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FTSERussell)首席执行官公开表示,如果富时罗素决定9月将中国内地股票纳入其旗舰指数,其对中国内地股票的权重可能高于竞争对手明晟公司(MSCI)。而在本月8日,中国证监会表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这或许意味着,今后A股“入富”将会变成现实。 富时罗素是英国伦敦交易所旗下全资公司,其指数产品吸引了超过1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追踪全球性股指和新兴股指的被动型基金中,有大约40%使用富时罗素编纂的指数,其余的使用MSCI指数。由此足以见证富时指数在全球机构投资者心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A股市场虽然诞生的时间只有28年,但A股对外开放却至少可追溯至16年前。2002年,随着QFII正式登陆A股市场,其标志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后,RQFII的推出、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开闸,以及A股“入摩”,说明A股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凸显出A股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果。 不过,像A股“入摩”等,却并非一帆风顺。从2014年至2017年,A股历经4年才成功闯关,并于今年6月份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期间,像A股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股票停牌问题、资金进出问题、QFII与RQFII额度问题等,都曾经困扰着MSCI公司与A股。事实上,此前不仅MSCI公司欲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富时罗素公司亦有将A股纳入旗下相关指数的打算。如在2018年5月底由上期所和中金所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该公司相关人士就曾表示,A股没有被纳入富时指数的原因,是由于直至2017年,A股市场在基本流动性和停牌制度等方面仍无法达标。如今,随着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A股“入摩”已成为现实,也为A股“入富”创造了条件。 尽管A股“入摩”后没有像韩国等国家那样股市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却是不可抹杀的事实。与“入摩”一样,如果A股成功“入富”,同样会为A股引来活水。据测算,目前富时相关指数规模约1.5万亿美元,按照富时新兴市场指数赋予中国股票超过32%的权重,理论上有望为A股带来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万亿元)以上的资金,这对于常常靠存量资金博弈的A股市场来讲,显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A股“入富”,也有利于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A股是一个散户占据多数的市场,随着QFII、RQFII、沪港通、深港能通以及“入摩”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鱼贯而入,再加上国内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壮大,A股正逐渐步入“去散户化”的进程中。如果成功“入富”,将强化这一态势。而且,更多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也有利于在市场中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改变A股重投机、轻投资的市场文化。 当然,A股“入富”,也将更加有利于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从A股纳入MSCI指数,到富时指数可能向A股伸出橄榄枝,实际上说明了A股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如果A股“入富”成为现实,意味着追踪全球两大重要指数的基金都会进入A股市场,这对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影响力,对于推进A股的国际化,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而随着A股进一步对外资敞开大门,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境外资金的进入,也说明参与“割韭菜”的机构投资者更多了。像QFII2002年进入A股市场,10年后其获利就实现了翻番,背后其实就是割A股投资者“韭菜”的结果。二是在更多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背景下,一旦A股市场出现突发状况,境外资金有可能集体做空A股,继而给市场与中小投资者造成惨重损失。关于这一点,我们须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