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有市场消息称,当天上午证监会召集少数券商宏观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举行闭门会议,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得到确认,会议内容主要分析了当前A股市场的情况。 就在上周五,证监会对在8月17日“召集多部门开会分析股市局面”的消息进行了澄清否认。证监会开会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今天A股大盘低开高走,在最后收官阶段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以2698.47点收尾。 对于目前A股的跌宕,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股市的问题应该交给市场本身,不应该把股价涨跌和证监会绑定。“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股市才建立几十年,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比肯定难,只是GDP世界第二了,其他的还是要认清现实,更要有包容度。只是现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太快,情绪的抱团和扩大会更集中。” 会议本意不在“救市” 对于此次策略会,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并未透露更多的内容,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证监会在召集券商开会前还曾和上市公司举行座谈会。 近期市场波动很大,股市连续跌破整数关口,目前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此次会议引发市场的关注,背后期待监管层干预市场的心态一览无余。 一位券商宏观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尽管当前资管新规实施放缓且出台了诸多窗口指导意见,但政策上的放松并未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当前市场寄希望于监管层能干预市场,比如依靠国家队“救市”,后续这些资金还是会被撤回,这并不符合股市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的逻辑。当前要靠市场的力量而非人为扭曲的方式,助力市场恢复。 就此次会议而言,上海某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这样的会议很常见,“我们经常和上证所、中国证券业协会人员进行交流。此次会议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意味,尤其是救市意味。” 前述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监管层应放弃确定目标点位的市场干预思维,更多是引导市场风险有序缓释。同时对于如何在股市风险释放过程中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伤害应予以重视。 顶点财经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阳认为,从估值上来看,A股位于历史低位但是投资者的积极性却不高,一方面是国内外的大环境所致,另一方面是频频发生的个股“爆雷”事件和行业风险,后者更需更快解决。 当前市场最大的风险何在?第一财经走访了多位宏观经济学家和券商策略分析师、研究员,他们普遍认为:当前最大风险在于股、债、汇、房市的风险产生联动,尽管这一问题还很远,但要密切监控和防范;其次,大股东减持套现以及部分公司欺诈上市对二级市场投资者造成损害,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不注重股东回报,各种违法成本太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却没有得到有效赔偿,因而投资者对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多家券商建议投资者乐观应对 当前市场剧烈波动,市场最为担心的就是这种恐慌下调是否还会持续,“股灾”是否会再度降临。 多位受访市场人士表示,未来市场再次遭遇“股灾”的可能性小。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市场下跌并不是问题关键,恐慌性下跌才值得警惕,就当前估值水平来看,“股灾”发生概率相对更低。 有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市场有诸多混乱预期,部分投资者在关注监管层如何看待当前的股票市场,整个维稳进程该如何推进。 不少券商在最近的研报都在围绕“悲观”和“乐观”两个词。 渤海证券的《恐慌情绪持续弥漫,监管维稳意图上升》中称,市场成交陷入低迷,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在短期很难得到逆转。因此,并不建议投资者投入较大仓位去博取短期的市场反弹,等待外部因素进一步明确。 另外渤海证券提到在政策方面,金融委第一次会议召开,部署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年行动方案,并提出涵盖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等五大重点工作。考虑到经济仍具韧性,未来监管层将会在结构性去杠杆下以政策的“进二退一”来化解内部风险和外部冲击。 招商证券则在7月初由悲观转为乐观看待,其在《极致悲观情绪的修复》等研报中多次提示市场反弹机会,并建议投资者关注云计算、半导体、军工、5G等行业。 未来市场将走向何方?市场观点不一。从中短期来看,一名私募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因为近期市场大幅下跌,市场风险已经得到很大的释放,很多股票已经显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随着投资者对价值的认可及信心的恢复,特别是一向“精准抄底”的港资大举买入A股,市场将会逐渐回到正常的估值水平。不过,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市场情绪很是低迷,想要得以修复还需较长时间。 从长期来看,某大型券商宏观策略团队认为,未来中国股市的走向受四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经济将上行还是下滑、估值是贵还是便宜、投资者信心该如何上行、还有哪些资金可流入股市,这四大因素如何演化很是复杂。 另一家中型券商宏观分析师表示,此次市场大跌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资本市场转型所遇到的挑战。这一波股价的下跌事实上出清了信誉不好、资质差的上市公司。这轮大跌正是发生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当前我国股市的未来取决于两大关键点:一是经济基本面的增长——向高质量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否有成效,一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从定价机制到发行机制,再到金融衍生工具的丰富度都需要市场化的改革。回首2003年中国股市曾历经大跌,2004年A股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正是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一大步,让此后股市走出大牛市。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