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宏观架构与微观基础”研究系列之一 “登高以望远,见微以知著。”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内涵亦不断丰富。若只盯住技术层面讨论货币政策,难免一叶障目;跳出窠臼,着眼于全局的宏观架构和深层的微观基础,才能对货币政策形成准确洞见。 作为本系列的首篇报告,本文梳理了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架构。其中,“货币匹配经济”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核心逻辑,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的新关系,共同决定了货币政策取向的预调微调。基于此,可以构建四维度的宏观坐标系,预判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边际松紧变化。在本系列的下篇报告中,我们将探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宏观-微观”坐标系。 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微观”坐标系 2018年,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开启了四十年量级的改革开放再出发。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微观市场机制,均正在发生系统性、历史性地变革。位于这些变革的交汇点,中国货币政策既是显示器,又是推进器。局限于技术层面讨论货币政策本身,难免一叶障目。有鉴于此,我们在本系列研究中,将从两个方向拓展分析框架,构建新时代货币政策的“宏观-微观”坐标系。第一,向上理清货币政策的宏观架构,借助货币政策与宏观因子的关系,进而定位货币政策立场的演变。第二,向下探究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把握政策信号传导的机制,进而洞悉政策落地效果的强弱。 作为本系列的首篇研究,本文聚焦于上述货币政策坐标系的宏观部分,通过梳理货币政策与四大宏观因子的关系架构,为定位货币政策立场提供有效工具: 关系一: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 归根结底,实体经济是决定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根本因素。两者的新关系塑造了货币政策的新逻辑。以2018年为起点,一方面,全球开启同步复苏,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心从摆脱危机余波,转向消解宽松遗患、呵护经济长周期复苏,另一方面,伴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对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渐次提高。因此,中国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货币驱动经济”,转向“货币匹配经济”,奠定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宏观逻辑。由此出发,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本质上包含“变”与“不变”的双层内涵。在“不变”的层面,稳健中性意味着:货币政策要始终精准匹配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长期保持绝对松紧的不松不紧(即学术意义上的中性)。在“变”的层面,由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不断改变,因此为了与之匹配,货币政策也需要加强前瞻性的预调微调,适时调整边际松紧(与前期水平相比)。有鉴于此,在解读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时,要明辨“变”与“不变”:既不能将“稳健中性”理解为一成不变、放弃边际调整,也不能根据边际松紧的变化,误认为“稳健中性”发生了动摇。例如,6月27日,央行宣布坚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同时将流动性供给从“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正是“绝对松紧不变+边际松紧变化”的体现。 具体到政策实践,央行如何用边际松紧的“变”实现绝对松紧的“不变”?我们认为,有两大标准。从数量信号来看,货币供给的规模增速,包括M2增速和社融增速,要趋近于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从价格信号来看,政策利率要趋近于名义自然利率(自然利率+通胀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所以目前政策层主要依据数量型标准来维持“稳健中性”的政策立场,而在未来(尤其是利率并轨之后),价格型标准有望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关系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围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目前存在着两组相互矛盾的关系。 一方面,从合意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开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形成“互补替代”的协同关系。即遵循“双向指派法则”:无论是对于内部均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促进改革、物价稳定和内部协调),还是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和外部协调),都需要灵活构建“货币-财政”的政策搭配,共同进行调节。 另一方,在长期政策实践中,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生纽带”。正如我们2017年的研究所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地方GDP锦标赛”,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事多钱少”的困境,以及预算软约束下地方政府对借贷成本的不敏感,导致地方政府倾向于过度加杠杆,倒逼金融机构过度提供流动性。这不仅削弱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亦助长地方财政的无序扩张。 2018年,在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之际,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是当前“货币-财政”政策搭配的核心出发点。2017年以来,通过树立正确政绩观、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控地方债务规模等举措,地方政府的加杠杆冲动得到有效约束。由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逐步跳出“内生纽带”,加速迈向更为合理的“互补替代”,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政策搭配。例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以处置地方债风险为重心,财政政策的去杠杆有望大幅加码。在“互补替代”关系下,财政政策在去杠杆领域的“发力”,意味着货币政策需要相应地“留力”。因此,流动性供给从“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能够避免政策同向共振导致去杠杆力度失控、触发债务通缩,从而呵护实体经济的复苏势头。 关系三: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以811汇改为转折点,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相互冲突”转变为“荣损与共”。811汇改前,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存在实质上的联系汇率制,汇率灵活性不足导致调节功能缺失,迫使货币政策对其进行功能代偿,因此对外的汇率稳定和对内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冲突,难以兼顾。811汇改后,在“双锚”机制下,有效汇率紧密贴近均衡汇率,切实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强弱。至此,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均由中国经济基本面驱动,形成了“荣损与共”的新关系。 展望未来,随着汇改进一步深化,汇率制度将继续从“中间解”迈向“角点解”,上述的新关系有望不断增强。有鉴于此,面对外部风险压力,牺牲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中的一方,将损害而非挽救另一方。“保汇率VS保利率(保楼市)”的争论,本质上已是伪命题。相反,协同运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夯实中国经济基本面,从根本上同时稳固汇率和利率,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例如,在2018年美联储加速加息的情况下,中国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盲目地政策跟随并非良策,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定向降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才能缩小中美经济周期的差距,同时捍卫外部汇率和内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关系四: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十九大以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的关系正在呈现两大新特征。第一,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持续提高。“一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叠加“两会”不断推进的穿透式监管,将针对性地治理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填补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功能短板,进而释放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空间。第二,短期来看,货币政策需要考虑阶段性的“监管冲击”。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将对市场流动性的规模、流向、结构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度冲击,货币政策需要对此进行适度对冲。基于上述分析,在中国经济新时代,货币政策主要用于从“正门”调节流动性,而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则用于堵住“偏门”的流量,双方长期有分工、短期需协同。随着中国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当新的偏门暴露、尚未堵上之际,由于市场逐利性驱动,信贷内生地倾向于过度扩张。“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边际趋紧,避免流动性大量从偏门溢出、造成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利于延缓监管套利和利益藩篱的形成,降低“堵偏门”的监管改革阻力。当监管跟上、堵住偏门后,货币政策将边际趋松,从正门补充流动性,缓解“堵偏门”造成的短期冲击,避免信贷过度萎缩、压抑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 宏观架构定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 基于货币政策与上述四大宏观因子的关系,可以理清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架构(详见附图): 第一,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居于主导地位,赋予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货币匹配经济”成为核心逻辑,并且决定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在“不变”的层面,货币政策要始终精准匹配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长期保持绝对松紧的不松不紧。在“变”的层面,为了匹配不断变化的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也需要加强前瞻性的预调微调,适时调整边际松紧。 第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对边际松紧的变动施加重要影响。为此,我们构建了多维度的宏观坐标系,以综合分析这些宏观因子的影响,进而定位货币政策的边际立场(详见附图)。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基层上,这一坐标系反映了四大宏观因子对货币政策边际松紧的影响。影响的数值范围为{-2,-1,0,1,2},依次表示边际从紧、边际偏从紧、边际中性、边际偏宽松、边际宽松。坐标系中的阴影面积越大,表明货币政策越可能边际趋松,反之则反是。 利用上述宏观坐标系,可以展望201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立场演变(详见附图)。相较于上半年,下半年实体经济复苏对流动性的需求扩大,且财政去杠杆有望加速发力,而资管新规的监管冲击尚在释放,均要求货币政策转向边际趋松。同时,鉴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荣损与共”新关系,货币政策在部分响应美联储加息提速的同时,将更多地关切经济基本面的内部稳固,不会制约边际上的适度趋松。由此,我们判断,2018年下半年,央行将通过“上调市场利率+定向降准”的政策搭配,实现稳健中性基调下的货币政策边际偏宽松。下半年,央行有望再进行一次定向降准,每次幅度预计为50个基点。此外,考虑到今年1月以来,M2增速持续向下偏离GDP增速与通胀率之和,已经积蓄了向上回归的动力,因此下半年M2增速有望小幅回升。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