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美国明晟公司正式公布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A股标的,一共有234只个股。加入的A股将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分别占1.26%和0.39%。 根据计划,这234只A股初始纳入的比例为2.5%,今年8月明晟公司将提高此比例至5%。相比于1992年韩国股市纳入MSCI时的初始权重20%,以及1996年台湾股市纳入MSCI时的初始权重50%,A股纳入时的初始权重要低得多。不过考虑到A股尚未对外资完全开放、A股市值远高于韩国股市和台湾股市纳入时的市值,2.5%的初始纳入比例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意味着A股完全纳入MSCI的时间,会比韩国股市的6年和台湾股市的9年要更长。 与去年A股纳入MSCI时首次公布的222个标的,以及今年3月公布的235个标的相一致,最终“入摩”的234只个股,集中在大盘股。有30家银行、20家非银金融个股纳入了MSCI中国指数,两个行业的市值占比高达44.5%,接近半壁江山了。这也与港股通、QFII和RQFII中外资更偏好大盘股相一致。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有两个问题是特别值得关切的。一个是可以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另一个是如何参与其中的投资机会。 第一个问题,我们估算在2.5%纳入比例的情况下,大约有500亿人民币的资金进入。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规模有1.6万亿美元,跟踪全球市场指数的资金规模有3.2万亿美元,在2.5%初始纳入比例的情况下 ,A股占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市场指数的比例分别为0.39%和0.05%,在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可以估算出大约会有500亿人民币的外资跟随指数基金被动进入A股。 从进入渠道看,主要有陆股通、QFII和RQFII。由于QFII和RQFII在投资额度、本金锁定期方面仍有一定限制,陆股通可能是MSCI指数跟随基金进入A股的主要方式。中国也在陆股通方面做了诸多工作,比如单日额度方面,4月18日易纲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将沪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额度调整为原先额度的4倍,即520亿元。而总额度早已放开,不受总规模的限制。从陆股通目前的交易规模看,留给MSCI跟随基金的空间非常充足。 第二个问题,国内投资者可以购买MSCI基金。从去年8月开始,就有基金公司申请发行MSCI基金,截至目前共有近30只MSCI主体的基金。国内投资者可以申购,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购买,参与其中的投资机会。 尽管从初始纳入比例和带来的增量外资看,A股纳入MSCI对A股的短期影响并不会很大。但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A股在加快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步伐也在加速。 A股加入MSCI的路程并不平坦。2013年A股入选MSCI潜在升级市场观察名单,但2014-2016年这三年均未能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前几次失败的原因,包括QFII额度分配、QFII赎回机制、资本流动限制、停牌机制、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问题。为了能够成功加入,中国发布了停复牌新规、取消陆股通总额度限制、松绑股指期货等,最终在2017年被MSCI接受。 中国正在加快开放金融业。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进程相对滞后,也要慢于整体开放进程。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开放做出了承诺。但由于上世纪之初面临银行坏账等问题,金融业的开放进程较慢。无论是从OECD统计的FDI限制指数,还是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外资金融机构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比例看,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站在金融开放这一大的视角看,A股加入MSCI,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A股正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可以说资本市场开放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国内的交易规则将更加国际化。从申请加入MSCI的进程看,国内做了诸多交易规则的调整。随着A股纳入MSCI比例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相应地对A股交易规则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会有更高要求。笔者预计,未来会在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多样化股指期货等方面,做出完善。 第二,对国内投资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增量资金角度看,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可以给A股带来活水,有利于推动股指上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主要是跟随指数的被动投资基金,会放大股指的波动,也就是说会助涨杀跌,当股票下跌时被动抛售,加大下跌压力。今年2月份美股大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股指下跌后触发了被动投资基金的自动抛售机制。 股指波动率上升后,对国内投资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散户。投资时需要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而不是跟风炒作主题。这有助于从目前的散户化,向机构化转型。 第三,带动其它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随着A股纳入比例的提高,将会有更多资金进入,相应对诸多金融领域有更多的市场化要求。我们以汇率为例,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出A股时,需要汇率更加市场化,以最小化外资机构的汇兑损益。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