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步伐不断加快,淘汰化解落后产能效果显著,行业逐步回暖,企业利润率持续提升,迎来了行业中的“白银时代”。尽管当前的煤炭行业走出了2012—2015年的低谷,当下煤炭形势仍面临机遇和挑战。 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鄂尔多斯举办的2018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大会上指出,目前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好转,但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的问题依然存在;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提升,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行业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增强。 又到一年的“迎峰度夏”的季节,煤炭的产需情况是如何呢? “实现增产是改善供求关系的重要基础,而2018年以来的煤炭产量继续被低估。”中国煤炭资源网、煤炭资深专家李学刚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69659万吨,同比增加了6360万吨、增长3.9%。交通运输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8.58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14.9%。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底煤炭生产企业的库存为5800万吨,比2017年底减少了500万吨。主管部门要求晋、陕、蒙、新2018年原煤产量增加3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港口和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偏高。 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北方五港库存1919.7万吨,同比增加460.7万吨,环比上月上升152.9万吨。截至7月21日,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库存达到1542.92万吨,日耗82.53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8.7天。 港口和发电企业的高库存是如何形成的? 在李学刚看来,以下因素是港口和电厂库存高企的原因。铁路煤炭发运量的更快增加。上半年尤其是5月份之后,得益于蒙冀线新增运输能力的投入,面向秦皇岛港和唐山港(包括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的大秦线和蒙冀线的煤炭运量快速增长。春节过后现货煤价的“急跌”。从2月初至4月中旬,港口和电企煤炭库存第一次增加,原因是春节过后现货煤价的“急跌”,库存总量由5250万吨提高到6850万吨左右,增加了1600万吨左右,期间沿海接卸港和江内港口增加了1200万吨、占增量的73%。沿海地区发电企业的电煤日耗回落。从6月初至今,港口和电企煤炭库存第二次增加,原因是同期沿海地区发电企业的电煤日耗回落、采购量减少,库存总量由5月末的6590万吨左右提高到7580万吨左右,增加了990万吨;期间秦皇岛等发运港口和发电企业的库存增加了705万吨、占增量的71%。上半年沿海地区的整体动力煤需求明显降速。 值得注意的是,产地之外煤炭高库存的负面影响将显现。 期货日报记者获悉,煤炭库存存在“搬家”倾向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6月底,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库存为5800万吨,同比减少了2000万吨,降至六年来的最低水平。多方信息及实地调研发现,近期“三西地区”大多煤炭生产企业几乎零库存,而且受价格倒挂和环保检查的影响,当地集运站和洗煤厂的煤炭库存也已经降至低位。 李学刚认为,煤炭“库存搬家”可能带来的影响,将给发运和接卸港口的现货煤价带来下行压力、给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供求关系的研判造成误导、降低或缓和现货动力煤价格的波动幅度、使得现货动力煤延着其物流环节形成价格“倒挂”和提高主要产地煤炭市场对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影响力。 “迎峰度夏”,又迎来的煤炭的需求旺季,如今的港口煤炭高库存在夏季需求高峰能否得到消化? 与会人士认为,今年夏季电力和煤炭消费高峰时期,对港口煤炭“去库存”的支持力度不足。2018年水电出力持续波动,对火电出力产生巨大影响。 据了解,近期水电出力波动大。 7月上旬,长江主要水库旬度日均出库量同比上涨90.1%,环比上涨68.7%;三峡旬度日均出库量同比上涨123.9%,环比上涨83.0%。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煤炭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韩雷认为,7-8月份水电出力或有限。从国家气候中心对7-8月的降水预测情况来看,预计进入来水旺季,长江流域降水情况将较6月有明显好转,而华南地区少雨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同时,除了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外,长江流域的其他区域的降水量基本上处于常年同期水平。由此来看,7-8月水电发电量出现边际回升的概率较大,但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难以对火电需求形成明显的替代或抑制作用。 对于煤炭价格的后市,李学刚认为,短期看,虽然高库存、低日耗给现货煤价带来下行压力,但是在夏季消费高峰的支持下,8月上旬之前现货动力煤价格下行的空间有限。中长期看,8月中旬之后,国内动力煤市场的供求关系或将从“紧平衡”向“相对宽松”过渡,现货动力煤价格回到绿色区间的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