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汽车行业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搜集渠道。 2.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关键原因和汽车行业未来的走势 3.几家主要车企的优劣势点评 4.投资决策的信息过滤,坚持自主分析,有效借鉴 第一部分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和信息搜集渠道 本人对汽车行业的股票投资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一直比较紧密的跟踪和持续观察汽车行业的变化和主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粗略估计我这几年用于研究汽车行业的时间也在上千个小时或更多。这几年投资或者研究过的汽车企业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京汽车,海马汽车,比亚迪。 当然了,汽车行业只是我重点研究的行业之一,我还同时研究地产,医药,电子,LED,光伏和环保行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多个行业都研究透彻几乎不可能,只能选择重点行业持续跟踪,增加了解,所谓不熟的不做。对汽车行业的几个重点企业,我是投入精力最多的,也是心里最敞亮的,最有把握的,敢于重仓的。好在我有一些投资高手做朋友,有人是职业投资者,有过往的成功经验,经常的沟通弥补了研究的不足,拓宽了研究的范围。 因为我们不具备大型投资机构那样的便利,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获取有关行业和企业数据。因此我们散户不得不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实际调研,才能增加了解,加强投资的信心。 我本人在投资研究过程当中很注重调研,所以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汽车论坛,试乘试驾,资料搜集等方面。通过泡汽车论坛,我可以了解到各种竞争车型的典型质量问题,用户口碑,优缺点,这能帮助我们分析企业的产品力,服务力,销售力,竞争力,美誉度。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我研究的过程。 下面提到的案例或者数据多数是本人亲自确认,有些来自媒体,有些来自道听途说,不实之处,敬请谅解。我提到正面的例子,我都点名,我提到负面的例子,我不点名。有关企业个案,我们可以私信探讨。 我查阅了很多企业老总的视频访谈。由于视频访谈都是即时的,随性的发挥,所以特别能看出企业老总的思想,人格,战略,老总的战略也基本是企业的战略。比如在看完魏建军的多个访谈之后,我基本认为魏建军是一个低调的实干者,沉着坚定,其面相也带着一定的诚信和友善。佛教讲法是相由心生,命由心造。内心影响面相,言谈举止和面相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情商,道德,智慧。所以当我看到长城汽车连年有最好的经销商满意度,有很好的供应商满意度的时候,我就不奇怪了。这些满意度调查每年都有相关机构和媒体进行调研和评比,结果可信度较高。所谓小商重利,大商重信。小商在智,大商在德。其实我们投资者也是,怎样的人性就有怎样的投资偏好。你是大方的,还是自私的,有没有爱贪小便宜,投资的企业有没有污染环境,有没有活取动物的内脏,有没有用人血做为原料,企业老总有没有慈善行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投资决策和收益。投资有一定的道义和扶植性,关于投资的道德性,这个话题我专门思考过也和别人探讨过,深入讨论岂是百千言就能讨论清楚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泡在汽车论坛上面,重点查看有关汽车企业的重点车型论坛。比如H8,H9,H6,博越,GS4,CS75,RX5,比亚迪唐。当然了,论坛里面肯定有一些水军或者黑子发布一些不实的信息,我们作为有一些智慧的研究者是基本可以分辨的。通过论坛的追踪,我们可以知道哪款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是不是通病。还能知道产品的热销力度,等车时间,经销商的服务质量,厂家售后服务的水平。这些质量问题,服务问题,经销商问题在券商的研报里边是较少提及的,也是厂家不太可能如实向公众汇报的,因此我们自己调研第一手资料是很有用的。当然了,有一些机构比如JDPower会定期发布一些车型质量的排名等资料,我们也是可以参考的。在JDPower发布的资料当中,广汽集团的质量是自主里面很高的。在论坛跟踪当中,长城汽车的质量是很好的。从论坛当中得知,某些企业的发动机变速箱漏油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包括近期的某款热销车型),某些企业的电子设备故障较多,某些车型的电瓶问题是通病,有些企业的机油乳化问题普遍,有些企业的断轴高发。当然这些问题或快或慢都得到了厂家的解决或正在解决。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来,哪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的严格,新推出的产品毛病少,耐用可靠。 我几乎试驾过所有竞品车型,包括哈弗H1到H9,CS75,逸动,博越,博瑞,帝豪,GS4,GS5,GS8。为了感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我还试驾或仔细观摩过很多合资品牌车型的suv,路虎,吉普,奔驰,奥迪,大众,美系,韩系,日系,法系。所以,从亲身体验上,自主品牌汽车的驾驶感觉,内饰做工,中控布局,关门声音等方面,我都有了直观的感受,哪个好,哪个不好,差距在哪里,在我心里面有一杆秤。当然了,一些评测视频也是可以参考的,比如陈震的测评算比较不错的。通过试驾,我能知道,博越和H7是驾驶感觉不错的,动力比较轻快的,有一定的驾乘乐趣的。 资料的搜集包括企业新闻,工信部网站,乘联会网站,汽车产经网等。最直接的从工信部网站可以得到企业最新产品的发布和油耗数据。举个例子来说,根据目前工信部网站的公开资料,就已经知道了高功率H8,H9和柴油版,1.3T直喷的H6,WeY品牌的车型,大约何时上市,从油耗数据来看,H8,H9比以前的老款节油了很多,百公里提升2-3升的水平。新款1.3T的H6也是更加节油了,WeY品牌的动力和油耗也是不错的。 我本人长期与一家汽车配件厂家有合作,这个公司是做汽车用防尘罩橡胶件和汽车线束的。从他们那里我知道,汽车配件的价格差很多。即便是同样规格,同样大小的橡胶防尘罩,价格也差很多,因为不同质量的产品采用的原料不同,配方不同。一般发给整车厂的都是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利润最薄的,毕竟数量可观,所以即便让利一些,最后的利润还是可以的。但是发给汽配公司和配件店的质量就不行了,同样外观的东西,根本无法从外观上分辨,但其成本和价格较原厂正品便宜一半。这就是为什么懂行的都知道,汽车坏了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替换原厂配件,因为你替换的新配件可能不是原厂正品,其质量和耐用性差距太大了。有些其他配件原厂和非原厂的价格差可能会达到4倍。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想到,都是偌大一台汽车,因为配件的质量不同,最后导致的耐用性可靠性差距很大,有的汽车几年也不用动扳手,有的汽车一年不到就坏了很多地方。 当然了,目前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比10年前有了质的飞跃。主流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有些已经可以比肩合资水准,在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胜出。在部件可靠性和质量方面,长城汽车做的非常好。举个例子,我听某朋友说过,他认识一家较大规模的汽车内饰配件厂的老总,该厂老总最佩服的国内车企就是长城,原因就是长城对品质的要求极其严格,在众多他们供货的车企里面,长城是最严格的,稍有不达标的产品最终也得退回,所以他们不敢懈怠。当然长城能做到严苛的供应商管理,跟长城的廉洁文化与制度有关系,从廉洁的角度把控了没有采购回扣,没有回扣就没有采购的糊弄和妥协,供应商就没有空子可以钻。关于配件质量,我还听说过一则长城的轶事,某个专门做门把手的配件公司给日韩厂家供货的主流产品大约是5元(数字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当然也有质量更好的10元的配件,可日韩车系广泛采用的还是5元的产品,当长城公司来谈判合作的时候,长城公司最终选择的确是10元的产品,从中可以看出,某些配件,长城公司的成本和质量比合资品牌还要好。这也能从一个方面解释,为什么近些年来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有很大提升。 汽车行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跟踪的行业,因为每个月都会有厂家的销售简报。这比有些行业已经好很多,有些行业只能从基本面上进行猜测和分析,来预测每个季度的业绩,其实人家大机构或明星基金经理从私下打个电话可能就会问出来企业的经营趋势或业绩范围,更何况还有很多故意的联合炒作呢。 投资行业的特点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一般搞价值投资的都是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判断企业未来的业绩增长趋势,在合理的价格之下买入并且中长期持有,直到企业的基本面发生明显的问题或者找到了更好的其他标的才退出,当然中间会有一些仓位的适时动态调整,这属于战术的问题,战略上还是业绩判断和竞争分析。但是散户掌握的信息较少,研究精力和能力欠缺,对企业业绩的判断难免有偏差,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机构获取了详实的竞争情报和数据,我们却无法获取。他们心里面门清,敞亮,我们有时还在猜测,孰优孰劣,当下分明。 信息不对称,是我们散户的一个投资难点。汽车行业的零售数据有时候和批发数据有较大的出入,而零售数据才能更真实的反应企业近期主要车型的销售趋势。有些机构从乘联会等机构可以得到及时的汽车周销量统计,然而乘联会却不对个人服务。前不久,我才找到一定的渠道,按月得到详细的各车型分地区上牌量数据,零售数据使我对各种竞品车型的短期销售走势更加了解,心如明镜。 第二部分 自主品牌的崛起原因和未来趋势 1、充分竞争 这里的充分竞争不单指自主品牌与合资的品牌,进口车型的竞争,还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竞争。只有保护,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有重大进步。可以想象,如果我国目前仍未开放汽车市场,不允许外国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我们的汽车行业发展将会更慢。正因为外资品牌的进入,他们在中国广泛设厂,我们才学习到他们的精益管理,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水平,营销水平,经销商管理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也给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 如果我国仍然只允许国有企业造车,不允许吉利,长城等民营企业造车,那我们的汽车行业发展仍然很慢,诸位看看现在风头最劲的是民营车企还是国营车企,哪个车企未来趋势更好。 我们都知道,当初吉利和长城经过好多努力才拿到乘用车的生产执照。民营企业不仅面对合资品牌的围堵,还要面对国营车企的价格竞争,正是这种残酷的竞争,才使得民营汽车拥有忧患意识,成本意识,发展意识,振兴中国品牌的历史责任感,还有巨大的赚钱效应。不管哪个行业,不管民营还是国营,主导企业成长的动力首要是人的因素,企业家的战略,各级人才的使用,只有充分发挥了各级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企业搞好搞大。企业竞争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有时候往往能共同进步,一起竞争一起发展。看看格力和美的,海尔,各有特点,竞争激烈,但都成长壮大了。汽车行业,随着竞争的进一步热化,强者更强,兼并重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重要车企会迅速壮大做强。我们要感谢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等汽车行业领军人物,他们为我国汽车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给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给我们投资者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他们每日的加班劳作辛勤努力,给你我投资汽车企业的散户们产生收益,我们擦亮眼睛,找到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跟随他们一起成长并获取收益,同时投资他们的股权,也是对他们的支持。 2、技术和品牌提升 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发展了20多年。目前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实力和质量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相对10年前,进步非常明显。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我们看到,各个自主厂家都有拳头产品。吉利的1.3T和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支撑热销车型帝豪和博越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两款发动机,就没有这些车型的竞争力。长城汽车2.0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马上推出的1.3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不久就会推出的1.5T缸内直喷,参数上都碾压对手,甚至比合资品牌的竞品还要出色。长安汽车的1.5T,1.8T,2.0T也是支撑逸动,CS75,CS95的技术保证。没有这些发动机,就没有这些热销产品。为什么自主品牌发动机技术进步这么快呢?因为这几年企业赚钱了,技术研发投入更高了,而且有些企业还有海外研发基地,在英国,德国,瑞典,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地都有研发中心,分别研发动力系统,变速箱系统,地盘系统,车辆外观,车辆内饰等不同的方面,利用全球的资源和人才实现研发效果的最大化。长安汽车有多国研发中心,吉利汽车有瑞典研究院,与沃尔沃也有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平台。长城汽车有多国专家人才加盟,比如宝马和奥迪的高级设计和技术人才。另外长城汽车的发动机研发过程当中也有德尔福,博世等国际公司的外包和助力。 底盘方面比较容易模仿,所以哈弗H8也能做出前双插臂,相信未来也能做出空气悬架。 变速箱方面,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公司,自主研发双离合。长安汽车已经量产双离合。比亚迪几年前就搞定了双离合的一些核心部件。长城汽车的7DCT马上也要上市了,明年直指100万台的产能,长城汽车的7DCT研发也有外国人才的力量。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吉利的混动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崛起,短短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技术实力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是非常不容易的,过程艰难的。技术进步和质量进步是自主品牌崛起的最关键因素,也是自主品牌产品力提升的根基。 前几年我们很担心自主品牌过去的低质低价的形象很难改变,无法有效向上突破。最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自主品牌的形象得到了有效改善。消费者谈起来哈弗和吉利的时候,不全是充斥着鄙夷和轻蔑了,有一些消费者认为哈弗和吉利的产品力很好,在有些方面比合资品牌还要好,很有性价比。而且因为目前自主品牌的suv冲到了10-15万元的热销级别,所以消费者心里也起了变化,大家开的都是10多万元的车型,自主品牌suv还有多功能的用途和更好的配置,开起来不比合资品牌10多万元的轿车形象差劲或者心里不舒服,可能某种程度来讲还更有心理优势。以前H6成功在10万级别suv站稳脚跟,带动了长安和吉利的继续成功,现在广汽GS8在中型七座suv的成功以后也能带动自主品牌其他厂家中大型suv的成功。后面马上上市的Wey和吉利凌克,如果能够热销,也意味着自主品牌冲击20万级别的成功。 3、配件崛起 如果仔细分析为什么10多年前自主品牌汽车质量差,会知道当时的配件厂商比较差。配件厂商也是刚刚起步,质量也是不太好,再加上整车厂的生产工艺比较差,会严重影响整车的质量水平,比如零配件的使用寿命,拼接工艺和缝隙,车辆异响等方面。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自主配件厂商质量提高了,不仅给自主厂商供货,还给合资品牌供货,还出口到国际大厂,最近几年也成长壮大了一批配件厂商,包括各种轴承,齿轮,内外饰,汽车座椅,汽车电子,模具等等。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大量采用世界大厂的零配件并与之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博世,德尔福,采埃孚,大陆,奥托立夫,格特拉克等等。可以说,除了发动机和变速器,其他通用的汽车配件,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质量。我上面的例子还指出,有些方面甚至更好,比如哈弗的门把手可能比合资品牌轿车都要贵,都要好。 汽车配件配套行业的发展或者限制,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汽车行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制鞋制衣等行业可以轻松转移到东南亚,但是一些制造业却不能轻松的转移,因为当地基础设施配套不好,所需的零配件产业不好。 生产工艺方面,自主品牌新建的工厂能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一些媒体记者和国外专家再走访了长城汽车徐水新工厂之后,很少不会感到震撼的。其自动化水平,先进的设施,高环跑道,风洞试验室,严苛环境模拟室,想必国际大厂也是少有能与之比肩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直接避免了人为错误,更好保障了产品良率。我们看到,苹果公司在选择国内配件供应商的时候,也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保障良率。 4、消费升级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给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挥的舞台。汽车行业也是有望重复家电行业和手机行业的路径,逐步替代外国品牌,逐渐成长壮大,甚至走向世界,当然这个路径可能会更长一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提高,一辆汽车的价值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使得很多三四五线城市也成为了汽车的热销市场。而且因为一线城市很多都实行了汽车限购政策,汽车销量比起其他三四五线城市来说,比重很小。目前自主品牌汽车的主力热销区域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人口大省。从我获得的汽车零售数据报表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某热销自主suv在京津沪的销量还不到河南河北的一个零头,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你到你所在的一二线城市4S店去调研,很可能得到的是片面的信息。我在河北农村地区的一些亲戚,很多都买了汽车,有些出手就是10多万的自主品牌suv。农村不限购,农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升级,农村路况更好,农村人口更多,以后农村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市场,是自主品牌汽车大放异彩的舞台。自主品牌车企在收获了市场,收获了利润,提高了技术之后,就会有更大的实力去外面的舞台去竞争。因为汇率的关系,自主品牌汽车最近几年的出口销量有很大的下降,可我们记得前几年长城,奇瑞等公司有年出口10万辆的业绩,随着最近几年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再现往日的出口热销并扩大战果是可能的,他们从来也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目前仍然在中东,南美,澳大利亚和部分欧洲市场进行征战和探索,据报道吉利博瑞在中东卖的很好。 每一个国人都应该感谢自主品牌车企的努力奋斗,因为即便你买的是合资品牌或进口汽车,你也间接受惠于自主品牌车企的崛起,如果自主品牌不崛起,不给合资品牌强大的竞争压力,人们购买的还将会是20多万的老旧车型,根本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选择机会。 5、灵活多变 合资品牌汽车的产品有很多都是导入国内的,不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特殊开发的。他们导入的过程也相对缓慢,决策低效,不能及时抓住市场变化的动态,给自主品牌留下了生存和扩大的战机。自主品牌车企的优势之一就是灵活,决策高效,把握机遇,迅速行动。目前这一波suv市占率大幅提升的运动当中,合资品牌被远远的甩在后边,以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这几年迅速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成就了长安,广汽的崛起,也成就了吉利的后来追上。可以预见,合资企业的这种弊端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改变,在未来数年,他们仍然在新车导入,迅速反应,扩充产能,兼并重组等方面落后自主车企。在下一波的MPV提升, 皮卡放开等可能的局面下,也会是自主品牌进步的有利战机。 在行业热销的2016年,雪铁龙,标致却倒退,完全逆市场而行,率先被自主品牌斩落马下。起亚,现代表现也不算好,这两年也是销量平平,增长乏力。这就是自主品牌奋起,淘汰合资的顺序,以后会更加的明显,法系,韩系,日系,美系,德系,将接连被自主品牌挑战。君不见,连长安福特这两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今年一月的零售销量更是下滑严重,看来,自主崛起,合资替代的步伐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快一些,一股势头一旦形成,很难阻挡。以前一直挡在自主品牌面前的技术关,品牌关,都已经被攻克了。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是投资自主品牌还是投资合资品牌,就看你对形势的了解和判断了。 第三部分 几家主要车企的优劣势点评 长城汽车: 民营企业的机制好,效率高,利益激励充分,这是民营企业的优势。 魏建军的战略清晰且坚定,包括皮卡的突破,SUV的进入和突破,轿车的削减,WeY品牌的决策,都能体现一个企业家的战略思想,目前市场环境下,专注suv的战略是合适的,尤其对长城公司而言。 企业文化方面,长城有最廉洁的企业机制,基本各级采购员没有腐败,没有回扣,即节约了金钱又加强了供应商的管控,绝无供应次品的生存空间。据本人道听途说,某南方自主品牌车企虽也是民营机制,但因为用了很多亲戚在里面,所以采购腐败仍很严重。 长城公司身处保定,工资便宜,土地便宜,建厂投入较少,符合国际上汽车大厂都在二三线城市的实际情况,这一点,魏建军也专门提到过。 长城目前的市场地位,产品口碑都很不错,也有着中国最好的经销商关系和供应商关系,多方协力之下,全产业链把控,对今后提升服务水平,解决供应短缺等方面均有优势。 有很多人说长城公司技术差,人才少,这是你不太了解的缘故。人才少,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去长城挖人,高新挖人,高新挖走的应该是人才吧。技术差,怎么搞出颇具实力的直喷涡轮增压机头,即将量产的7dct。 长城汽车的不足之处包括人力资源策略,营销环节薄弱,新能源技术储备不足。 由于人力资源策略失误,长城近几年流失了不少人才,尤其是动力研究院等核心技术部门,这些人才被其他车企高新挖走,以后都将是长城的竞争对手。 由于长期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媒体宣传或软文很少,长城与媒体的关系不太好,较多负面报道。而且长城近期的H7广告和孙红雷的代言人选择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创意不足,这方面有待提升。长城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主要是跟随策略,目前纯电动和插电混合还都没有量产,这方面暂时落后其他自主车企。 长城汽车今年的主要看点是新款H6,F6,F6S的上市热销,WeY品牌的成功上市站稳脚跟。 老款H6技术落后,动力不足,外观内饰陈旧,油耗较高,新款H6的上市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H6的销量继续大幅领先,保住长城汽车的利润根基和市场占有率。WeY品牌将是长城汽车再次冲击高端的重要一仗,本人认为成功概率较大。 本人曾经最担心的是H6的没落,因为自15年16年以来,GS4和博越都是爆款,suv进入红海,但是H6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单车利润保持的不错,这是长城的核心竞争力。有一种说法是H6是很多款产品在一起组成的集群,所以销量保持第一也不光彩,我的看法是产品集群销量也是实实在在的销量,也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换脸术,拉皮套娃,红蓝标,只要让销量稳定保持就是竞争力,就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别的厂家难道不懂这个套路吗,应该想学,但是不容易学好,毕竟这些换脸术,也需要家族设计,模具成本,生产配合,终端分销战略,定价策略,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长城汽车未来两年的发展有一定的可持续性,17年的1.3T,新H6,Wey, 18年的新能源,7dct和1.5T直喷机头,可以保证这两年的持续增长。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的优势是车型的谱系比较全面,轿车和suv均衡发展,B级轿车也初步成功,最新的MPV也即将上市。 吉利汽车因为有沃尔沃的资源,近几年在技术方面进步也比较明显,包括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新平台,新车型也即将量产,凌克也将进一步向上冲击。 吉利汽车也已经初步摆脱了以前的低档低价的品牌形象,这有助于提高车辆平均价格,提高利润。 帝豪车型的成功,为吉利赢得了一定的口碑,使吉利不断迈上新台阶,包括博越,博瑞的命名也算比较成功,近期推出的新品都是爆款,综合来看吉利的产品力越来越优秀。 吉利汽车的营销做的不错,媒体软文不断,网络水军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的市场营销有一定的帮助。 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技术投入较多,电动车的销量不小,混合动力车型也走在前列,与科力远合作的强混车型可能在今年有产品上市。 吉利汽车的不足之处包括盈利能力不足,在过去的利润里面多是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处理和政府补贴款。随着销量的持续扩大和集中采购的成本下降,盈利能力肯定不断提升。 吉利汽车的车厂比较分散,在物流配送环节,运输成本,人员动态调配环节有一定劣势。 吉利汽车的产能规划有一定问题,当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吉利有些新车型上市暴露的问题较普遍,证明在产品验证,产品良率方面保证方面有欠缺。 吉利汽车今年的看点是热销车型的持续放量,新能源车型的突破,还有凌克车型的成功上市。如果这几个方面都能做好,那吉利汽车的综合竞争实力将更进一步,站稳自主品牌最均衡发展的第一位置。 吉利近期的发展也有持续性,17年的产能放量,凌克上市,18年新平台其他新车型的上市,新能源车型放量,会保证近两年的持续增长。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研发投入很多,也有五国九地的全球研发体系,在自主品牌里面算是投入很高的了。近几年也确实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成绩,比如1.6的发动机几乎是自主最好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比如长安也量产了5速双离合。长安的1.5T和1.8T发动机也还不错。 长安汽车的产品谱系也很全面,商用车,MPV,轿车,SUV都有拳头产品,都是万辆俱乐部的成员。 不过大家一直质疑长安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销量都到100多万辆了,还不能盈利,这有些说不过去了。长安牵涉了很多集团其他配套厂商的利益关联,也难免有国营企业的低效和人员冗余问题。长安的运输成本比长城高不少,我们只能判断这不太正常,但在一些国企又很正常,你懂得。 长安自主品牌的明显盈利,投资者等了多年,至今还没有等到。 目前cs75,cs35,逸动等车型都已经比较老旧,竞争力下降趋势比较明显,销量由高峰点位不断下滑,急需全新换代车型。 长安汽车今年的看点是CS95和CS55车型的上市,看这两款车型是否能扭转主力产品销量下滑的趋势。长安福特在2017年1月的零售数据也是下滑的趋势,今年又面临新产品的空档期,可以猜测,长安福特今年会面临相当的压力。 长安汽车已经完成了一期员工持股,今年可能有利润释放的动力。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的车型在JDpower质量评比中是自主品牌最优的,虽然这跟我实际考察的情况有点出入,但是这同样表明了广汽集团的产品质量过关,毕竟,广汽充分借鉴了日系合资车企中的精益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应该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我曾经看过几篇广汽集团质量方面的报道,其内部人员信心满满,确有独到之处。况且广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新厂房里面的新设备设施,也给质量提供充分的保证。 GS4和GS8都是爆款,外观设计优势明显,很多消费者根本不清楚汽车的技术与可靠性优劣,只能从外观喜好进行选择,这是近期广汽上量的原因之一 作为国企,广汽的历史包袱是比较轻的,不会有太多的老员工,冗余的人员,这对财务方面和企业效率方面都有帮助,广汽自主已经盈利了。 广汽集团的劣势是技术积累不足,毕竟广汽自主品牌成立的时间较短,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其他厂家有一定差距。 广汽目前主打还是GS4,GS8,其他产品销量均不太好,包括轿车,GS5。从这里可以看出,似乎广汽的迅速成长有一定的偶然性,GS8的销量持续时间需要观察,新上市的车型因为新奇和铺货,可能会有几个月的爆量,我们需要继续观察GS8销量的持续性。记得吗,H9刚开始月销3000辆,宝骏suv月销过3万,CS75一度紧随H6. 广汽集团今年的看点是几个新车,GS7和GS3,以GS8的外观接受度来说,GS7的热销值得期待,广汽自主的利润也值得期待。 北京汽车: 北京汽车的看点就是奔驰持续放量,GLC和新E系销售火爆,从我获得的零售数据来看,奔驰零售比批发还要好。前些年,买个20多万的合资品牌就能装逼一下了,目前大家收入和消费的层次提高了,基本都得40-50万才能装逼一下。Q5,GLC,新E系,都是这个区间的产品,而且这个区间基本没有竞争对手,这个区间消费者开的不是车,是车标。由于房价暴涨,贫富分化日趋严重,豪华车的需求未来几年仍会不断上涨,北汽奔驰的未来几年充满期待,利润持续大幅度增长是可以预见的。 北汽的自主品牌差劲,技术和外观内饰都不太好,短时间之内看出不变好的趋势。 北京现代这两年持续遭到自主品牌的冲击,销售乏力,韩系车已经尽显颓势,加上今年以来持续发酵的萨德问题,中韩关系进入冰点,韩系车短期内在华销量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最近北汽的高层变动很大,恐怕也对企业战略和决策方面带来影响。 投北汽,就是投奔驰,没有其他,但是你要忍受自主品牌的乏力和韩系的乏力。 比亚迪: 比亚迪敢为天下先。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相对其他自主品牌,确实有核心技术优势。在电动大巴,云轨方面,也是冲劲十足,不断取得突破。 目前比亚迪的双离合已经比前几年成熟和稳定了,前几年刚上市的时候确实问题比较多,各种故障,随着技术不断修正和进步,我们可以认为,比亚迪的双离合技术过关了。 目前地方存在保护主义,政策优先照顾本地车企的电动汽车,这给比亚迪的销售带来很大压力,从近期的销售趋势上我们可以看到,插电混合车型下降很多,纯电动也遭受很大冲击。倒是电动大巴,不断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比亚迪的强混技术还没有出来,短期未来最有优势的当属强混,我们看到近期混动卡罗拉和雷凌销量暴增,且有相当的持续性。比亚迪要做未来自主的新能源霸主,不得不掌握强混技术。 目前最新款的唐刚刚发布,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颠覆性,未来的销量不能过分期待。 比亚迪的燃油车,已经初步失去了竞争力,不管是轿车还是suv,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 比亚迪过去车辆外形模仿过于逼真,让人反感。老总坚决不换标,影响部分消费者感受。 比亚迪新能源车上市的时候,是一个换标换品牌的机会,犹如长城在suv上推出哈弗品牌,但是比亚迪却没有抓住这个机遇,使品牌得到一个提升。比亚迪过于注重外形模仿,低质低价的形象还没有完全在消费者心中得到改观,这些因素将对全系比亚迪产品带来持续影响。 目前各家的插电混动接连上市,电动汽车更是每家都有,加上今年新能源补贴退坡,竞争压力骤然升级,综合判断,我认为比亚迪在今年可能承受相当的压力。 第四部分 投资决策的信息过滤, 坚持自主分析,增长智慧 深入研究,不信大V,增长智慧。 从去年末开始,汽车板块的投资热度不断升温。有人是看了高毅资产的访谈进来的,有人是看了一些大V的言论进来的。短期内,朋友们可以凭借这些信息来进行买入的决策,长期来看,还是需要自己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上市车企当中到底哪一个是最有投资价值的,最值得跟踪的信息是什么,有哪些关键指标出现了变化必须对投资仓位进行调整,这些决策不是简单跟踪一下论坛就可以把握的。 本人过去一直不太在意大V的言论,何况大V年年换,有一些已经离开论坛了。由于关注地产板块,我注意到一个地产大V发表的有关汽车行业的投资分析过于草率,一看就知道他对汽车板块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发表的东西近似错误,经不起推敲。但是在地产板块,他绝对是研究深入的专家,我也是从中吸收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分析,感恩。但对汽车板块,他又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深入研究的行业,你不能凭着对某些大V的崇拜而听信他们的所有建议进行决策。 我曾经交流过一个投资医药板块的高知人士,他竟然一直跟踪某个大V的持仓变动来跟投,我是比较反对这样的做法的。就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听取别人的建议,也必须建立在自主思考,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一个你没有认真分析的股票,在出现了20%的震荡的时候,你能拿的住吗?你拿不住,不敢重仓,你就无法获得大收益。 我们投资股票的人各种性格都有,各种学历层次的都有,各种手法都有,短线的,价值的,趋势的,都有成功者。性格和学历,智商,情商,对投资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要说长期投资能获益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慧是无关性格和智力的方面。 读书,有效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失败的教训都能提高智慧,即是做人做事的智慧,也是投资的智慧。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我们不去做,我们就能防止大败。有人是追涨杀跌失败的,有人是杠杆爆仓失败的,有人是轻信消息轻信大V失败的,那好,我们不去那样做,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大败的风险。 读书学习,增长智慧,提高个人修养,即能会做人,又能做好投资。本人一直保持一定的读书频率,有些年度可以达到阅读80本以上,当然,读书的范围较少是投资书,更多的是关于哲学,历史,科技史,工业史,经济史,心理学,佛学,传记等方面的书籍,为的是培养自己的思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研判人类社会走势或者工业,科技进步的节奏,医学的伦理极限。当我们打开了心灵窗户,心胸站上了一定的高度,能够俯视大众的各种行为心理,经常会然一笑的时候,当我们把财富看淡看透,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领悟的时候,生活,做事和投资都不会太难了。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