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围绕在股指期货开户的报道开始“降温”。与此同时,期指开户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多家期货公司表示,目前开户情况已有所好转:有的公司开户数有所增加,有的公司也从无到有开了张。期货公司正抓紧时间练“内功”,意在期指推出后大显身手。 光大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陈园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各类投资者将参与股指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就面临着如何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再分类。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公司将“一对一”地跟踪服务,精心耕耘客户,细心做好服务。 期货公司主抓期指机构客户 两会期间,监管部门高层表示,基金、QFII等特殊法人参与股指期货的制度正在制订中,近期将会陆续推出。将来各类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将逐渐进入到股指期货这个市场中,成为期指市场的主力。这样一来,期货公司就面临着如何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再分类,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等问题。 据记者了解,一些期货公司已经开始与基金、银行、保险、QFII等机构投资者频繁接触,以便在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明确之前,得到这些机构的“垂青”。正如一位期货公司高管所说:“期指时代,期货公司得机构者得天下。” 日前,光大证券与光大期货联合举办了“2010年股指期货高端论坛”,与以往不同,此次论坛参与者主要来自公募基金、银行、保险公司和QFII等实力机构,几家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也参加了论坛。论坛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机构如何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套利,以及针对机构在交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重新划分现有和潜在客户群 在商品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对客户大体都是将投资者分为自然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大类,但具体到各个公司来讲,则在服务细节方面有所不同。 乾坤期货一家营业部总经理郭莲平向记者介绍说,他们首先会根据客户资金量、成交量及手续费留存等标准来划分,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与其资金量水平等相适应的服务。其次根据客户类型划分为自然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里又分为产业客户和投机类客户。对于自然人投资者,期货公司会推出每日早评,并在盘中提供一些实时的建议以供参考,对于产业客户来讲,公司一方面会对其进行基础知识、交易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另一方面如何把期货和现货有机结合,从而在服务现货方面给出针对性方案。而投机类机构客户一般都有自己的研发和操作团队,因此期货公司给出的建议也只是作为他们的参考。 据了解,光大期货前两周的开户情况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状态。而开户之后,公司内部也要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是否揭示风险,开户程序是否规范等内容。“此外,很多在资金方面没有问题的老客户都有开户的意愿,我们也同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以便随时解答他们的问题。”陈园园说。 光大期货在服务自然人投资者方面,除了推出每日早评之外,还在网上设立“光大期货学院”网络路径,讲解期货知识。由于期货交易的特殊性,对投资者心理有很大的考验,因此公司也很重视帮助客户调整交易心态。对于机构投资者,则采用“送专家进企业”等方式,派出研发人员、市场人员及交割员,到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企业的库存、产能、生产经营情况等各项指标寻找风险点,提供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方案。 比拼服务抢占客户 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将彻底改变,期货公司对市场的研判范围将得到极大拓展,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将成为重点,从而改变了只对单一的商品期货品种作研究的情况。期货公司亦将更加注重对特殊法人投资者的拓展和服务。这其中,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客户资源,研发力量,人员配置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协调配合诸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 第一创业期货首席风险官侯金涛告诉记者,公司已对第一证券拥有的客户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股指期货的调查,并将其分为500万资金以上客户和200万至500万资金客户两类,其中发现在500万资金以上客户中,10%左右的投资者有股指期货的开户意愿。根据适当性原则和风险控制揭示原则,还要在这10%的客户中认真辨别有多少人适合做股指期货。而民生期货副总裁杨永红表示,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机构客户将是未来期货公司服务的主要方向,为此公司将加大在宏观策略方面的分析,并以研发作为突破口,帮助客户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陈园园告诉记者,股指期货推出之后,除了一对一地进行跟踪服务外,今后特别要对股民转期民这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揭示和后续服务长期重视,长期服务。根据经验,一般法人投资者更看重期货公司的研发实力,对于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来说,对行业的细致研究和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就是优势。而相对来说,特殊法人对公司的交易通道、技术对接方面更重视一些,因此光大期货已经准备了三套股指套利系统,以供机构客户选择,其中涵盖了金融工程研究业务所有的流程,方便实现构建个性化交易策略等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