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王艳南:振荡整理仍将是连豆市场的主旋律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3-10 14:13:42 来源:新华期货 作者:王艳南

美豆近期处于上下两难境地,连豆也难以摆脱颓势。虽然国内大豆期价重心近期有所上移,但上方压力明显,而且疲弱的基本面难以支持大豆期价继续反弹。但从中长线角度考虑,逢低做多大豆远期合约仍不失为较好的策略。

CBOT大豆在900美分上方获得强劲支撑后,窄幅振荡一月有余,如今美豆指数仍没有任何突破迹象。国内连豆期价虽然重心有所上移,但豆一主力1009合约在3900元/吨附近遭遇重压,上涨之路也举步维艰。笔者认为,近期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多消息出现,振荡整理仍将是连豆市场的主旋律。

供需矛盾仍是关注焦点

随着豆类期价逐步企稳,近期有观点认为基本面的利空已被市场消化完毕,但笔者对此并不认同。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534亿吨,较上年的2.109亿吨增加20.15%,而全球大豆需求量为2.348亿吨,较上年的2.207亿吨仅增加6.39%,全球大豆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美国农业部表示,将美国大豆预期产量上调至9150万吨,巴西上调至66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仍为5300万吨,这些数据与行业期刊《油世界》预期值基本一致。目前市场对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产量规模分歧较大,仍担心病虫害以及天气因素影响大豆作物,但阿根廷农业部3月5日周度作物报告称,阿根廷大豆生长状况良好,而且阿根廷国内加工商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5400万—5500万吨,高于USDA和《油世界》的预估值。

国内方面,暂且抛开南美的低成本进口大豆不讲。受加工厂和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农民惜售心理严重等因素影响,2009/2010年度,国产大豆销售仅仅完成50%左右,至少还有一半的大豆积压在农民手中。预计5月份春耕之前,农民手中留存的大豆将集中流向市场。此外,据悉中储粮近期正低调向市场出售轮储大豆,这在以往并不多见,实施轮储无疑将增加大豆市场短期内的供应量。

大豆“攘外”方案讲易行难

日前,中国大豆协会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大豆产业“攘外”方案,内容主要是促进我国大豆企业做大做强,降低对外依存度,建立自主定价体系,形成自主品牌。笔者认为,初衷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却有一定困难。中国大豆产业积病已久,即使有相关产业政策出台,但如同此前实施的补贴和代储代收制度一样,短期内难以收到实效。特别是在当前基本面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在我国大豆的供需结构中,进口大约占总需求的77%。

我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连续5年增加,2009年中国总计进口大豆4255.2万吨,较上年大幅增加13.67%。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估数据,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供过于求4250万吨,正好与中国年度进口量不相上下。当前全球充裕的供应使得进口大豆成本明显低于国产大豆。据计算,目前6月船期南美大豆到中国港口完税成本在3400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储收购价格3740元/吨,南美的廉价大豆大量涌入国内,2010年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将高于往年。后期港口大豆库存仍将维持高位,贸易商普遍不看好后市。

长线可逢低做多远期合约

虽然上述利空的基本面已被市场有所消化,大豆期价再度大幅下跌的概率较小,但当前市场处于弱平衡状态,如果没有新的利多消息,振荡整理仍将是连豆市场的主旋律。如果从中长线的角度来讲,投资者可以逢低布局大豆远期合约多单,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市场长期处于横盘振荡格局未必能被投资者,特别是主力机构所接受,而炒作起来,利多题材相对更丰富,个人倾向于认为大豆易涨难跌。

其次,产量过剩导致商品价格走低,豆农收益减少,进而促使农民缩减大豆播种面积,必然导致供给减少。美国农业部称,2010/2011年度美国播种面积将减少0.6%,产量也将减少3%。国内方面,黑龙江省农情调查显示,今年春耕种植意向初步确定,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作物面积增加,但大豆面积则呈减少趋势。预计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500万亩,比上一年进一步减少560万亩。来年的大豆供需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

最后,从历史经验来看,除2008年特殊年份之外,大连豆一连续两年的5月份合约价差在-300—300元/吨之间,当前豆一1105合约与1005合约价差正好为-300左右,有向0靠拢的趋势,谨慎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进行卖近(高)买远(低)的熊市/卖出套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