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名人堂 >> 股票 >> 林园

林园:从8千炒到4亿,坚持是赚钱之本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3-02 13:57:11 来源:网络整理


  
  从6124.04点跌下来,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香港。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


 “我拿着全中国最能赚钱的机器,有什么可担心的。”


  走进招商证券的大户室,远远地听到一个房间传来了高谈阔论的男声。循声而入,果然是林园在叉腰论道。


  林园在股民中颇有知名度,他以“股神林园”的名字在新浪网开了博客,牛市的时候,据说每天点击率都上万。而他的“中国股神”名号为央视某栏目所授,《北京青年报》2006年6月还颁给林园“中国巴菲特”的美誉。


  现如今,大户室里坐着六七个人在喝茶,形意闲散,坐在沙发上的一男一女神情专注,手里都拿着笔记本和笔。本刊记者一问,才知道那二人是头天林园参加凤凰卫视节目录制时认识的,今天他们是来取股经的。


  “现在,你还能跟他们说些什么呢?”


  “今天就是给他们树立信心,股市低迷也不能失去信心。我对人生的看法是,要专心致志做一件事。能赚到钱的,只有在42岁以前。如果你到42岁还不能成为赚3000万以上的大老板,我认为你是失败的。”


  林园说,他自己赚钱多少不重要,为了使跟着他干的人不至于“失败”,他有必要给他们树立信心。其实他手下的工作人员最近到大户室来也没什么事做,但“知道没事也得来,知道没事还来就表明你对这个事有热爱了,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平常心”。


  股神也裸泳


  林园到了要给手下树立信心的时候了,这是否说明手下们的信心确实有些扛不住了?对这个问题,林园的几个美女助手笑而不答。


  不过,她们确实眼看着林园的资产急剧缩水。在潮退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股神也在裸泳。


  林园倒没有想隐瞒自己资产在本轮下跌中大幅缩水的意思。“我的仓位永远是满仓,现在还重仓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招商银行、云南白药。这4支股票的仓位基本超过75%,就没卖,就持有,持有最长的1支股票都超过10年了”。


  林园总结说,自己资产缩水的程度“跟指数下跌幅度差不多”。


  林园也不否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亏损也在40%左右,但他好像并不服输。“我拿着全中国最能赚钱的机器(上市公司),这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有什么可担心的?”


  林园仍然坚信他的价值投资理念。但据本刊记者了解,在目前点位,部分曾经高唱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也都开始恢复了波段操作,这也被认为是导致大盘上行乏力的原因之一。


  在此情况下,坚持价值投资是否太傻?“别人的事我不管,我只管自己。我长期持有也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啊。股市有它的规律,上涨的时间只有10%不到,下跌或休眠的时间超过90%,所以我们只能等着。”


  林园承认他这曾经的“股神”也没有预测到这一轮股市下跌的时间和幅度,“没办法预测,我不在乎点位,涨涨跌跌和我关系也不大。6000点时也不一定是我的最大市值,可能4000多点的时候还是我最大的市值。我只在乎手上持有什么公司的股票、持有的量以及品种组合。”

  林园解释,他之所以敢于长期满仓操作,是缘于他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我认为未来15年中国经济是非常好的,10%的增长率没问题,这是我通过两条腿走出来的判断,我相信我的调研结果。我知道全世界的发展水平在什么位置,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哪会有什么经济危机?谁不信可以跟我打赌。”


  当本刊记者提到了当前一些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忧虑,林园说,他从来不听专家学者的意见,“我和任何人都不交流,都是别人听我的”。他认为大家夸大了通胀的威胁,“粮食价格还是低,商品还是供大于求,人工也不值钱,怎么会有高通胀?我反倒担心东西卖不出去”。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春龙认为:“这大半年是检验‘股神’灵不灵光的最佳时机,真股神就应该在高位减仓。价值投资本身并没有错,但何时卖出仍然是很重要的,不回避系统性的风险是不明智的。你说3008年能赚回来,咱们也看不见摸不着。你不能赔光了还是‘股神’吧!”


  吴春龙认为,牛市熊市都要表现得比散户好才是名副其实的“股神”,林园“应该承认现实,至少承认失误”。


  为什么造神

  林园的一个助手说,林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是在13年前。但他真正成为公众人物是在2007年。经多家媒体的频繁报道,人们对林园炒股发财的故事耳熟能详:1989年以8000元起家涉足股市,到2007年初个人资产至少4亿元。2007年上证综指涨到6000多点的时候,有记者推算,林园的资产甚至超过20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8% 。


  这个新科“股神”相当自信。他在媒体和博客上说出的话让散户们感到相当刺激:“我买的都是最好的,没买的都是最不好的”;“你不要学了,学也学不到,(我说的)你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的更要去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要想资产上台阶,必须要购买那些在未来的3年里,股价能够上涨10倍以上的股票”;“可能我就是个投机的天才,没办法”。


  2007年8月,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问林园:“你觉得自己符合股神的标准、是一个股神吗?”林园回答:“我符合的。”


  南方基金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说:“天下就没有股神,只有赚钱的和亏钱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死多头。牛市里自然很风光,熊市就惨了。”


  这位人士还记得,林园曾经说过,他宁愿借钱炒股,也不去做代客理财之类的事情,因为“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人的炒股心态变坏”。但现在,林园却管理着3只信托基金,都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林园2期、3期都是2007年9月成立的。因此,该人士认为,虽然没有证据说林园频繁在媒体露面是为了吸引人们买他的基金,但客观上起到了这个作用。


   此外,林园成名后,由他主讲的投资报告会也在各地进行,尽管门票高达1500元,追捧者依然络绎不绝。


  “真正的‘股神’肯定是不张扬的。”吴春龙觉得,林园经常对媒体公布他买入的具体股票是不合适的,这样有借机拉抬股价之嫌。


  面对这种质疑,林园显得敏感而激动,他提高了声音反驳:“我没什么目的。我的信托亏的是2期、3期,买我信托的人都是我周围认识的人,我从来不通过媒体让大家买我信托。我从来不求人,命运一直掌握在我自己手中。我跟媒体的关系就是闹着玩。我从来不主动说请你采访我。你来不来和我没任何关系。”


  与林园同属于价值投资派的赵丹阳最近因为花211万美元拍得与华尔街“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在业界突然声名鹊起。2007年岁末,被业界称为“私募教父”的基金经理赵丹阳先知先觉,主动清盘了他管理的所有信托产品。赵丹阳的秘书杨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赵丹阳)6月中旬就去美国了,主要是去学习。”


  一顿饭211万美元贵吗?证券市场观察家谢舒认为并不贵,“花出这笔‘广告费’,等于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是巴菲特的信徒、价值派的门生。这样他以后会吸揽到更多资金,赚回来的绝不止1450万元人民币。”


  等到茅台流行起来


  “大盘什么情况下才能走稳?随时都有可能。跌到大家都不爱卖了就要走稳。具体点位是判断不了的,作为投资不需要知道这个东西。”即便如此,林园还是说,“但我们该买了,同时做好再跌30%的准备。”


  大盘企稳与政策面有多大关系?林园说,他根本不关心政策面。说到政策,他提到的居然是几个月前已经下调的印花税。“我也不看大盘,要买卖我就看,但我现在基本不买卖,所以我平时也不来(大户室)。问我忙啥?我没忙啥,就闲着。 ”


  林园说,这一段时间,他在北京、杭州等地同时有3套房子在装修,所以他只有1/3的时间能呆在北京。


  接受本刊采访时,林园穿着一双旅游鞋,一副随时准备出发的样子。采访中,他也不时与工作人员沟通去日本的护照办理事宜,“就是去玩,没别的”。


  至于说到保持良好心态的底气,林园说:“我每年的派息就有几千万,我够花了,我也没借钱,急什么?”


  最后,林园保持了自己的一贯风格:“我现在赚钱是刚刚开始。等我拿的品牌成为流行时尚时,我就赚大钱了。”


  等待东山再起

  与林园和赵丹阳的成名方式不同,另一位当年的“股神”吴国平是靠给三大证券报和各大财经网站撰写大量股评闻名证券市场的。


  为什么写那么多股评?吴国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是为了“展示自己”,“我是有能力给更多人一些启发的” 。

   “股市无神,‘股神’的叫法确实夸张了。现在‘股神’也越来越不值钱了,随便炒得好一点就被封为‘股神’。”吴国平总结说,“庆幸的是,在大盘疯狂的时候我没有写股评误导散户。”


  如果说林园的态度是无所谓,吴国平则是随遇而安。吴国平说,一年前这个时候,他都忙着接受采访,给各种媒体写稿子。现在的他则处于休眠状态,“生活简单了,少了一份喧闹”。跟自己EMBA班上的同学聚会,喜欢看日本漫画,喜欢听音乐,前不久刚去了张家界和海南岛,年底想去日韩逛逛。


  吴国平现在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写书上。他想写两本书:一是自己十几年来的投资心得,二是以小说的体裁回顾自己过去辉煌与辛酸杂存的投资经历。“写书也是为了充电。”


  除了写书,吴国平也在继续充电,“读了一个EMBA,为的是修炼内功”,“我可不想昙花一现”。


  不过,吴国平相信下一轮爆发为时不远了。“以后创业板要上,股指期货要上,未来还有更大的机会”。


  股市在2800点上下晃悠,吴国平的应对办法是逐步小规模建仓。吴国平认为,“现在很多股票比白菜都便宜”,市场不是资金缺乏,也不是价格扭曲,只是缺乏信心。“所以有反弹的可能性,越南股灾后不是也出现了十连阳吗?”


   林园,证券投资人,从最初的8000元钱开始投资股票到现在,据他朋友的介绍,林园的资产已经变成20亿元,他是如何将这个天方夜谭变成事实的?


  仅仅1年时间,上海机场就已经给林园带来了千万以上的利润,记者注意到,虽然现在的股市正在大幅震荡,就在不少人人心惶惶的时候,股东大会上,林园却很轻松。


  林园投资股票,获得亿万回报,但是在互联网上,对他的议论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林园是一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有人说他的财富神话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7月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股神林园神话:投资8000元获20亿收益”,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证券投资首次超过储蓄存款成为居民首选,一个新的投资时代正在来临,股市的火热,也带来了老百姓投资理财的热情高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投资高手,林园。他最初拿着8000元钱开始投资股票,到去年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了4个亿,打那以后,经过了一年的牛市和最近的盘整行情,林园的投资业绩表现如何呢?


  “股神”林园8000变成20亿的神话?


  证券投资人林园:“业绩肯定是好的吗,我就这么多股票,你就去查去吧,这个赚了800多万,瑞贝卡赚了800多万,这个是赚了,你统计一下就知道了,我记不清楚了,这有赢亏的,赚了,现在资产是3100多万,赚了2600多万,我的帐户多的很,你看这也是,这你看资产是2700万,赢利,可能是后来买的,它买的股票就不一样,这里面就没有贵州茅台,赚了1800万,股神是乱叫的,你说股神乱叫,开玩笑,2001年到现在是80倍以上,实际上,我们的资产就是这样,2001年到现在。”


  记者:“我记得有篇文章是说你从八千元到四个亿,现在已经不止四个亿了吧。”


  林园:“这是你们自己说的,我不跟你扯这个事,到底是多少,我不知道,自己扯不清楚,鸡生蛋,蛋生鸡,谁知道呢,搞不清楚。”


  经历了1年的牛市,当初的4个亿已经变成了多少,虽然还是个迷,但是,从林园开户的证券公司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消息。


  林园的朋友王英娟:“他八千块,现在到了二十亿,就是说很多人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现在已经超过20亿了,他总资产应该是超20亿了。”


  林园说,他投资股市十几年,却从来没有失误过,就在前两天采访的时候,记者也发现这样一个细节,虽然最近沪深两市的股票大幅波动,一些个股跌幅甚至达到了50%到70%,但在林园一个赚了1亿5千万的帐户里,竟然只有1033元的现金,也就是说,在前一轮的暴跌中,他并没有清仓,林园的投资生涯凭什么一帆风顺呢?


  在招商证券分配给林园的大户室里,为他工作的漂亮女孩,在他的带领下,也正创造着自己的财富神话。


  林园:“这几个都是最起码七、八百万吧,我身边的司机就三千万、两三千万呢,司机你们要做节目你可以全部播进去,我可以给你看一眼,把帐户全部给你打开,以前都是都是没钱的,亿万富翁好几个呢,亿万富翁,女孩啊。”


  林园虽然学的不是经济,但对股票市场,却有着惊人的领悟能力,在他看来,股市就是一个对他开放的取款机。


  林园:“有时候我也想不通,这个证券市场真是很奇怪,就是说睡觉我醒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我就觉得可笑,就大家现在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个评价标准,所以有很多人亏钱,也是活该,最终是要亏钱的。”


  林园的话虽然会得罪不少人,但是,在投资领域,他并不羡慕当前流行的时尚概念,而是一意孤行,不少人趋之若骛的券商概念股,林园就很少去碰。


  林园:“我不参与,我不能说是有风险,我说这话可能要得罪人的,是吧,咱们不参与,因为老实说,这个证券市场不是我能左右的,所以对它的盈利我不能左右,所以我就不参与了。”


  作为一个投资高手,林园不仅对股市中的券商概念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同时,对火极一时的整体上市概念,他也是冷眼旁观。


  林园:“如果说是不能盈利的资产即使上市也是没用的,有可能会拖累你现在的资产的盈利,它会摊薄,这个区分情况来看的话,我们不会说通过一些概念去作为我投资的依据,机器设备都生锈了,你还给他做净资产了,那个楼租金也租不了多少,你给它评估,再评估也没有用,他不可能卖的,他带来不了效益的净资产,那是没用的,那都是瞎说,说两年不说了,带来不了效益,过两年股价又恢复理性。”


  虽然炒股从不跟风,但凭着傲人的业绩,很多人见到林园之后,都会问一个话题,买什么样的股票可以赚钱,但林园总是告诉他们一句话。


  林园:“好股票实际上对我来说也不是怎么选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都在脑子里放着,中国就这么几十家好公司,最能赚钱的公司不多的,是稀缺产品,这个没上市的、上市的,实际上好的公司都在我脑子里转的。”


  林园认为只有坚持价值投资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林园的投资策略其实很简单,无论遇到红火的牛市,还是萧条的熊市,他总是牢牢盯着业绩最好的企业,仅从2001年到2007年,他就从极具成长价值的股票上,获得了超过80倍的投资收益,然而,我们发现在林园的办公桌上,几乎没有关于证券的报刊和书籍,他也不会每天守着电脑屏幕看着股票涨跌,不听消息、不炒概念的林园,又靠什么来寻找投资对象呢?不久前,林园专程来到上海,参加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


  2006年,在对林园的采访中,记者拍到了这样的画面。


  林园:“想买,没钱,急死人了,我现在急着要用钱,有多少要多少,你能联系多少,到时候再说吧。”


  去年,林园十万火急的借了500万元,其实买进的就是上海机场,那么一年之后,这些股票又给他带来多少财富呢?


  林园:“现在市值是1600多万,昨天应该是超过1700万,因为我是前两天打的单,涨了6%点几。”


  出乎记者预料的是,林园告诉记者,他专程来到上海参加股东大会,其实他并没有什么需要关心的问题。


  林园:“这种公司也不用什么关心,就是例行溜一圈,这种公司要关心什么,飞机一起降就给它钱。”


  记者:“那你觉得这40块钱涨到头了吗?”


  林园:“我觉得早着呢。”


  记者:“那你心里估计?”


  林园:“它多少价位合适我没有估计,我反正是拿着全中国最好的公司,我不做判断,对股价我不做判断,我就等着。”


  上海机场在林园心里的目标价位究竟是多少,林园闭口不谈,在他看来,每个人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力,将决定在股市的厮杀中,谁胜谁负。


  林园:“有时候回想过去的事啊笑死人了,你说去年11块多,它还跌,跌到10块钱,你看看,最低上海机场好象降到9块多,就是它跌,他怕他就卖,里面都有价值的,笑死人了,非常可笑的事,你过后一看非常可笑。”


  仅仅1年时间,上海机场就已经给林园带来了千万以上的利润,记者注意到,虽然现在的股市正在大幅震荡,就在不少人人心惶惶的时候,股东大会上,林园却很轻松。


  林园:“我买的都是最好的,没买的都是最不好的。”


  就像1年前买进的时候一样,现在林园对上海机场仍然是信心十足,那么,支撑他信心的又是什么呢?


  林园:“20年后它还会存在,就是我们要寻找一些20年后还能活的欢的企业,这个我相信20年后还会存在,应该没问题,它的竞争优势你怎么看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企业,竞争性是最强的,它这个没有竞争对手肯定是好的。”


  林园选择投资对象有一套独特的眼光,一旦找准了合适的企业,他就会选择时机大笔买进,不断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而这些企业也因为有了像林园这样的投资者,获得了发展壮大的资金,双方实现了双赢,不过,和普通的投资者不同的是,林园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也在不断公开宣传这些投资理念,他认为只有坚持价值投资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在林园的大户室,经常能看到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来求教投资知识。


  学生:“我看了你那个书,你的话我感觉好象。”


  林园:“所以你不要听了,不要学了,学也学不到,你应该说的,理解要执行,所有说的话,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的更要去执行,他强调一个执行明白吧,不是让你去理解,或者去学习的,他就强调你执行在理解,在执行中加深理解,首先是执行最重要,你去想还早着呢,你的想股神乱叫的吗?开玩笑的,他这么多年,他九几年认识的我,他说不执行就要剁胳膊、剁腿。”


  经常,也会有一些迷茫的投资者找到林园。


  林园:“大嘴巴都可以说,但是你要说准,我们这么多年没有说错过一次,这就是你的水平了,一般人我跟他说什么,说了他也听不懂,说了也没用,跟你说了也没用,但是这个确实体现在我们的研究价值,那肯定不能乱说的,等于没说,当然不能说了,开玩笑,那能说吗,你说他要问的我的问题,我能告诉他吗?真要拿1千万,我都不会跟他说的,开玩笑。”


  对自己的某些研究成果,林园不会轻易吐露,但有时,他对自己已经买进的股票,也会很慷慨的公布出来,并且通过各种媒体向投资者推荐这些股票的内在价值。


  林园:“我买的是黄山的市值,总市值是20多亿啊,他北京建一栋楼还十几亿、二十亿呢,那么大的黄山20几个亿,你说他贵了,贵贵贵,光讲贵了。”


  林园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这些股票价格的上涨,自己也会从中获益,但是,他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推荐会给投资者带来伤害,那么,林园又是怎么判断这些股票价值的呢?


  林园:“真正的好公司它是能够持续盈利,就说我们讲赚钱机器,这种机器是不停的,赚钱机器、印钞机,你明白,就不断地印、不断地印,它和这个一次性,我捞一把,或者到一个地方赚一把,这都不算数的,它一定是就像我们想象的24小时在不停地印钞,这才是赚钱机器,我们要投这样的公司,举个例子比如说呢,比如说一些我们选的,昨天去的上海机场基本上他是白天晚上都要起飞,都要交钱,茅台酒大家都在喝,消费掉了,它又在不断地生产,不断地生产,这种赚钱的机器,它的概念一定是零库存,社会不断地需求,不断地赚钱,不一样。”


  只要企业的主业拥有持续不断的、足够的赢利能力,林园就不担心自己的推荐发生错误,为了弄清企业是不是一个赚钱机器,林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通过各种方法考量企业的持续赢利能力。


  林园:“你看它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两种酒,卖的是最好的,是吧。五粮液卖的好还是茅台卖的好?”


  售货员:“五粮液卖的好。”


  林园:“肯定是五粮液卖的好,北京人都爱喝五粮液,像卖这酒你们打不打折?”


  售货员:“不打折。”

  林园:“不打折是吧,价格还稳定,最近茅台又涨了是吧?”


  售货员:“茅台酒涨了。”


  林园:“五粮液涨了没有?”


  售货员:“五粮液没涨价。”


  林园:“不降价我们算它的利润就容易算啊,液体黄金。”


  记者:“你会经常到市场上去了解,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林园:“会啊,我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对这些酒打折的卖的,我当时买白酒的时候,很多人拉着我别买,买茅台,别买、别买,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你相信吗?那就是你,作为一个基本判断,几千年他都在喝白酒的,这一下会没了,不可能,这就是我们讲的公司的赢利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调查,林园最终锁定了最具投资价值的20多家企业的股票。


  林园:“好企业其实股价是不重要的,它可能在我选股里面它放在第二位,你要买好,首先是你要买好的,买高了没关系,就是时间,因为它盈利会把这一部分你买高部分的泡沫给挤掉。”


  理性投资最大的敌人是盲目和贪婪


  林园在精心挑选后,只锁定了20多家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但是,记者也注意到,林园买股票,80%左右都会在刚刚买进后下跌,所以林园也特别跟我们强调,进行价值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好的心态,真正了解企业的价值,坚定持有,最终才能得到高额的回报。


  林园投资股票,获得亿万回报,但是,在互联网上,对他的议论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林园是一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有人说他的财富神话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很多人按照林园推荐的股票操作,最后却赔了,所以网上会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


  但是面对种种置疑,林园没有反驳,反而用50万资金购买了8支他认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并把自己的操作公布在互联网上。


  林园:“我当时提出来,12个月不赔钱,3年最少翻一翻,这是我买以前我这么想的,我把最坏的结果,当时我算帐。”

  记者:“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林园:“我们看一看前一段时间,还突破二百万了,到今天是一百七十八万一千六百多,你看我们一直是满仓操作的。”


  1年零2个月的时间里,林园50万资金涨了3.5倍,虽然在牛市的行情里,这样的收益率并不算高,但是林园仍然坚守着他的价值理念,不跟风,不动摇,因为他从8000到亿万资产,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林园:“这50万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就要变成一千万,我就不动,这个数字你看啊,一千万到一个亿,也没有多长时间。”


  很多想短期获得暴利的投机者,对林园的成就很羡慕,但林园告诉记者,虽然价值投资的理念他一直在宣传,但愿意为价值投资坚守的人并不多。


  “即使告诉他(投机者)明天这个结果他也受不了,可能他也清楚,可是他受不了,这个煎熬你说怎么办呢,这个办法没用。”


  林园的实盘已经从50万达到了170多万,在他看来,这些企业的实际赢利能力,将给这些股票的价值带来稳定的,几何倍数的增长,现在,没有人知道林园实盘里的170万究竟在明年能够裂变成多少,但林园告诉记者,理性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盲目和贪婪。

  林园:“甚至98% 、99%,很多都是人性,人性的弱点决定了这个股市它今天的结果。”


  半小时观察:


  林园所倡导的价值投资,我们并不陌生,他投资的方法也没有多少高深的地方。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投资者亦步亦趋的跟着他,却收获不多呢?用句古人的话,知易行难。而真正的难处就在心态上。


  对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听道理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当你精挑细选之后,拿了钱买了股票,却眼瞅着股价步步下跌的时候,真正经受考验的不是智商,而是信心。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足够的自信,对价值规律没有足够的信任,即使抓住了下金蛋的母鸡,也仍然会以鸡飞蛋打收场。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心态,靠的不是心理培训,而是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放弃那些关于投机暴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遵循价值投资的客观规律。毕竟,和消息、概念比起来,这些规律才是最可靠的。


  中国股市,就是中国生意,咱们生意,一直是越做越大,坚定自己心中与长远的眼光!林园也是人,他能做到,咱们也能做到!问题是,除了,心态还是心态,投资的心态,有坚定的心态!如,中国银行,目前的股价,才五元多,你们看,那是中国的钱包啊,人人都需要的啊,他五元的股价,可能吗? 看长点,翻十陪,五十元的股价!本人绝对看好!


  中国股市,就是中国生意,咱们生意,一直是越做越大,坚定自己心中与长远的眼光!林园也是人,他能做到,咱们也能做到!问题是,除了,心态还是心态,投资的心态,有坚定的心态!如,中国银行,目前的股价,才五元多,你们看,那是中国的钱包啊,人人都需要的啊,他五元的股价,可能吗?

   日前,在上海商报赢家论坛上,民间股神林园向到会的投资者传授了其股市财富飞速增长的秘诀。投资毛利率稳定或趋升、没有竞争对手、产品单一和发展前景能够一眼看得清的上市公司,被林园认为是其18年来能够创造从8000元到12亿元股市神话的关键所在。


  林园表示,他所买的股票是最好的,它们都是赚钱机器。


  要买能涨10倍的股票


  在林园的眼里,假设一只股票未来股价只能翻上两到三倍,根本无法实现投资人资产上台阶的梦想,而要想资产上台阶,必须要购买那些在未来的三年里,股价能够上涨十倍以上的股票。


  林园认为,未来三年股价能够上涨十倍以上的上市公司,首先必须在财务指标上表现出毛利率趋升,或至少应该是毛利率稳定的。为保证毛利率稳定,这家上市公司的产品一定不能降价。林园认为,毛利率是上市公司所有财务指标中最关键的一个,一般情况下只看毛利率状况就足够了。


  要买弄得明白的公司股票


  其次,林园强调,要买自己能够看得清发展前景和投资风险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些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没有竞争对手、产品单一,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林先生认为,看得到底的下跌不叫风险,看不到底的下跌才是风险,大牛市中赚不到钱也是一种风险。


  他认为,股市中的风险,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上。在他个人的投资经历中,没有感觉到股市风险的存在。


  林园购买了贵州茅台(600519)、招商银行(600036)、黄山旅游(600054)、上海机场(600009)、云南白药(000538)等20多只股票,并认为这20多只股票是沪深所有14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最好的,而他没有购买的股票都是不好的。


  林先生透露说,每个月他都要去他投资的那些上市公司转一圈,以便掌握最近的上市公司动向。例如,林园最新发现,贵州茅台旗下两个品种的中档酒最近又脱销了。


  一年内计划减仓A股30%


  林园承认沪深股市存在严重的泡沫,而他正是赚了泡沫的钱。林先生分析说,目前的沪深股市处于大牛市的中期,表现出的特征符合牛市中期的特点,与牛市末期的特征不同。


  林园表示,牛市的中期也许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美国的牛市中期迄今已维持了十年的时间了。不过,尽管如此,林先生毫不讳言,从今年2月起,他已经开始减仓A股股票了。


  根据计划,一年内他的减仓比例将达到30%。从沪深A股市场兑换出来的资金,将被投向价格更便宜的香港市场和一些即将IPO的内地企业。


   2007年4月20日,林园50万元实盘运作刚好满一年,8只重仓股没有大的变化,而50万元则变成了146万元,收益近2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60%。

  2006年4月19日,记者还清楚记得当天是星期三,50万元现金刚一到账,林园就迫不及待全仓买入了8只股票,此时上证指数位于1400点。


  2007年4月20日,林园50万元实盘运作刚好满一年,8只重仓股没有大的变化,而50万元则变成了146万元,收益近2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60%。


  这个实盘账户的成功运作,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思量和学习。


  4个月赚的超过去年全年


  对比林园50万元实盘收益的曲线,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今年4个月的资产增长非常快,赚的钱比去年8个月赚的还多。


  去年年底,林园50万元实盘的总资产为95.4297万元,较50万元账户成立的时候增长了45万元;今年以来,出现了飙升趋势,截至本周五,该账户总市值达到了146.0596万元,较去年底增加了50万元,从而一举推动总的收益率接近了200%。


  记者感悟:


  从50万元上涨到100万元,需要上涨100%;而从100万元涨到150万元,上涨50%就够了。要在牛市中满载而归,就需要让资产稳步增值,只有在完成资产“原始积累”之后,你才能充分分享牛市的盛宴。不过,资金的安全性仍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应在降低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牛市应坚定持股


  去年4月19日,到今年4月20日,林园的组合只换了两次,把武钢换成了上海机场,把民生银行换成了瑞贝卡,之后这8只股票再也没有动过。


  一年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股票所带来的收益:10万元买的招商银行,现在已经变成了30万元;10万元买的五粮液,现在则变成了40万元;当初6元钱买的铜都铜业,现在已经涨到了15元。


  记者感悟:


  尽管持有股票一年后收益率接近200% ,但是对手中股票持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牛市中怎样才能赚钱?看着每天为数众多涨停的股票,相信很多投资者心是慌的。其实林园实盘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牛市中你需要做的就是坚定持有好股票。虽然这些股票可能某一时段表现不是很好,或许这些股票会把你折磨得非常难受,但从一个长期趋势来看,其赚钱效果十分明显。更为重要的是,在股价远离你的成本区之后,你的心态能够更加稳定。“长线是金”在林园50万元实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入市16年,从8000元炒到4亿元,熊了多年的中国股市竟然出现了一个“林亿万”。不妨见识其“赚钱效应”的神奇,领略财富增长的奥妙,探寻频频曝光的动机。


  对于神话制造者,普通人的反应一般都是持怀疑的态度,尤其在经历了4年熊市的中国股市。林园就是这样一个股市神话的制造者。由于电视和纸介媒体近期的不断宣传,人们知道了林园很“神话”的股市经历,而且仅仅看看媒体宣传的文章标题,就会让人咂舌——《林园:中国股市催生的亿万富翁》、《中国股神超额收益举世震惊:年均复合增长98%》。


  这些文章其实说的都是同样一件事:1989年以8000元入市的林园,在其投入股市的16年时间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8%,当初的8000元如今已经炒到4亿元。而按照林园自己的说法,这个4亿元还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如此强烈的“赚钱”效应实在与当前的股市反差太大:即使大盘从千点反弹至当前的1300点附近,市场上依旧是股民伤痕累累,处处哀鸿遍野,哪里还敢奢谈什么“赚钱效应”?一旦知道中国的股市竟然能催生出这样一个亿万富翁,《红周刊》记者怎能放过?


  不过,说句实话,即使在3月7日下午,当记者与林园接通电话时,都依然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而当他告诉记者:“你现在看到的还只是小传奇,真正的大传奇还会在后面:到了2008年,我相信最坏的结果就是现在的市值再翻一倍。”这种“大话”更增添了记者的好奇心,希望能当面会会这位股市高人,而林园说他因为要走访上市公司招商银行的北京分行,正好也在北京。于是我们将见面地点约在国贸附近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那里有他的部分仓位。


  3月7日收市后,推开营业部一间贵宾室的玻璃门,很难让人感到坐在《红周刊》记者面前的林园就是一位亿万富翁:穿着不算十分考究,也没有佩戴任何饰物,手上甚至连一枚戒指都没有。不过,个子不高,剃着小平头的他,眼睛虽然不大,但眼神透露出的精光和定力,还是让人感到被一些媒体形容为“猎豹”的林园,看来也并非浪得虚名。


  股市是有赚钱效应的


  《红周刊》:都说有钱的人从来都是“闷声发大财”,为什么你从去年年底开始,要频频在媒体曝光,讲述你在股市成为亿万富翁的经历?


  林园:这是因为去年在北京遇到的一件事情让我很受刺激:和朋友一起去歌厅唱歌,结果因为知道我们是股民,对方的态度就不是很好。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炒股的人就是赔钱的人。不过,这只是一个诱因。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树立一个标准——即股市赚钱的标准。就像提供一个产品模型,只要你按照这个模型去做,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赚钱也是如此,也会有一个标准。股市作为一个财富聚集的场所,居然没有人能够因为炒股而上富豪榜,这太令人奇怪了。因此,我只是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股市是一个能赚钱的地方,而且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定会越来越让人赚钱,更多的富翁将从股市中诞生。


  《红周刊》:为什么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感受股市中的赚钱效应?


  林园: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下跌和去年开始的股改对价,中国股市的水分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显示其投资价值。当然,在我眼里,从家数上说,95%的公司都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但值得投资的几十家公司所占的市值,将会达到60%,甚至70%。仅凭这几十只好股票,就能够让大家赚到钱。


  早已将房子抵押满仓股票


  《红周刊》:既然希望树立一个赚钱标准,能否讲讲你在股市中的赚钱经历?在做股票之前,你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在1989年你就有机缘进入股市?


  林园:1989年前我在深圳做医生,接触股市也是一个很偶然的原因。由于当时的女朋友妈妈家里有人在解放前上海股票交易所里的一家上市公司当过老板,因此当深圳刚一有股市的时候,她母亲就对我说,股票是一个好东西,你应该去了解了解。于是,1989年底,家里人一共凑了8000元,第一笔交易就以88.45元的价格买入面值100元5股深发展。后来又陆续收集过大量的深原野、深锦兴、琼民源等原始股。到了1992年,我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1000万元了。我开始做股票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知道股票这个东西,去营业部的就那么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后来曾经一度风云股市的朱焕良。


  《红周刊》:你如今的财富完全是在股市中积累的吗?


  林园:这十几年来,我除了做股票之外,还做过一些房地产项目。1993年的时候曾转战房地产,虽然盈利几百万,但感觉自己在股市应该赚得更多,于是1994年重返股市。在1996年的那波大牛市中,大量持有深发展、四川长虹等,足足赚了9倍。市场好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天赚一个奔驰车队。2000年前后感到市场开始疯狂,于是从A股市场逐步撤离后,又转战于周边股市。2003年将1亿多资金陆续转移至A股市场,从4月直到12月,大盘1600点的时候买入大量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当时就已经满仓了,而且还把我的几处房子都抵押给银行了,拿钱出来做股票,到现在依然满仓。


  《红周刊》:听说你最近逢人就借钱,而且是狮子大开口,有多少就借多少。是打算全部用来买股票吗?借贷利息一般是多少?


  林园:没有那么夸张,也就是借几千万,年息9%左右,借来的钱主要用来买转债。我盘算过,转债市场的风险并不是很大,里面的套利机会可以说是无风险利润了。


  《红周刊》:你的投资水平既然这么高,为什么宁愿借钱炒股,而不去做私募基金、代客理财之类的事情?


  林园: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人的炒股心态变坏。炒股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自由、又能够消磨时间的事情,而我自己拿钱炒股票,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钱负责任就行了。


  做中国最好上市公司的股东


  《红周刊》:你的投资经历真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很少有人能在股市中待这么多年,还很少失手,你是如何做到的。


  林园:这是因为多年以来的投资心得已渗透到骨子里了。说到我现在选股的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选好公司,选未来三年最赚钱的公司,做中国最好上市公司的股东。但我的赚钱标准和那些基金经理、国外投资大师还是有所不同,归根结底就是“小气”。首先我这个人做事从来都要盘算得非常清楚,只有账算清楚了,做起事来心里才能有数,而做投资更是要较真才行。另外一点就是我这个人天生“小气”,这种性格使我不会轻易上当,一分钱也不能乱花。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一定要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也就是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此外,对不熟悉的行业我不会下手,不买未来盈利不确定的公司,至少会跟踪三年以上才决定是否要大量地投入。而且在选了管理层经营轻松、一年至少赚几个亿的“硬朗”公司后,我会拿给一些朋友看,让他们挑毛病。最为关键的是,我自己也会反复去上市公司调研,上上下下都要摸得一清二楚才行。可以说,我对有的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甚至要超过公司的管理层。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能够买入到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享受这些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乐趣。


  《红周刊》:经过3年的时间才做决定,不担心会错过很多机会吗?


  林园:赚不到钱没关系,但是不能赔钱,这是我的投资铁律。有些公司,我经过调研之后觉得未来盈利前景不明确的,也坚决放弃。比如说2003年市场平均PE还在40倍时,我就选择了一批PE在20倍之内、前景也不错的公司,这其中有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当时,我去伊利股份和蒙牛进行调研,发现他们虽然是好企业,但主要盈利来源是液态奶,而液态奶的销售价格不稳定,未来三年的账不容易算清楚。因此到最后,我还是决定不买入伊利股份。虽然这只股票后来的市场表现非常好,但是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赚钱不靠价格而靠量


  《红周刊》:那么你在操作股票时,有没有什么独门秘诀?


  林园:至于操作程序,我一般是分三个步骤。首先,选好个股后,先是少量买入一些做跟踪,时间可能会长达三年。其次,就是反复调研,然后在合适时机大量买入。然后每个月都会通过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所持有的股票公司经营是否发生了变化。像我2003年开始买入的贵州茅台,其实是因为在1994、1995年的时候,就开始关注白酒行业了。


  《红周刊》:在你买入股票后,会不会波段操作?或者设止损位,或者越低越买,以及获取更大的利润?


  林园:没有,这些技术手段我不会用,一般买入到达一定的组合比例后,就不会轻易买卖。只有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或者未来发展看不清楚之后,才会考虑卖出。也正是由于前期充分了解的公司的“故事”,我才能不为股价一时的涨跌所影响。


  《红周刊》:那你靠什么方式来控制市值下跌的风险呢?


  林园:靠量来控制。我做的股票投资都是组合,选中的股票都有各自配置的比例。即使是只有1000元,我也要做组合。我认为,做股票之所以能够赚到钱,价格并不重要,而是要靠组合的量。只有你配置比例大的股票涨得越多,赚钱也就越多。以我现在的投资组合为例,60%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在这60%的比例中,贵州茅台占70%、五粮液占25%、云南白药占5%。如果加上总市值17%的招商银行和铜都铜业,这5只股票在我总仓位中的比例达到94%。其余至于云天化、赤天化、东阿阿胶等近10只处于观察期的股票仓位加起来不过6%。


  同样的道理,控制风险也是靠量。因为我买入的时候已经提前规定好了比例,买到一定量后就不再买了,即使价位再低也不会补仓。我曾经做过统计,我买入的股票60%以上都是买了就跌,都套习惯了。之前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做股票时,一般都是我先去买,如果买了后就跌个不停,我就唱着自编的小曲,“套住啦,套住啦,又被套住啦!”然后换另外一个人去买,就这样一个给一个打气。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能让我们大量买入的股票是基于对公司质地的把握,虽然当时会跌,但一般在12个月内就会创新高。


  不是股神也不是巴菲特


  《红周刊》:现在有一种说法,把你称作中国股神,也有人说你是中国股市中的巴菲特。对这些加在你头上的光环,你怎么看?


  林园:把我称为股神实在有点过了,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神。我周围的朋友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么多年来,我感觉也确实是这样,做股票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轻信,也不盲从,在投资方面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纪律。


  至于巴菲特,可能是在选股的思路上我们有一些接近,但我不像他那样,持股时间那么长。熊市的时候,我会采取“乌龟策略”,即像乌龟一样,选好股票后就静静地趴着,一动不动。但是在牛市里,我的操作也是比较频繁的。


  不过,既然有人拿我和巴菲特相比,那么巴菲特52岁的时候资产是2亿美元,而我在42岁的时候,股市中的资产就算是4亿元人民币,我相信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翻一番。不信咱们就先等三年后再看。


  《红周刊》:那我们先不妨录之,以这期《红周刊》杂志为证。


  林园:好,我也希望如此。(笑)


  《红周刊》:最后我们还希望了解,在你大量持有酒类公司以后,下一步看好什么行业?如果现在给你10万元,你会采取怎样的策略?考虑一个怎样的投资组合?


  林园:看好银行业和汽车业。不过对于汽车业我还在观察,看看在汽车业的上市公司当中,哪个一定能够在未来几年胜出。投资策略就是上面所说的“乌龟”策略,尤其在熊牛转换的时候,这种策略能很快赚到第一笔钱,当牛市来到的时候,会更有信心。而不管是给我1万元、10万元还是100万元,当前我会考虑这样的组合:招商银行25%,铜都铜业20%,武钢股份10%,云天化10%,新兴铸管10%,五粮液10%,云南白药、丽江旅游和伊利股份各5%。


    2006年春节前夕,当林园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怀揣着一个传奇和两大谜团。所谓传奇,是指他从1989年入市,不跟庄,不开“老鼠仓”,甚至很少透支,光靠自己的脑袋瓜灵光,16年来把股票从8000元炒到了4个亿。所谓谜团,一个是他为何主动找到记者要把自己的财富和致富秘诀公之于众。另一个则是,他最近逢人就借钱,而且狮子口大开,有多少借多少。不过,这个个头不高、自信心“爆棚”的陕西汉子,看起来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且决心已定。他当着圈内众高手大胆预言,“未来三年,中国股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财富会向资本市场快速聚集!更多的富翁将从这里诞生!我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满仓+透支!我要做全世界最贪的人!”语毕,朗声大笑,一张国字脸上,眉毛和眼睛都笑弯了。


  年复合增长率98%的神话


  有一堆厚厚的股票交割单作旁证,林园讲述自己的投资故事显得格外有底气。16年中国股市的峥嵘岁月仿佛弹指一挥间,简单、轻松、愉快。


  1989年底,他偶然撞进股市,以88.45元买入了5股深发展。此后,他反复买卖这一只股票,常常为了100块钱的差价,骑车穿梭于各营业部,没几个月就赚到了12万。随后,他大胆而幸运地收集到了大量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它们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到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了1000万元。


  这是中国股市刀耕火种的年代,深圳当时只有4家营业部,交易所还没有成立,报价是用小黑板手写,股票交割是标准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每天可以进行无数次买卖,甚至根本不受营业部营业与否的限制。这也是最平民化的年代,草莽英雄一夜暴富根本不足为怪。中科创业的朱焕良等人,据说那时候都是与林园同一个屋檐下进出的。1993年2月之后,股市进入第一波熊市,而房地产市场却迎来了热潮。幸运的是,林园恰恰在这个时候转战房市,一去两年。“1994年底,有朋友拉我去上海做房地产,我就去看。看着看着发觉不对劲了,钱好象开始向股市回流。我立马套现,先拿了1000万入市。”


  林园回来的正好。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开始反复盘升,到1996年初终于拉开了大牛市的序幕,直至2001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点———2245.44。牛市中,林园的主力品种比较明确:深发展和四川长虹。这正是那波牛市启动功不可没的动力引擎。据林园称,当时他以每股12元买入深发展,再40元左右卖出。记者寻访林园曾驻扎过的4家证券营业部时,在上百米的流水单里,还发现:1997年1月28日以25.46元完成了第一笔交易,当年5月该账户总计买入56.2万股长虹,均价在25块多。至7月22日,长虹的仓位减少到15万股,其余股票均以60元以上的价格卖了出去。林园说,当时他各个账户上的长虹总计有100多万股,最多的一天曾给他赚出了一个奔驰车队。


  那一轮牛市,几乎是闭着眼买股票就能赚钱,因此当时的时髦用语叫“博傻”,意指只有最傻的人,才能攥紧股票,赚到盆满钵溢。记者在交割单上看到,当时林园也频繁操作,但据称几乎从未失手过。几年下来,他盈利水平在9倍左右。似乎是幸运之神再次垂青,2000年前后,林园在股市边打边撤。2001年初,当上证指数一路不回头地到达2100点里,林园终于头也不回地全线撤离了A股市场,逃掉了迄今为止的历史大顶!


  熊市一直持续到今天


  林园这一次让记者无法相信的已不仅仅是他的幸运,还有他的勇气。2003年底,他杀回了A股市场,当时上证指数在1300点左右。熊市漫漫,谁也看不到尽头,林园竟三下五除二,将全部资金换成了股票。在一份盖着联合证券某营业部柜台查询业务专用章的股票对账单上,记者看到了林园的部分仓位和投资组合,其中包括:G千金、贵州茅台、G万科、云南白药、G铜都、G铸管、招商银行、马应龙、东阿阿胶和丽江旅游。截至2006年2月6日,市值累计达到8417.6万。而另一份传真显示着他在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组合,截至2006年1月24日,总市值为3957.2万元。


  据林园说,他当时入市资金有1.7个亿,两年来增值140%,到2005年底市值已达到4个多亿!


  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无论牛市、熊市,甚至是初创时的乱市都可以赚钱,这的确令人吃惊。林园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和商人,用一句话概括他消费和投资的原则:只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换句话说,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投资界的小圈子里,林园是出了名的“抠门”。飞机下来只坐大巴,酒店进去只住二、三星。“我告诉你,买部手机我一定要跑遍全城,就算30块的东西我也要讲价。这就是我的原则。”林园对大家的调侃非但不以为意,甚至有点自豪。“你想想,我花小钱都那么谨慎,做股票就更不用说了。”


  林园最近两年来的投资组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当初买入时这些公司的市盈率(PE)都非常低,例如铜都铜业、新兴铸管、赤天化、中原高速等。“它们股改后的PE都只有5、6倍。我可以大胆地说,上证指数哪怕跌破500点,这批股票还能赚1倍。原因很简单,太便宜了。”林园承认,不排除市场暴跌殃及池鱼的可能,“但12个月内一定能赚钱,不信你等着看吧。”


  这话成了他近来的口头禅。当然,林园绝不是个只买便宜货的“财迷鬼”,只要公司足够优秀,再贵的股票他也敢买,譬如贵州茅台。这是尽人皆知的“贵族股”,是两市最贵的股票。“03年我23块钱买它的时候,PE是17倍。我算过它未来3年的账,每年都有15%的复合增长,按当时的价格算,到06年PE就降到10倍了,这还不算提价的因素,根本不算高。”记者从一份流水单上看到,茅台涨到37、8块的时候,林园还在一路买进。


  林园的商人本色还有另一个体现———不熟不做。十几年来,不算那些牛市中做着玩的短线品种,林园买来买去的重仓股就是那么三、五个行业,十几只股票。“我有个原则,我买的企业一定是我能算得清账的,而且要能算到今后三年。”

  “拿茅台来说,它一年的产量就那么多,产多少销多少,又不会降价,所以每年能赚多少钱很好算。”因此,从1994年第一只酒类股古井贡上市开始,林园就关注这个行业,后来陆续买过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和五粮液。


  医药股也是林园最青睐的,因为他是学医出身。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马应龙等等,都被林园看好并持有,有的还被列为未来随时增持的品种。另一类是公路股。道理不言自明,一条路上跑多少车,收多少钱,可以算得明明白白。以前,林园在宁沪高速上赚过大钱,现在又把目标瞄准了中原高速。


  林园买的企业有很多共性,零库存、现金流好、利润额大。“那些每年只赚几百万、几千万的公司你就不要买了,它们大多属于竞争行业,拼到最后就是打价格战,赚钱太累了。股东又能分享到什么呢?要买就买能赚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公司,这些公司多硬朗!”这是记者头一次听人用“硬朗”来形容企业。


  2004年前后,由共同基金演绎出的核心概念:民族品牌+自主定价能力,是当时最流行的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标准,林园恰恰与之不谋而合。很难理解林园为什么说自己要做全世界最贪的人,就过往看他是个知道进退、懂得见好就收的聪明商人。有人说,在股市中赚钱容易守住难,抄底容易逃顶难。这或许是人性弱点使然吧。但问起林园如何应付股市危机保全自身时,他的反应令人瞠目。“危机?有什么危机?我没觉得。”一个在危机来临之前早已抽身而去的人,对危机是没有切肤之痛的。


  “股市初期,股票严重供不应求,上市就涨。到了1992年下半年就不同了,国家说要增大发行量。我觉得价格要下来了,所以就不做了。快到2001年的时候,大家炒股票以流通盘有多大做标准,盘子小就狠命炒,我觉得这早晚要出事,所以就慢慢退出了。”林园的自制力也是他能守住财富的关键。他说,他卖了的股票经常还能够涨很多,但他从不后悔,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


  “淘金之旅”就是公司调研


  林园有个绝活———公司调研。据他称,只要是重仓的公司,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调研,有时候是总部,有时候是它的竞争对手,或是经销商和市场。


  据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回忆,SARS的时候同仁堂在北京开股东大会,只有他和林园到场,而且是分别从香港和上海飞过去的。同仁堂的工作人员当时既佩服又紧张,大冷天地把所有的门窗打开了开的会。


  今年春节前,林园为了看赤天化,三九天还跑到了贵州的深山老林里。“上去7个小时的盘山公路,下来又7个小时。把我转得都吐了。他们公司董秘说,我是头一个去公司看的投资者。”


  2月6日,记者陪同林园来到招商银行调研。听到他问招行哪几家分行对利润贡献最大,他要一一过去考察的时候,招行董秘和股证事务代表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估计他们很少见到这么认真的个人投资者。而前几年,林园为投资宁沪高速,竟把沿途的所有大城市都考察一遍,以便评估未来车流增长的潜力。


  “很多人为了买件衣服逛半天,买股票却道听途说,能不赔钱吗?”林园信奉眼见为实。而且因为做过生意,他看公司颇有独到之处。


  别人看高速公路,觉得车多的好,他不以为然。“现在车就跑满了,将来成长性怎么保障?”别人担心白酒价格战,影响销售。“好的白酒怕什么,现在都是年份酒,就算有库存,越存越值钱!”林园考察公司好坏有个非常好玩的指标,叫“经营的轻松度”。“我看中的好公司,很多都是傻子去管都能赚钱的公司,老板们经营起来非常轻松。你去调研,他会得意地带你这看那看,告诉你他们的经销商在大门外排多长的队;告诉你今年的合同去年几月几号就订完了。有些公司可不然,你去了他拉着你诉苦,说竞争压力大,当老板难。哈,这样的公司我看过了,就不打算买了。”


  公司调研成了林园一次次的“淘金之旅”,“我为什么那么坚定地买茅台?当年调研时我发现,光它窖蔵的年份酒,总价值就超过了当时股票的总市值,这说明当时茅台被严重低估了。”据说,林园至今持有茅台总共数百万股,让他赚了上亿的钱,就在记者进行采访的一个月内,茅台又为林园带来了9000万元的市值增长。


  暂未破解的两大谜团


  对于林园的投资水平,圈内见仁见智。有人说,他又土又笨,一不懂财务,二不看专业投资的书,光靠两条腿跑公司,以前是运气好,今后成不了大气候。但也有人认为,林园有做投资的大智慧和天赋。他的炒股理念,就是化繁为简。


  林园与记者的一些平淡对答其实颇为值得玩味。


  “你到处看公司,不看盘吗?”


  “不看。”


  “关心宏观经济吗?”


  “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所以只关心国家大的方针政策。”


  “油荒呢?很多基金经理担心这会殃及股市。”


  “什么时候中国工人工资涨上去了,我就不买股票了。中国经济与别国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别的因素都差不多。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怎么对股市这么有信心?”


  “这年头,还往哪找这么便宜的股票呀。虽然真正好的公司并不多,但有那么几十只就够你赚的了。”


  “听说你看报表不太灵?”


  “没关系,我找朋友帮我看。懂的就做,不懂的就放弃。”


   对于曝光这件事,林园的解释是,“我要确立我的标准!也想告诉投资者,哪怕赔了钱也不要灰心,还是要对这个市场有信心,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林园也不否认他有自己的意图。“现在跟你说了也不明白,等牛市来了你就知道了。”林园的一些朋友对此的猜测是,他或许希望成为巴菲特那样有号召力的人物吧,一呼百应,买什么股票就有人跟着抬轿子。也有人说,林园钱赚够了,想出名了,或许也想借机搞个私募基金什么的。


   至于借钱一事,他也不避讳。“我借钱只买转债,有多少借多少。那些快到期的、价格在面值附近的转债,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买了我就猫在里面,牛市来了或是股改优厚的就转成股票。”


   “我是一个商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现在我就是在为牛市做准备。”有一次谈话末了,林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这样的注脚。

  

责任编辑:沈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