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良好心态为基础、稳健盈利为投资思想的指引下使用杠杆才会慎之又慎,有利无害,风险敞口才会缩小,盈利概率才会增加。如果投资者怀着一夜暴富的投机目的而加大杠杆,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公元589年,隋文帝在平定南陈统一全国后,把消灭高句丽作为一项新的战略目标。虽然隋文帝在世时曾发动30万大军,水陆并进征讨高句丽,但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子隋炀帝杨广继位以后,秉承先帝遗命,时时不忘高句丽之患。他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高句丽为何能让隋朝两代君王寝食难安,意欲灭之呢?在公元7世纪以前,中国东北的辽河和朝鲜北部,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句丽,由于它所处的区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容易滋养出一个强大政权,一旦为外族所占据,会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后世证明,金灭北宋、满清灭明以及日本占据东北后再图中国,皆凸显该地区的重要性。隋文帝自然也明白,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占领高句丽。于是,征伐高句丽被作为当时一项长远且重要的战略任务去执行。尽管会面临多次失败,但对此矢志不渝。 公元612年至公元614年,隋炀帝对高句丽进行了三次征伐,每次都动用百万兵力,此等规模的出兵,如此规模地“加杠杆”,除了加重后勤负担以及耗竭民力、透支国力外,在军事战略上没有任何意义。虽然征讨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但隋炀帝发动的三次战争均以惨败告终。在敌未灭的情况下,隋朝自身却出现了危机。由于隋炀帝急于求成,欲创建丰功伟业,却未体恤民力,竭泽而渔,弄得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最终落得身死亡国的下场。 虽说唐朝在接过隋朝权力剑柄的同时,也秉承了消灭高句丽的战略目标,但其更注重民生。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汲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行事处处体恤民力,行事处处小心谨慎,时刻体恤民力,以民为本,减轻徭役赋税,天下出现了少有的治平景象。虽说唐太宗一代也有征伐高句丽的举动,但规模不大,以边关袭扰为主,未敢举国征伐。直到儿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才有了消灭高句丽的机会。 公元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借此机会一举攻下平壤城,灭亡了高句丽。自此历经70余年才完成了消灭高句丽的目标,过程虽然漫长,但最终还是解除了中原王朝的隐患,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隋唐两代的帝王一直把消灭高句丽作为成就丰功伟业的重要标杆,然处事风格却截然不同。前者急于求成,妄图不断加杠杆来早日实现宏图,却落得事与愿违,后者则处处控制风险,循序渐进,等待时机,终得如愿。老子曰“治国如烹小鲜”,国家尚且如此,个人投资者更不例外。 很多投资者都想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财务自由,其想法是好的,但有时候心太急。要知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过程。投资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沉淀知识,并且要怀有一颗平常心,持之以恒,维持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只有在良好心态为基础、稳健盈利为投资思想的指引下使用杠杆才会慎之又慎,有利无害,风险敞口才会缩小,盈利概率才会增加。 如果投资者怀着一夜暴富的投机目的而加大杠杆,其后果是可怕的。因为急于成功的心态会令人放松心理戒备,模糊风险控制意识,迷失投资的真正意义。一旦行情转入逆势,风控意愿薄弱,非理性情绪抬头,杠杆的破坏力就会成倍放大,并迅速吞噬你的盈利和本金,甚至造成人间悲剧。隋炀帝就是前车之鉴,难道不是吗?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