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等四部委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正式稿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尘埃落定。资管新规对于资管行业乃至金融行业都是一颗重磅炸弹,将彻底改变资管行业的生态模式,也将改变寄生于原有模式下的金融相关行业的格局。这个办法对于未来我国狭义上的资管行业和广义上的金融行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决定我国未来金融业走向,而金融又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这也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将消除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模式的生存空间。资管新规明确规定,过渡期结束后,即2021年开始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预期收益类的刚性兑付的产品,即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现存的预期收益型的产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对于不具有金融牌照的现在仍在发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监管并没有给予过渡期的宽限要求,而是不合规的产品要求立即清理。 对于去年底22万亿的银行表外理财而言,其中应该大多数都是预期收益型产品,那么再加上券商的资金池模式,预计整体资金池的规模不会低于20万亿。据大致估算,包括银行理财、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私募等在内的资管行业总体规模,如果剔除掉重复计算,则在2017年大概有60多万亿。那么,若剔除20万亿的资金池模式,则整个资管行业规模将下降三分之一,这对于资管行业是重大挑战,是供给侧改革。 其次,如果银行理财不能卖了,那么过渡期结束后从银行理财撤出的资金最终会流向哪里?笔者认为有几种去向。第一是回归银行表内存款,近期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上调,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正在继续稳步推进。原来银行理财之所以发展这么迅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表内存款利率不市场化,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之间的利差较大,促使投资者把存款转向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存款利率逐步回归到市场合理水平,再加上存款的显性“刚兑”,50万以下都有存款保险制度保证安全,因此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而言,很可能将撤出的理财资金回流银行表内存款。 第二是流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虽然不是刚性兑付,但是与银行理财有类似之处,如收益基本稳定不会大幅波动,估值按照摊余成本法,投资期限比较短。而且,与存款相比,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货基仍将是投资者青睐的品种之一,也将成为理财投资者资金分流的去向。尽管最近监管出台针对货基的一系列规定,防范流动性风险,但主要是针对余额宝等集中度过高的货基,整体货币基金的规模还会稳步增长。 第三是流向债券型、权益和混合类公募基金。如果部分理财投资者要追求比存款和货基更高的收益,那么就会把资金投向波动更大的市场,如债券和股票市场。目前我国股票和债券型基金规模还相对较小,且占比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如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11.8万亿,其中货基7.1万亿,占比高达60%,而债券型基金1.7万亿,占比14%,混合型基金2.2万亿,占比19%,股票型基金甚至只有0.7万亿,占比仅为6%,还不到混合基金规模的一半。 而在美国这种成熟市场,2016年共同基金总规模达到19万亿美元,是我国市场同期规模的11倍。而且美国市场的结构更加合理,以股票市场为主,其中42%的规模是本土股票基金,14%是全球股票基金,22%是债券基金,14%是货币基金,还有8%是混合基金。与美国市场相比,我国的股票基金规模差距还很巨大,债券基金占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比美国低8个百分点。资管新规出台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管模式也更接近美国这种成熟的市场,因此我国的公募基金结构可能也会向美国靠拢,尽管不太可能达到美国市场权益的占比,但整体上股票和债券基金的占比将提升。未来银行理财客户中部分风险偏好较高者会把资金投向债券型基金,长期来看债券型基金的收益会高于货币基金但需要忍受净值的波动和一定的封闭期,但是债券基金亏损的概率较小;还有风险偏高更高的投资者则可以投向股票型基金或混合类基金,从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 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只有“既往不恋,纵情向前”,如果还沉迷于以往的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模式,不迅速向净值产品转型,不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那么在资管新规下只会被时代和市场抛弃。银行理财转型将更接近公募基金的模式,上述分析论证了公募基金将迎来较好的时代,货基规模继续增长,而债基和股票类基金的占比很可能会提升,对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具有天然的流动性管理的优势,而对于债券基金银行理财具有长期的债券投资经验可以无缝对接,对于股票类基金银行理财可以充分发挥大类资产配置和渠道的优势,在市场上选择最优秀的权益投资经理合作。未来已来,资管行业的新时代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