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豆粕顺水推舟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8-27 15:14:21 来源:东航期货 作者:陈立

要点


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将面临重新平衡的过程,农产品在经过一轮去库存之后,豆粕也将走上贸易争端的供给侧改革中。


自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的美豆单产预估超出市场预期之后,美国豆粕和中国豆粕均出现了一轮下跌行情,CBOT大豆作为全球大豆价格的风向标继续压制了国内豆粕。我国豆粕市场内强外弱的格局被视为贸易战预期的一部分兑现,接下来仍需要市场提供新的推力。但无论如何,四季度国内豆粕将迎来传统的需求季节,叠加四季度的大豆贸易缺口,豆粕未来依然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1、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原因在于中国豆粕需求的强劲


豆粕作为一种高蛋白质原料,无需经过脱毒即可用作饲料,是畜禽养殖的重要原料。据统计,每年80%以上的豆粕产量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中富含的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是家禽和猪的主要营养来源,只有当其它粕类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考虑使用其它粕类作为替代品。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由于捕捞过度原因,造成世界鱼粉减产,豆粕已经开始取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豆粕饲料用量已经从2000年的1500万吨增加至2017年7297万吨,近几年也维持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豆粕饲料用量较2016年6759.6万吨增加7.95%,而同期豆油消费仅增加0.8%。其次是豆粕供应量大,是来源稳定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没有其它的农产品补上豆粕的空缺,豆油则可用菜油、棕榈油替代,油脂整体供过于求。最后豆粕供应对猪、禽、水产、牛羊等养殖行业均有影响,涉及国内肉蛋奶产量,影响面比油脂广,因此豆粕才是中国进口大豆中包含的刚性需求。


图1:豆粕消费用途及比例


2、贸易战的金融后果逐渐浮现


2017年全球大豆进口量为1.51亿吨,中国进口9700万吨,占比64%。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为3285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34.39%,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为巴西,进口量为5093万吨。因此贸易战直接影响就是美国大豆产业的倒塌,而今年美国大豆收成可能创纪录只会加剧这种困境越陷越深。


据了解,目前美国农业界非常担心多年来建立的大豆销售市场,可能因为贸易战的升级而逐渐萎缩。由于美国四处挑起经贸摩擦,招致多方反制,美国农民因利益受损而怨声载道。此外,从近期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装运的大豆正在减少。而由于大豆出口的减少,美国国内压榨量将有所提升,这也直接导致了CBOT豆粕在近期创出新低。


图2:CBOT大豆价格走势



图3: CBOT豆粕价格走势



3、贸易争端将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多样性等特征


如果回顾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争夺历史,不难发现一条70%博弈原理,即当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的综合国力达到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综合国力的70%时,二者之间将不可避免的发生争端:无论是海权时代英国与西班牙,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与英国、美国与英国,亦或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无一可以避免。而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美国国内对待中国的态度出现了方向性改变,美国重要战略性文件《国家战略咨询报告》将中美关系重新定义为战略竞争关系,美国对华战略再次发生重大转变。


就本次贸易战双方提出的诉求来看,中方希望以战促和,重点在促和,核心在于解决经贸平衡关系,而美方则更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瞄准的是打垮中国经济,试图以此阻碍中国未来的快速发展,后期双方争端的领域或将由贸易波及至汇率、金融等市场。由此来看,本次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将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多样性等特征。


4、贸易战抬升未来豆粕价格,加征关税后进口美豆成本将大增器


若加征关税后,后期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出现。


其一,中国进口全部的南美大豆,而南美则进口北美大豆。在这种情况下,南美的升贴水将覆盖美国大豆运输至南美的费用,大约在40-50美元。其二,中国以高关税的价格进口美国大豆,此时价格上涨的区间为本次多征收的关税,影响的幅度在500元/吨左右。无论最终采取哪种形式,大豆和豆粕的价格都将不可避免的上涨。


而中国出台加征美豆关税的政策若执行,势必会增加巴西、阿根廷的大豆进口。因此,后期也不排除发生以下情景:巴西贸易商将从美国采购大豆,作为“二道贩子”再转卖给中国。或者是巴西和阿根廷加工商从美国进口大豆,再把加工出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到中国。


中国政府宣布将自7月1日起将印度、韩国、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降至零关税,力图增加大豆进口来源,同时宣布将减免进口印度豆粕关税。这也不难看出中国已经做好了抵抗美国的关税战的长期准备。


总体来看,贸易战并不会影响全球的供求关系,而只是影响大豆在全球的分配和贸易结构。


5、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25%关税措施生效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面临重新平衡


7月13日美国公布的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的是中美互相征税后的第一份报告,报告出台后美豆触及9年半低位841美分附近。7月份的报告中把美豆压榨量和出口量分别上调1500万蒲和2000万蒲至20.30亿蒲和20.85亿蒲,结转库存最终从5.05亿蒲下调4000万蒲至4.65亿蒲。新作方面,美豆新作产量从42.08亿上调至43.10亿蒲,压榨量虽然上调4500万蒲至20.45亿蒲,但出口量大幅下调2.5亿蒲(约680万吨),最终使得新作结转库存大幅上调至5.80亿蒲。这个数据已经打破了2006/07年度的历史最高记录5.74亿蒲式耳。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也将因为贸易战而生变,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旧作上调至9600万吨(6月为9249),新作上调至9830万吨(6月为8702,预期为8810)。阿根廷产量旧作未变3700万吨(6月为3700,上年5780),新作5600万吨(6月为5600);巴西产量旧作上调至1.195亿吨(6月为1.19,上年为1.14),新作上调至1.205亿吨(6月为1.18)出口方面,巴西作了上调,阿根廷未变,同时,USDA对中国大豆做了调整,进口量从1.03亿吨下调至9500万吨,国内压榨量从1.02亿吨下调至9650万吨。就在同一天,中国农业部周四下调了2018/19作物年度大豆进口预估至9385万吨,比上月预测值调减180万吨。这表明,农业部预计大豆进口量将同比减少1.8%——这将是2004年以来第一次进口减少。


这一切变化都预示着,进口关税生效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面临重新平衡。而8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称,美国大豆产量和玉米单产均创下历史新高。超预期上调美豆新作单产至51.6蒲式耳,再次引发了CBOT大豆价格暴跌近5%,而上调的美豆压榨量(上调0.2亿蒲式耳至20.6亿蒲式耳)也使得美国豆粕创出贸易战以来的新低。数据总体来看,此次报告印证市场预期上调单产数据至期末库存继续上调均利空盘面。


两次报告的变化都预示着,进口关税生效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面临重新平衡,后期如果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四季度大豆进口可能大幅下降,全年大豆进口量可能不及9000万吨。总体上,全球大豆供需还是比较宽松,中国大豆进口3季度预计正常,较为充足,但是4季度可能受到中美贸易战加剧的考验,4季度大豆进口降幅或超预期,从而利多国内市场。


6、大规模疫病爆发短期造成豆粕需求萎缩


据农业农村部公告,8月17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畜牧兽医局接到报告,某养殖小区3个养殖户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430头,死亡340头。


8月22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兽病。


从8月3日至15日,我国此前已经在辽宁省沈阳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连云港市3个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自2015年以来,我国关于生猪养殖的环保政策已经将小型养殖和散养户清理出养殖市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生猪养殖以集团化和区域化养殖为主,大型企业的冷链、物流、卫生防疫方面已经做到可追溯。在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和截断相当有效,规模型养殖企业并没有受到疫病的冲击。


生猪疫病一般对猪肉价格有助涨助跌的效果,短期来看,疫病的发生令居民不敢消费猪肉,造成猪肉价格下跌,这将加剧生猪产能的出清,导致生猪供给减少。长期来看,将会推升猪肉价格的上涨,因此本轮的猪周期有望提前见底。疫病之后带来的生猪短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生猪补栏。届时对饲料的需求将逐步回复正常。


而对于国内禽类养殖需求来看,蛋鸡和肉鸡需求预计保持旺盛。蛋鸡肉鸡养殖利润较好,利于养殖户补栏和扩产,增加豆粕需求。以蛋鸡为例,2017年8月以来育雏鸡补栏量持续攀升,预计2018年6月以后蛋鸡存栏同比大幅增长,从而利好豆粕养殖需求。


从宏观角度看,农产品正处在去库存的下半场,玉米经过三年的去库存,价格出现了上升趋势,未来,豆粕在贸易战式的去库存的过程中,也将走上慢步上升的趋势中。


在从2015年底至今,这一波大宗商品上涨幅度是有差别的,在上升过程中工业品上涨幅度更大,农产品上涨浮动相对来说要小一点。文华商品指数从2015年的11月下旬开始反弹,当时文华商品指数是从106点开始反弹,到如今的167点附近,反弹幅度达到58%,这一年时间,工业品基本涨了82%,农产品才涨了27%,工业品主要受惠于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政策。其实从2014年开始,这三四年农产品一直在持续的去库存,由于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特殊性,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是比较缓慢的,但是一旦达到一个供需拐点,农产品也会出现持久的上涨动力,目前的玉米就是一个,后期在贸易摩擦的持续发展中,豆粕也将走上贸易争端的供给侧改革中。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