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基金研究

公募基金机构占比降至44% 资金转投固收产品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9-04 10:01: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公募基金市场的占比,一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机构投资者具备更稳健、更专业的特点,也使得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近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一直呈现上升态势,同时也表明有机构资金被优质公募基金产品吸引。


然而,今年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使得机构资金“避险”情绪越发浓厚,众多机构资金纷纷选择从风险较高的权益类基金,转向回报稳定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公募基金机构占比持续走低。


据数据统计,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达到43.89%,较之去年年底的48.98%再度下降,而在此前,该比例基本稳定在50%以上。


A股调整


机构资金转投固收产品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为长期的调整,公募基金市场上各类产品业绩出现很大分化:权益类基金在上半年普遍亏损,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则成为赚钱的主力。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权益类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回报率为-8.23%,债券型基金在同期的平均回报率为1.35%,货币型基金在同期的平均回报率为1.97%。


事实上,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出现缩水,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则不断走高。公募基金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的资金流向已经十分明显,众多资金从权益类资金中撤出后,转而投向了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等固收类产品。


具体是哪些资金在“舍权益投固收”尚无法得知,但机构投资者更青睐固收产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据天相投顾最新数据统计,混合型基金成为近一年来机构投资者减持最多的基金。今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合计持有份额为4376.69亿份,较之去年同期的6785.57亿份下降了35.5%;机构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持有比例为31.25%,较之去年同期的43.72%下降了13.47个百分点。


对此,有资深基金研究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构投资者从权益类产品转向固收类产品,主要受股市震荡和债市回暖的影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会有部分资金投向回报更加稳健的产品。“不仅仅是上半年,估计今年下半年固收产品的机构占比会更高”,该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险资


大手笔买入ETF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刚刚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数据发现,在公募基金市场近5000只基金(A/B/C类合并统计)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50%以上的基金有2044只,其中有债券型基金647只、货币型基金333只、权益类基金639只,固收类产品仍占了很高的比重。


诸多ETF产品的头号持有人均出现了机构投资者身影,中央汇金及众多保险公司斥大手笔买入ETF产品。


最新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份额激增的华安创业板50ETF,其前十大持有人大多数被保险资金占据,主要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保险产品等。


与之类似的还有广发创业板ETF等产品,广发创业板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首位同样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份额为2000万份,占总份额比例的2.63%。而在2017年年报中,同样没有发现该险资的身影。


险资在今年上半年买入ETF产品,也推动该类产品获得更多机构的青睐,机构持有占比不断走高。


在今年二季度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成为华夏上证50ETF、华安上证18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的头号持有人,持有份额分别达到67亿份、52亿份和17亿份。


在权益类基金中,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嘉实新机遇灵活配置、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等321只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均在95%以上,其中大部分是老牌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星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其规模庞大,个人投资者虽然持有一定数量,但占比较低;另一类是新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基金规模较小,个人投资者的持有量也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背景下,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机构资金通过QDII基金加大了海外市场布局。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QDII基金中的机构持有人总份额由去年二季度末的183.56亿份增至最新的200.18亿份,同比增长9.05%;机构持有人对QDII基金的平均配置比例也从去年二季度末的22.8%增至最新的27.8%,抬升了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王雨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