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外盘美棉“独立独行”的连续收阳,涨幅达5%,节后郑棉亦“不甘示弱”,首个交易日近乎涨停。但是近两个交易日郑棉主力走势却止步不前,上涨空间受限,那么后期棉花价格将如何演绎呢?
一、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均增 库存消费比创新低
根据USDA对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相关数据的预测显示。预期全球棉花种植面积3200万公顷,同比增长5%,全球总产将达到2471万吨,同比增长10.5%。中国产量有望增长9%,达到762万吨;印度产量544.3万吨,增长6%。美国产量有望达到348.4万吨。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恢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回暖,全球棉花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2010年度有望达到2580万吨,同比增加2.6%。
全球期末库存相比2009/10年度(2月份预测数据为1133.9万吨)将减少104.5万吨,为2003/04年度以来最低水平。全球库存消费比从2009/10年度的45.1%减少至41.8%,为自1994/95年度(37.8%)以来最低水平。
总的从全球的供需数据来看,长期棉价仍将处于高位。
二、中国粮棉竞争棉花处弱势 植棉意向呈减少趋势
据调查截止1月,2009年农民籽棉售价6.31元/千克,比2008年度回升了34.5%,但比2007年度仅回升4.6%。 监测结果,植棉收益低而不稳,而成本居高不下,突破千元,3年平均成本1046.2元/亩,收益仅346.8元/亩,低于同等粮食的两成多,低于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的更多。加上棉花管理繁琐,用工多,投入大,农民认为,种棉不划算。
同时另一方面2009年国内小麦、玉米和稻谷价格均出现一定的上涨,并维持在相对高位。国家决定2010年小麦和稻谷主产区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相对较而言在2010年的粮棉竞争中,棉花依旧处于弱势,因此今年植棉意向很不理想,据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结果,今年1月全国植棉意向呈减少趋势,同比减4.9%,照去年植棉面积7546万亩(中棉所数据)将减至7176万亩上下。另有1.1%的农户、占1%的播种面积即70万亩的意向尚处观望和等待之中。植棉面积的下降,将加速后期棉花市场的供需矛盾,为高价位的棉价提供支撑。
三、经济趋于稳定 棉花供应仍偏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1日公布2010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针对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笔者认为,1月份PMI指数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略有回落,预示工业生产持续走高态势可能将趋稳,结合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经济回升态势预计将趋于稳定,经济的好转对于棉花下游消费是利好的提振,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棉花消费的速度。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1月我国进口棉花31.1万吨,较前月增加9.4万吨,环比增长43.3%,较上年同期增加23.3万吨,同比增长298.8%。1月棉花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一方面因为进口棉价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棉花供应的紧缺及消费的好转。近期随着纺织企业的陆续,届时对棉花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新疆棉花入关不能良好的解决,那么,国内棉价或将在供应不足的拉升下做上冲的动作。
四、中美紧缩货币信号将压缩棉价上涨空间
近期中国政府已经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美国也在2月18日宣布将贴现率由0.5%提高至0.75%,尽管中美两国都表示,仍然保留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从一系列痕迹看出,两国政府都有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图。
美棉市场:受美国宣布上调贴现率的影响,亚洲和欧洲的商品价格一度调整,但棉花仍然保持强势,并没有理会美元指数的大幅走高,可见棉花基本面供需偏紧的状况已经凸显。
郑棉市场:受美棉凉需上涨的提振,春节结束第一个交易日郑棉几近涨停,但近期3个交易日郑棉走势并不乐观,上涨动能明显不足。
不过分析国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但从流动性看,3月份尚有约9000亿的到期现金流,可见市场对央行将上调准备金率早有预期。因此这次准备金率上调对市场的冲击将小于上次。
但客观地讲,中美等国出台的紧缩货币政策将压缩棉价的上涨空间,给棉价走向增加了变数。如信贷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人民币被动升值,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出口,届时上游进口棉花增加,下游出口纺织品受阻,也将对棉花造成两难的境地。
五、结论
纵观以上分析因素,笔者认为长期难改郑棉上涨的趋势,但就短期来看供应虽然紧张,但年前大部分纺织企业已经有一定库存,且随着春节的结束新疆棉内运状况将出现好转态势,因此短期棉花供需处于弱平衡的状态,棉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