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郎
现年45岁,从民国76年底开始投入股市,77年底退伍后进入投资公司,82年担任投资公司总经理,12年间从当初5000万资本,变成10亿,获利19倍。其中仅在民国89年赔钱过。现在是专职投资人。陈进郎投资经验已超过20个年头,看了超过200万次的线型图,进出股票的次数也超过了40万次,甚至在梦境中梦到股票走势及价位,专注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这次,他穷其毕生心力撰写《股市大赢家》,提出了输家常犯的错误,也公开当赢家前的必修功课,让你抓住这难得一见的多头行情。
赢家集中力量 输家分散力量
根据多年来的摸索和见闻,我觉得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专业化是通往成功唯一的路。要达到专业化的三个必要条件是「ASK」,A代表态度(Attitude),S是技能(Skill),K则是知识(Knowledge),但态度贯穿其中。知识要渊博、技术要精炼的要诀就是累积,但除非我们对从事的事务具有无比的热情,否则我们怎么可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甘情愿地做同样一件事?因此,专业一开始往往出于好奇,然后因为好玩而持续。
从「好玩」出发 做自由的梦
我一开始接触股市,就知道这是我要走的路,因为它带给我游戏的心情和自由梦。
股市之于我,犹如甲子园之于日本青棒球员。甲子园棒球赛一开打,日本职棒相形失色,漫画家、编剧、小说家涌到这里,体验神鬼战士们一战定生死的震撼,寻找创作题材。对我而言,股市就像甲子园棒球赛,充满了灰姑娘的传奇和戏剧的张力,同様靠实力说话,也很快就可以知道输赢,但股价变动的原因更耐人寻味。做股票让我体会到柏拉图所说「生活必须像游戏」,也带给我恍然大悟的惊奇。
做股票还带给我快乐的最基本条件──自由。在股市我不必死背规则,不必朝九晚五,用不着跟太多人打交道。如果能在年轻时就追求到财务自由,我更不必像大多数人必须等到年老或生病才辞去工作,但我还是会在家做股票,只是不必穿戴整齐,时间的运用也更有弹性。
我赞成接触股票的年龄越年轻越好,不用养家餬口、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更适合到股市闯荡。而且,就像很多NBA球员在受伤之后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然后才成为巨星,早一点踏入受伤无可避免的股市,受伤后复原时间也越快。此外,越早投入股市,一生中碰到的机会越多;经过了充分的训练,等到成功时,我们的年纪当然也较轻。成功时的年纪愈轻,成功的效用愈高。
很庆幸地,我在当兵时及早发现自己对股市的狂热而走上这一行,否则如果按照原先的规画走上营销路线,工作的性质是要听命于上司或只能给意见,那即使经过一番折腾,我辗转进入做股票这一行,还得投入很大的心力才能甩掉以前的惯性,因为「从零到一很困难,但从负到零更困难」。
决定以股票当事业时,亲友间不乏这样的劝退声:「股票族不劳而获,社会形象差。」或「某某人把玩股票当正业,所以倾家荡产。」但我有信心,这些倾家荡产的人应是用错方法了吧!
我觉得凡事如果要迁就周遭亲友的想法,那事情就不用做了,何况他们经常外行领导内行,甚至说过就忘了。反正「各人造业各人担」,我只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忠于自己,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换个角度想,既然一般人觉得股票族不劳而获,普遍对做股票存有「不能当正业」的刻板印象,那么股市的竞争程度应该没有想象中激烈。打从一开始我就有个预感,可以在股市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虽然我懂的还不多,但别人也懂得不多。我希望趁着竞争较不激烈时,先站稳脚步。
奉行刺猬原则
做股票除了要有热情,还需要专注,我奉行刺猬原则。刺猬原则就是单纯。狡猾的狐狸能想出无数复杂的策略来偷袭刺猬,但刺猬总是把自己卷缩成一个长刺的小球,因而化解危机。思想史家 Isaiah Berlin 在其著名文章《刺猬与狐狸》中,根据古希腊诗人Archilochus 的一句话「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把人分成两类:狐狸和刺猬。
我们的想法或行为,大致上可分为建设性的和消费性的。一般人具有较多的狐狸性格,他们没有找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价值观,只想得到短期的好处,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但这些想法或行动缺乏一致的愿景,甚至互相矛盾,以致这些原本是建设性的想法和行为,不能汇聚成一股力量。甚至,他们会自动自发做的事,往往都是讨好自己的消费性行为或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无关人生愿景。
反观,刺猬型的人单纯、专注而且坚韧,对他们而言,「找到重要的价值观」并不是说一定是做大事,而是要摸索出对自己有意义而且适合自己的舞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就那么多,所以不会浪费在无谓的消费行为上,而义无反顾地投资在具有建设性的事务上;他们效法某些商号的负责人经营百年老店的心态,坚守住自己最了解的领域,逐步累积竞争力。
为股票而痴狂
民国七十八年底退伍后,我到一家投资公司应征,该公司董事长在闲话家常中问我如何做股票?我把参加股友社等的方法详加告知,也提及当兵一放假,我就回台北听股市名师的演沟,有一回雷伯龙在中山堂演讲,我不能请假,还请家人前去听讲再转述。
我很惊讶竟被录取了。当董事长告知我日后的酬劳时,我更没想到有人付那么多钱,请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脱口而出:「不用那么多!」多年后,我疑惑地请问董事长当初为什么录用我,他说:「你那时对股市充满了狂热,愿意为它付出,不像是个上班时间才会工作的人。」
为了节省时间,我晚上就住在公司,后来成了家,我用较高的代价在公司旁的商圈租房子,以便能够机动地随时到公司工作。我认为做股票必须专业,不能像家庭主妇购物前货比三家,省了钱却花费了不少时间。我花时间学习赚钱,甚至为了避免琐事分神,我还花钱省时间。
我觉得看盘有点像看戏,往往一开盘就高潮迭起,如果事先未能融入情境,常会看得眼花撩乱。所以,前一晚能准备好的功课我绝不会拖到开盘前,每一个交易日我从起床开始就在跟时间赛跑。我在八点前赶到公司,看完刚出炉的新闻,把要先挂的股票挂好,然后用严阵以待的心情等待开盘。
能耐比机会重要
我发现操作股票就像经营企业。大多数公司因抓到机会而崛起,也因机会不再而没落。正如很多人一开始在多头市场赚了钱,自以为很懂股票,一旦市场翻脸了,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也有些公司,由于过度多角化而走向衰败,因为它们多数的转投资项目,都是以机会为基准的投资,而不是着眼于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分身乏术。正如《从A到A+》一书中所说,「卓越的企业多半不是因为机会太少而饿死,而是因为机会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而败亡。
这样的道理,就像我当年在上市市场的操作上了轨道后,由于手上资金暴增,加上未上市股流动性低,以致于别人推荐的未上市股,让我有种「现在不买就买不到了」的冲动,我常买到了才去找理由,甚至买到后才知道这家公司在生产什么产品,结果当然是惨败。但这不意味未上市市场就是票房毒药,我一些朋友就长期在未上市市场赚大钱,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能耐。
我从上市公司和自己的浮沉中得到启发:就像竞争力决定了公司的股价,竞争力也决定了股票族的身价。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成功的关键在于「术业有专攻」。正如比尔.盖兹所说:「成功来自于专注在你喜欢而且在行的事务,而非挑战任何随机发生的事件。」
因此,我们要在专业的领域上找机会,而不是捞过界或捞一票就转台。如果我们只有听到别人报明牌时才进场,后知后觉地追逐机会,只能有一餐没一餐的;但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做股票的潜力,然后择善固执地把它当成本业,不断累积竞争力,这样即使在成熟的市场,还是可以赚到钱。
先进场再找机会
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会恐慌、无法思考,因此要先下水熟悉水性,才能学会游泳。同样地,我主张先进场,再找机会,而不是等到机会再进场。经过了没有压力又不紧张的纸上作业后,我们必须先以小量的金额进场缴学费来熟悉市场。
我认为赚小钱的机会无所不在,只要不断地观察和思考,赚大钱的机会可遇不可求,需要智慧和等待。但不管机会大小,有能耐的人才能看到「机会之窗」,才能大显身手。我从赚小钱的磨练中累积赚大钱的能耐,但我会量力而为,以免因为过度重视细节,而忽略了市场的重要变动。
此外,不仅是做股票的态度要专注,我们还必须从积极实战中测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化方法,然后改良精进,而不是不停地更换方法,否则就无法累积经验,而像「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训练师Charles Faulkner所说的,「有了六次的一年经验,而不是有了六年的经验。」
从累积中茁壮
大投机家杰西.李佛摩在他的巨着《股票作手操盘术》开宗明义指出,「投机的竞技始终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游戏。但是这样的游戏,愚蠢的人不能玩,懒得动脑筋的人不能玩,情绪平衡不佳的人不能玩,妄想一夜致富的冒险家更加不能玩。」除了智商,他提到的适合做股票的条件都和心态有关,他尤其强调「不能妄想一夜致富」,而是要按步就班。
我曾在退伍前夕遭遇一场大车祸,体验了复健过程的艰辛。后来在《新金融怪杰》中看到Gary Faris的故事,更能感受到「累积」的重要性。
Faris在慢跑时出了重大车祸,被医生宣判永远不能正常走路。但他不愿放弃,开始研究复健成功的运动员所具备的核心特质并效法之。Faris发现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复健后变得比意外发生前更好;他们积极投入并亲自参与,即使只是把冰块放在红肿的地方,也不假手他人;他们只拿自己作比较,不会和别人比较。
Faris知道要先跨出第一歩,才能走得更远,要能走路,才能跑步,「他从完成每一步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在迈向完全复原的道路上,路上到处树立了里程碑,每到一处里程碑,都带给他成功的感觉。」今天,Faris已经可以照常跑步。同样地,对股市新手或伤痕累累的股市老手而言,刚进入或重新踏入这个领域时,步伐可以很小,但一定要按步就班,才能逐步累积而脱胎换骨。
玩股票就像做复健最忌躁进,但一般人常低估了影响股市的种种变量,厌烦于分析后市时的种种但书,渴盼一个能提供直截了当的答案并永远适用的一夜致富术。当初学者问到:「如何做股票?」这通常意谓着「如何轻松快速地赚大钱?」
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就急着想在股市捞一票,反而会因为急欲表现而失常,就像腿筋还没拉开的人急着想劈腿,很容易受伤。巨大的财富不是从一进场就开始「一瞑大一吋」来的,而是等我们的基本功做好了,能量蓄足了,财富才突然暴增。 就像股票打底的够久,突破盘整后,常上演喷出行情。
民国九十五年底,股票族之间最时髦的问侯语是,「你有『创意』吗?」拥有创意这支飙股的人令人羡慕。但我认为「有没有选股的创意」才是根本之道。买到飙股就像击出全垒打,虽然激动人心,但成功率远低于击出安打;拥有选股的技术和创意而选择聚沙成塔的投资人,就像一个「安打制造机」,虽然不刻意挥大棒,不常靠全垒打来快速取分,一样可以靠安打稳健地累积打点。
态度决定胜负
在股市,急于一飞冲天的人常四处碰壁,而循序渐进的人方向却越走越清晰。即使有人能一夕致富,背后却潜藏更大的一夕致贫的危机。因为一下子变得太美好,常让人消受不了,加上钱来得太快,常让人把钱看轻。为了重温胜利的滋味,他将草率地再度进场,而且更勇于投机,但侥幸只是一时,他终将连本带利还给市场。
在股市,急于一飞冲天的人常四处碰壁,而循序渐进的人方向却越走越清晰。
根据我的观察,能在股市成功的有二种人。第一种人资质驽钝,但知道自己的斤两,他们凭着一股傻劲,经过不断地尝试错误,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操作模式,然后如法炮制。第二种人绝顶聪明,他们一开始操之过急,警觉到这样不可能致富,转而学习第一种人。大部份人的资质介于这两种人之间,不够聪明也不够笨,不愿花太多时间学一套功夫,所以成就平平。
如果做股票对我们深具魅力,我们也愿意穷一生之力来提升对股市的理解能力,那么或早或晚,我们一定能致富。大多数投资人之所以入宝山而空手归,甚至被困住了,主要是因为:对股市野心不大,只想得到短期好处,没机会测试出一套可行的方法;或者,他们有野心却没手段,只会延用一些速成的取巧方法。
综合这两点,投资人一开始的态度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日后的胜负。即使智商普通、学经历平凡的人也一定能成功,因为做股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是不重要,但是可以学习。
对心态正确的投资人而言,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然后全力以赴;他们不会妄想一上路就登上高峰,无惧重重险阻,对股市的热忱,让他们从跌跌撞撞中走出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