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来自农村,大学就读于北京一所还不错的一本院校。08年中,当年还是大二,实在没有什么钱,怀揣着仅有的3000块,急冲冲地的就杀进了股市。出于对数学的一些胡思乱想,想着当时北京的房价两三万,人均工资却不高,以后要在北京发展(算是家里灌输给我的想法),靠工资实在很难过上富足的生活,无意中从电视或者书上看到了股市,兴冲冲的就跟我一个大学室友去到银行的一个代理点开了一个证券账户。 从此我算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几年后我回想,如果我没有进入股市,也许我会保研,也许我还会上博士,也许…好像总会比在股市里面强。 2008年,入市第一年,追涨杀跌几乎是一个特定的姿势,本来08年年中入市,以现在的经验来看应该接近底部的,获得一定的收益应该很容易,结果年终一算账,亏损9%左右。我还记得我当时做的股票真的是很多老股民掐指一算都可以想到的股票,四川长虹、工商银行、TCL集团,当时买入这些股票的论点有且仅有两个,一是股价够便宜(实际价钱),然后就是觉得他们不会倒闭。现在想想这其实也没有错,最最致命的就是拿不住,每天沉浸在追涨杀跌之中不能自拔,甚至还翘课来看盘,当时想着短线是多么的神奇的,只要能把握住那些曲线,股市不就是提款机吗,结果就是大二的成绩特别差,连三等奖学金都没有拿到,实在是混得很悲催。 2009年,入市第二年,这算是一个小牛市,回去查看以前的资金流水,想想自己拿过的股票那真叫一个多啊,几乎每个股票都是那几天一个礼拜不等。印象深刻的就是当时包钢稀土自己卖在了他大涨4倍的前几分钟,这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就好像主力资金就是为了不让我挣这个钱一样,我刚卖,不到五分钟包钢稀土就开始猛拉,直到涨停,然后也就从此一去不复返了。09年收益还算不错,百分之几十的样子,小牛市里连上证都没跑赢。 2010年,入市第三年,这一年中国股市推出了创业板,回想当时创业板最先上市的28只股票,那涨得一个猛啊,自己就是不敢参与,不过后续他们回落之后还是参与进去了。这一年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叫康芝药业的股票,当时很多人都说这种连锁买药的模式有可能复制当年苏宁电器的牛B走势,所以我集中全部资金持有康芝药业,在获得了百分之十几的收益之后全部卖出。后来央视报道说康芝药业旗下的“尼美舒利”(主要收入来源)对儿童的脑神经会造成慢性损害,这一连环轰炸报道直接导致康芝药业的股价两年时间从最高点跌下去了将近80%。我看着康芝药业的下跌吓出了一身冷汗,想想如果我当时没有从康芝药业出来,也许我从此就不敢再股市里面玩耍了。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从此把医药类的股票全部放入了我的黑名单,不研究不过问不买入。2010年我的年收益率不到百分之十,不过因为自己还是会不断的把日常一些钱省下来放进股市(想想当时真是傻,用这些钱去泡个妞多好玩,不过还好我有不用钱就泡妞的办法),年终的时候账户的钱已经超过一万了,也算小有资产了,股市没有为我挣到什么钱,倒是让我攒下了一点点钱,这会是星星之火吗。 2011年,入市第四年,这个时候我已经大四了,因为找工作没有特别合适的,本身也知道出去工作挣不到什么钱(行业工资水平就不高),这个时候家里还是希望我考研,毕竟要在北京混嘛。我荒废了好几年的学业连个奖学金都拿不到的人,只剩下四个月的却要去准备考研,真的是比较为难。我记得当时我宿舍四个人,其中两个已经保研,另外一个可以选择保研,也可以选择出国(offer都已经拿到),就剩下我一个人工作也还没有找好,保研的资格更不用想了。想想我在高考以前那也是佼佼者,是老师眼中的最聪明的那一群人啊;记得高三的时候,我当时在高三零班(没错,就是火箭班),当时学校校长直接把我们一个班的人拉到他的会议室,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们,“你们的目标,就是上清华北大”,当时多么的受人重视啊。回到现实,同宿舍的这四个人,我混得这么惨,真是没脸见人。这基本上都是股市给我害的,最后我用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最后一点点自信,作出决定要考研,并且要考我这个专业的最好的学校的研究生。 现在回想准备考研的那三个月,真的是我人生最高效的时光,当时的状态就是什么都可以不想除了考研,每天的时间基本上完全固定,前后不会相差十分钟。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绝对高效地安排好时间来复*他们,而我的三个室友在干什么呢,因为已经保研了的原因,他们每天的日常就是出去喝酒、打dota、夜不归宿,倒是也好,正好不打扰我。我在宿舍的生活和他们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生有时候真是幽默,三个月的努力换来了一个考研还算不错的成绩(370分以上),但是距离我报考的那个学校专业分数却还是差一分,这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又不认识什么熟人,所以只能选择调剂。当时想调剂回到自己本科的学校,学校还不收,真是气死我了,还真TM有脾气,我的分数可是比他们高不少。最后的最后,本科的结束语就是我调剂去了一家还不错的研究所上研究生,不好怎么跟学校比,但是很多本专业最强的学校比毕业的研究生都很难进入这个研究所,我却这么轻而易举就进去了。人生路上有很多曲折,我的一些朋友说我读书的经历很顺利,中考、高考、考研,虽然偶尔会有曲折,最后的结果却都是一点时间都没耽误,然后有很不不错的结果。我能说什么呢,我也很努力啊。 入市第四年,因为考研的关系走得离股市有点远,无暇顾及自己的股票(不过我都没有卖掉哦),反而让我形成了一种想法,只有长期持有优质股才能够挣钱,这一年略有亏损,但是净资产总额还是有所增长,股市只是我的存钱利器而已。 2012年,入市第五年,我上研一。差不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几乎每天我都要坐在电脑边,研究股票,股市投资之路也逐渐走向成熟。这以后的投资我都以研究公司的年报为主,做自己能够看懂的股票,长期持有。这一年,我也和我哥一起成立了联合账户,每个人出资一半,获得收益或者亏损都一半一半。12年大约是一个熊市,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基本上都是缓慢的向下走,不过那真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熊市为什么有意思呢,就在于涨的都是一些质量很优的股票,也就是只有好股票才涨,自己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能够很好的吻合在一起,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12年我收获了不大的收益,依然是那样,攒的钱反而更多。 2013年,入市第六年,这个时候我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说起来到也比较简单,那就是集中资金持有3只以下的股票,重仓长期持有。这一年持有苏宁云商获利较多,满打满算年收益大概在两倍的样子。 2014年,入市第七年,因为有前一年重仓持有的不错收益,沿袭这种思想,14年基本上都是满仓乐视网。乐视网算是我最有感情的一家公司了,11年就开始持有一些,到后期满仓持有,12年他跌倒60亿市值的时候都没有卖出,却在13获利不到一倍大约150亿市值的时候全部卖出了。从后面的走势可以看到,其实我是放走了一支大牛股,还好13年抓住了苏宁云商,要不然真是很可惜。14年的经历算是蛮悲催的,单仓持有乐视网一支股票,不断深入研究,上半年收益都是还可以的,但是到了下半年,广电总局的一道禁令,再加上乐视贾跃亭的“流亡”海外,乐视的股价不断下跌。整个14年都完全没有挣钱,反倒是亏损了百分之十几,也是有够郁闷的。从事后看,14年下半年乐视这个公司确实是比较危险,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资金链变得特别紧张,银行都不给贷款了,可能随时有倒闭的风险,还好是挺过来了,所以我算是赌对了。 可喜的是我也顺利的毕业参加工作,虽然实*的时候工资很低,但是如果没有花掉,我都会在低位买入乐视网。参加工作可以给我带来投资的源头活水,让我能够拿到很多更加便宜的公司的股票,这种感觉真是不错。毕竟自己来自农村,家里人对炒股本身就有一些偏见,赚了钱还好,亏了钱要是想向他们拿或者借,那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投资思路,目前总结起来大概是这样:精选成长个股+逐步买入+长期持有,精选成长个股可以回避掉很多风险,因为深入的研究很多风险是可以预判的,然后因为公司在不断成长,即使不小心买的比较高,他不会套人一辈子;逐步买入纯粹是熊市养成的习惯,对于投资心态比较有用,因为不需要那么精确的判断,但是收益肯定也没有那么大;长期持有算是对前三年炒股经历的总结,对于一般的上班族来说,每天时时的看盘时很奢侈的,然后资金量比较小,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想靠股市的收益来养活自己还有家人压力实在太大了,资金量大了可能没有问题。形成这样一种思想之后,我的日常工作就只要在精选个股了,我每天的研究,除了少数的看一下大盘,稍微了解一下以外,大部分都是在读公司的年报。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我给精选个股也顶下了一些标准,首先是行业,基本上我局限在互联网和消费两类里面,当然这个范围也很大,互联网会是我这一辈子永不过时的投向,是主要进攻的方向,因为我确信互联网改变世界,而消费类股票大多是可以用来防御,他们在这方面天然有优势,比如要让云南白药股价腰斩实在是太难了。 我想对一支股票研究透彻的标准就是,基本上往后两三年的营收、利润都基本上能够估计出来,虽然股价上不一定能够预测出来,但是有了这两个基础,一些业绩的黑天鹅是完全可以回避掉的。 还有一个前提,我是个市值论者,我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市值增长收益,那也就是我的收益。公司的市值是市场对公司的估价,因为这样一些市值看着很离谱的企业我是我完全不碰的,这导致我会错失很多大牛股,但是一般也不会站在高高的市值高岗上。另外,我不是很喜欢公司增发稀释股权,但是这对小公司发展来说好像是必须的条件。 最后,我认为公司成长的首要标准就是营收增长,对我来说,利润没那么重要,特别是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利润可能会在很多年后大量产生,但是当前却只是在不断扩张,按GT周的说法,这算是营收增长型公司,大部分这种公司,都是我喜欢的公司,我会选择长期持有。大家看我这段话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投资的行业是局限在互联网和消费类这两个行业的。 2015年,入市第八年,入市文章标题的所指基本上就是下面这部分内容了。这一年的经历真是跌宕起伏,上面一些内容就是我的投资思想。这种思想的做法,基本上来说就是永远满仓,对于过往的三四年来说,永远满仓策略是很不错的,但是在今年还是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上文已经说了,14年我全资满仓了乐视,我记得15年开年第一天开始,那时候我还在南京出差,乐视就开始涨个不停,而且基本上不会涨停,半年左右的时间,从30块钱拔地而起,直接涨到180多,涨了五倍多,这个回报真是来的太突然了,不过经过前几年的长期持有的修炼,我是完全没有卖出的意思的,到五月中旬左右的时候,我管理的净资产已经超过百万。这是我入市的第八年,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资产突破百万,那时候的我自信心爆棚,觉得应该全力挺进两百万的净资产高点。同时我也在盘算着,等到了百万美金的净资产,我就辞去现在的工作,做一个职业投资者,每天游山玩水,逍遥天地,生活真是太美妙了。 不过成功好像从来都不会这么容易,再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股灾就到来了。股灾的第一阶段,我写过一篇文章:《对2015年股灾的总结和反思》,从现在来看,那个阶段是股灾1.0阶段,我的总结和反思是太早了的,等到后面股灾2.0到来,我基本就已经完全傻眼了。这一轮股灾,我经历了入市八年以来的首次腰斩,而且腰斩发生的时间只用了两个多月。我彻底的被股市蹂躏了。入市第八年,虽然到目钱为止还是历年以来最大的年收益,但是最高回撤超过一半甚至基本到达了百分之六十,这种腰斩几乎让我崩溃。这种崩溃的具体表现就是,基本上什么话都不想说了,变得完全没有自信心,我粉丝不多也算有三千多个,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完全搞不懂股市了,我就像一个新手一样面对着股市这个曾经熟悉但是现在很陌生的东西,不知所措,所以股灾之后的这一段时间,我基本没有发表过什么论点,顶多是一些三三两两的疯言疯语,我完全失去了自我。入市第八年,我遭遇了腰斩这样的巨大回撤,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基本上我已经崩溃了,只想要疗伤。 不过虽然遭遇了腰斩的回撤,但是股市不息,则投资不止,人生也是如此,我已重新出发。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