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纷扰之中求主因:近期豆类基本面的思考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8-27 15:39:13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摘要:近期豆类基本面可谓纷纷扰扰,中美贸易谈判、天气丰产、国内需求不振、猪瘟疫情的扩散及金融市场的动荡;混乱之中,美豆二次下跌,国内豆类逆转了中期涨势,后市何去从?本文拟从基本面做一分析。


一、基本面的回顾


近期,豆类基本面方面的变化可谓有些纷纷扰扰,而市场对此的反应也有点变幻莫测。外盘尚未从上周的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中稳定下来就掉头向下,二次下跌,并大有创出前期新低之势;国内两粕前期一直依赖于关税所致的进口成本支撑,但本周在猪瘟疫情扩散的打击下跌破了中期趋势线的支撑,多空大幅减仓离场;基之于关税互征导致进口成本增加的做多逻辑在本周出现了变化,这令市场对主导价格走势的基本面变化有些无所适从。逐一梳理豆类的基本面,或可发现一些端倪:


1、世界大豆的供应


上半年,南美阿根廷遭遇三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大豆大幅减产,尽管另一南美大豆主产国巴西获丰收,但还是让市场十分紧张;下半年,大豆供应转向北美,美豆的天气和产量预估成了市场的关注焦点,尽管市场多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报道,但迄今美豆产区的天气近乎完美,大豆的结荚量、优良率等指标好于预期,基于此,USDA报告大幅调高单产、产量和库存,而令价格受压;


2、贸易战因素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贸易战的变化反复影响市场,对于中美,一个是世界主要大豆进口国,一个是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而且彼此的进口和出口弹性都非常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尤其是下半年,可以说,中国除了购买美豆别无选择。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编译数据,2017/2018年度,巴西大豆预计产量为1.19亿吨,国内消费约4628万吨,全年出口计划为7500万吨。截至7月底,巴西已对中国出口大豆4620万吨,剩余可供出口量仅为2880万吨,况且,这些余量并不是全部都向中国出口。接下来,巴西对中国在8月和9月的大豆出口量开始出现下降。另据德国汉堡油世界统计,9—12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降至1070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1130万吨。如果中美在四季度不能达成有效的协议,我国油厂将会面临豆源紧张的局面。


3、国内需求不振


由于上一年度大豆进口增速过猛,需求增速跟不上,导致国内油粕供过于求,豆粕基差上半年长期处于负数,虽然中间出现阿根廷干旱和关税等重大利多因素,但最终都受限于现货需求的不振。本周,原本受限制的猪瘟疫情发生了扩散,叠加上周豆粕库存的增加,市场做多信心开始崩溃,多头平仓离场,致使中期涨势逆转。


4、金融市场的动荡


6月下旬以来,美联储的锁表所致的美元回流开始在人民币汇率上反应出来,相应的人民币汇率也由三月底四月初的低点6.2409贬值至6.8786,贬值幅度10.22%;上证指数也由四月初的3163点跌至今日的2729点,跌幅13.72%;近期越演越烈的贸易战更令经济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到了大宗商品的需求;


二、影响市场的主因及发展趋向思考


分析上述影响豆类的基本面因素,首先,大豆的供应方面,美豆由于还有一个月多一点就要进入收割期,恶劣天气导致减产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可见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其次是需求方面,国内的生猪行业调整的周期尚未结束,而随着生猪价格的反弹,导致了周期调整延长,这使行业在短期内难有大的变化,预期需求方面总体保持偏弱格局;再次是贸易战的后期发展。从昨日的160亿互征关税的开始实施情况看,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恐难以短期解决。当然这一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视为风险因素。大致的分析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贸易战延续,这将使中国不得不加价采购美豆,而使国内油粕存在进口成本加价;二是贸易战终止,中国正常进口美豆,主导市场价格的主因将转向美豆的丰收和国内需求的不振,价格将逐渐回落;目前看来,前一种因素可能性较大;第四是当前的猪瘟疫情扩散。猪瘟疫情的扩散近期看主要是心理因素,从历史上看,重大的猪病疫情均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虽然短期生猪存栏数量减少,但减少的生猪数量占总体的比率还是很低的;最后是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是上述众多因素中最难预料的因素,也是影响全局的系统性因素。不过有意思的是,每次当大家都预料金融危机要来临的时候,金融危机却都没有来。


三、后市预期


综上所述,后市影响国内豆类市场的基本面因素总体上多空各半,供应丰裕和需求不振的利空被进口成本的加价所抵消,价格综合判断为中期宽幅震荡,豆粕震荡区间或在3020到3270一线。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