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朱邦凌:四问新经济公司估值泡沫 谨防落入景气度陷阱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8-15 08:14:03 来源:腾讯证券研究院 作者:朱邦凌

最近,被誉为“医械华为”的迈瑞医疗成功过会,成为私有化后即将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公司。至此,A股已经相继有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等独角兽登陆。


而港股更是掀起了新经济公司上市潮,小米集团成为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歌礼制药成为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首家登陆港股的内地生物科技公司。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公布IPO招股书,映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选择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不在少数,毕竟很多创业大佬心中都有个“纳斯达克梦”,虎牙、优信集团、拼多多相继在美股上市。


但上市前被各路资本热炒的小米、拼多多相继跌破发行价。而无营收和利润的歌礼制药更是破发近30%,让利投资者变绞肉投资者。之前,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雷蛇等新经济公司也在短短几个月内比上市初期高点大幅下跌,部分甚至跌破发行价。而A股上市的独角兽们日子也不好过,工业富联、药明康德都已经近乎腰斩。


这种情形与发行时火爆的认购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高估值泡沫的担忧。那么,新经济公司上市到底应该如何估值定价?如何约束极力寻求更高估值而“漫天要价”的新股发行方?机构在询价定价环节如何发挥好关键的定价引导作用,而不是以公式倒推发行价?散户如何独立思考增强估值定价能力,才不至于沦为被新经济公司收割的“韭菜”?


为新经济公司估值,应看到新经济公司估值的特点:一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的复杂性。这是由新经济公司的高投入和高收益性、高风险性决定的。新经济企业的产品生产往往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基础上的,其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都较为复杂。二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具有阶段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估值定价参考指标不同。三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是一个博弈过程,需要市场主体各方归位尽责。


新经济公司IPO和并购,应该用多个评估指标来多维验证,而不是仅用一个指标。对处于成熟期、成长期、未盈利的新经济公司,采用不同的估值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个标的应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互为验证。对于轻资产企业来说,有形资产占比较低,无形资产实际价值难以估计。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估值方法无非是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收益法的原理是通过企业未来可预测的每年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以及折现处理,比较适合尚未盈利但未来具备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同时,评估新经济标的公司的估值,还要看这家公司是否处于稳定增长期,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对新经济科技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采取最合适的估值法。对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全条线发展的企业,需要对电商平台、云计算不同业务采取不同的估值法,再最终进行加总。PE估值法仍是海外IT公司的主要估值方法,不过这仅仅是针对一些成熟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已进入稳定阶段,未来成长性更多体现在业绩增速上。谷歌、苹果、甲骨文、腾讯、网易、新浪等多数主流科技巨头均采用PE估值法。


对新经济公司的估值,还要观察行业景气度,预防落入景气度陷阱。企业往往会选择在行业高景气周期集中进行IPO,当行业IPO达到峰值,意味着行业指数及估值已达高点,随后很有可能到来的便是二者的回调,行业景气水平下行。以新能源行业为例,政府扶持政策与补贴标准的变化,使不少新能源公司业绩随着行业景气度大起大落。如果企业选在业绩最高点IPO,很容易询得高价和高市值。但这种企业上市以后极容易在政策变化后业绩大幅变脸,投资者容易遭到戴维斯双杀。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新能源公司,都是A股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因此,对于一些高度依赖政府补贴、行业周期性强的新经济公司IPO,投资者需要特别小心,不要落入“景气度陷阱”。


在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中,机构投资者具有关键作用。一是机构应发挥研究优势,为新股合理定价。监管层也要求券商报价应有充分的研究基础,要履行严格的决策程序,保持专业机构应有的独立、客观、理性、审慎。二是作为询价对象,要切实对新经济公司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像目前的IPO询价一样,只是以公式倒推新股发行价。三是对IPO发行方起到制约、约束作用,防止拟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要价过高,损害投资者利益。应该说,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有些新经济公司的业务、商业模式本身也不清晰,极容易浑水摸鱼、瞎忽悠而漫天要价。在这方面。机构作为主要的询价对象,应切实代表投资者约束发行人的高估值冲动。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