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遇颓势” 比不上“贸易战”对豆类市场带来的汹涌澎湃,剑拔弩张的开始与略带一丝戏剧性的休止,带动大豆、豆粕、豆油走出十几个月以来最高的一波上涨趋势。也比不上玉米气势磅礴的“去库存”,一个多月拍卖成交超过3700万吨,几乎是2017年俄罗斯与乌克兰一年的玉米产量之和,每周数百万吨挂拍的例行公事后,都是业内对玉米后市的热情投入和憧憬。相比之下,当前的小麦市场似乎有点不温不火。作为重要的主粮品种之一,麦市的兴衰不仅是粮价走向的重要基石,更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角色。 在新粮即将入市,传统托市蓄势待发之前,国内小麦行情承压下行,总体供需相对宽松,下游粉企亦缺乏采购动力,从过去几年数据情况来看,价格走势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不过,对小麦市场来说,行情若要启动,也绝不缺乏题材。 随着天灾、病害等事件不断发酵,2018新麦生产形势开始逐步明朗,用“颓废”这个词眼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表达2018年小麦的生产现状,连阴雨的淅淅沥沥和密云压境更是让笔者仿佛看到2013年麦收时期的历史重现。压弯小麦产量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然还是天气,近年来多变的气象环境,总是能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给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披上一层惆怅与阴霾。 2017年国庆期间,华北黄淮地区秋粮收获期间遭遇连阴雨,导致玉米产量、品质功亏一篑,也成就了国内玉米市场的如火如荼。在政策指引换挡至市场化推动后,玉米市场更是高歌凯奏,甚至最终打破华北玉米价格难破“1”的魔咒。天气市对市场行情的功效往往在收获后能有更明显的体现,而其对价格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小麦当前的现状同2017年玉米的收获期有几分类似,然而2017年玉米尚有东北地区、新疆地区获得品质、产量的圆满大丰收,而小麦遇到的问题恐怕要复杂的多。 随着国内各机构的考察、调研工作不断深入,总体小麦生产状况的面纱基本被揭开。以豫北、冀南、鲁西一带的优质麦主产区来看,小麦的主要问题或反映在孕穗数减少、穗粒指标差以及病害等方面,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则是前期麦苗长势较差,后期地块间单产参差不齐,产量总体下降。事实上部分隐患在4月中后期的一些农业遥感监测结果上已得到了印证。 在考察过程中,不少样本点的减产预期甚至达到10-30%不等,即便考虑到优劣麦田存在分布不均、以及样本点的随机性和数量等统计因素,华北地带总体小麦单产的损失也不在少数,保守估计6-8%的幅度在某些地区可能已是乐观的产氢产情。前期“倒春寒”的话题余温尚在,但冬春时期表现干燥的天气环境一定程度上仍是造成以上地区小麦产量折戟的元凶之一。 而中旬后的降水天气,则导致黄淮地区普麦的生产状况更为惨烈。从本月14日开始,盘踞华北的降水开始向南转移。自19日开始,在我国中南部省份开始扎根驻营,从降水的影响范围来看,湖北、四川、安徽、河南南部持续出现连阴雨,个别地区还多次出现强降雨,此一役,基本上锁定了上述地区成熟待收小麦的败局,来自各路媒体上传的小麦发芽、霉变等照片,冬麦现状足可见一斑。24日,降水再移步向东,影响江苏、安徽两主要小麦生产区,虽然农业主管部门呼吁“龙口夺粮”,不过从降水的发生速度和强度来看,此次降水必然给机收作业带来不便,苏皖一带小麦的负面影响恐怕很难修复。 鉴于以上,在不考虑种植面积变化的前提下,2018年我国冬小麦生产状况或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华北优质麦前期发育受制,有比较明显的减产趋势,考虑到有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发育不良籽粒在收割作业时被统一收获,一定程度上亦将影响小麦品质,即便可通过过筛等手段提升等级,也必然会增加其购销成本; 二是,对于苏、皖、鄂以及豫南一些地区,小麦整体品质或难有改正空间或手段,品优质好的小麦同样难寻,一定程度上可能将更多考虑等内或等外一些指标因素,选择相关的购销和流通渠道来进行操作和流通。 状况如此,未来行情又当何去何从? 虽然玉米和小麦都受到天气重创,但玉米和小麦市场基础缺不尽相同。前者赶上了玉米加工乙醇概念,以及旺盛的深加工产能拓展需求,小麦则相对缺乏同样市场概念。 不过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政策、市场的作用下,未来小麦的行情仍值得期待,起码相比之前将变得更加灵活。从收购政策来看,已经透露出一些新的风向,不但延后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起始时间,同时还约束了收购价政策启动、停止的相关标准。虽然政策的初衷仍是给麦价托底,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但从对比之前,今年的收购政策已明显透漏出引入市场化调节的功能和作用。这样看来,新麦上市后很可能走出和往年不一样的轨迹,二八行情发生的概率恐怕将很高。一旦全面开镰小麦状况进一步明朗,优质麦的供需恐怕更为紧张,价格快速上涨的概率很大。对于一些贸易商以及相关主体来说,不妨提前做好调研和布局,抓住开镰上市开始的价格相对松动的时间段,减少后期可能上涨的收购成本风险。一些优质的普麦恐怕也将受到各方主体青睐,若严格按照相关指标定价,一些地区是否能够启动托市还有待琢磨。而受雨发芽、霉变等质量超标的小麦,参考以往经验,亦有可能出台专门政策,来给这一批小麦找到合适的归宿。 预计至6月初,我国大部分麦区将迎来几日干燥晴朗的天气,或称为2018年小麦开镰前最后一段黄金时期。随着夏粮全面收获来临,未来小麦行情或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