一样,是有人成功,有的人成为亿万富翁,但是这个是凤毛麟角,股票里面也是这样。


我现在要求一年收益20%、30%就很好了,不要求50%甚至100%,50%、100%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你运气好。我现在资金也大了,不像过去小资金我要拼,我现在是要稳健,稳健的情况下,一定要确定性大的机会。为什么我说国内A股市场现在是逐渐变化的?我就是从港股的操作经历发觉的,A股市场逐渐要改变过去那种炒题材、炒概念、炒小盘股的现象,因为香港市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香港市场几分钱的股票不涨就是不涨,400块、500块的股票照样涨,强者恒强。国际市场中像欧美市场也是这样的,道琼斯指数不断创新高,其实它是不断地把劣质的股票淘汰,把好的股票放进来,好的股票拼命涨,造成指数涨,但是其实整个市场里面股票并不涨。现在很多股民还没清醒,如果让他操作几个月港股就知道了,我过去也是跟一般的股民一样的操作方法。我的杀手锏就是每天炒高送转,高送转现在市场上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是受证监会打击的,我过去有一套专门的诀窍的,每年总归可以赚一波,有的时候可以赚很多,但是再差也能退得出来。高送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公布消息,第二步是准备实施,宣布哪天要送了,第三个阶段就是送好以后,最好抓的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什么难抓?你没有内幕消息。第一波涨得很厉害,但第一波消息公布以后,它有一个回吐,这个回吐而且很厉害,它一般开始的时候是不会涨的,到送股以前,常规来说是肯定会涨的,但是送好股以后一般是会跌的,跌好以后可能也会涨,总体来说最有把握的是第二阶段。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一套战法,但现在不行了,因为现在受打击了。这种炒概念、炒题材、炒热点的事我从来不做,我认为看K线、看指标是没用的,这是我个人意见。



七禾网5、就您的总结来看,从1991年到现在,中国股市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分别有什么主要特征?


林捷:1990年国内开始有股票,到1997年是第一阶段,1997年是一个牛市,牛市结束以后,到2005年是一个阶段,2005年到2015年是一个阶段,现在是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创阶段,大家都在摸索,而且当时没有涨跌停板,完全是散户跟大户博弈的阶段。1997年以后才有基金,第二阶段是1997年到2005年,这是长期低迷的一个阶段,当中有过1999年、2000年的网络股行情,但是总体来说这段是一个长期低迷的阶段。但这个时候机构开始壮大了,2005年以后就是一波大牛市,也是机构开始大显身手的一波大牛市,一直到2015年。现在我认为也是机构时代,但是一般的中小散户绝对要边缘化了,因为机构的调研能力非常强,我们作为散户或者个人投资者没有这样的调研能力,只能凭自己的感觉,那你就只能拿到一个市场的平均收益。我现在的要求就是达到市场平均收益就可以了,比如一年盈利20%、30%就可以了。



七禾网6、您的股票交易风格以价值投资为主,您是如何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或者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怎么样的股票是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


林捷:这个就很难一时半会说清楚,我举个例子,港股里当时我有一个分析,但我没坚持住,我分析了恒大,当时恒大股价只有5块多港币,有100亿的总股本,市值只有500亿人民币左右。但是我分析,它2017年的收益可以达到250亿,2倍市盈率,这种属于绝对是低估的。当然我只是举一个我自己经历的例子,不能说我领会了价值投资。房地产公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的销售额跟并表是有一个时间差的,比如说,目前把房子卖掉了,这套房子比如一千万,它已经成交了,合同签掉了,但是它不算收益的,不算它的并表的,要到交割的时候这套房子才算交易手续完成,但其实这个交易之前已经完成了,30%定金收掉了,合同也签掉了,房子其实已经成交了,所以说它的销量是有提前反应的,但是它的并表是滞后的。像现在恒大、碧桂园、万科三巨头,它们市值都到5000亿,但是今年的报表里看不出5000亿,最多2000、3000亿,它有一个滞后性,但这个生意绝对已经成功了,只不过是反应到报表的时间早跟晚的问题。所以说房地产公司你如果看它今年的销售额非常好,但它的业绩没有体现,不用急,第二年、第三年的业绩可以飞快地上去。而且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也是比较高的,后来恒大半年里面涨6倍,涨到30块,现在的市值已经是3000亿了,其实市盈率也非常低,估计今年的盈利可能有300亿到400亿,市盈率不到10倍,也还在价值投资的范围里面。当然有的公司不一样,腾讯你不要看它有4万亿市值,它没有赚这么多钱的,但它是科技类公司,它有微信、QQ。现在工商银行市值估计也只有2万亿,但工商银行利润大多了。


我认为投资是不能急的,不能做短线,我认识很多朋友,做短线的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一定要做中长线,中长线才能成功。做中长线一定要选对公司,就是我刚才那个观点,这家公司一定要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上,不一定要找那种科技类公司。我过去找爱尔眼科的成功,就是我认为它的基本逻辑就是庞大的人口,而且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医疗行业是厚积薄发的,它只会越来越好,医生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积累的口碑也越来越好。我看股票一般不会看很多,我长期最多关注20、30个股票,人的精力也有限,我一般也不去炒题材,比如雄安、5G,这些可以做,但每个人有各自的特长,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特长去做不擅长的事情。


责任编辑:唐正璐
Total:3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