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多位专家表示,下一步的重点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改革中,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宏观经济冲击,没有必要过快推进自由浮动,应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表示,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价格,汇率是宏观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汇率制度选择既受到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影响,也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国家经济体的大小、发展阶段等很多重要因素密切相关。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变动以及人民福祉。 谢伏瞻指出,从过往实践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的动力和压力,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避免了经济在遭遇外部冲击时的大起大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谢伏瞻强调,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始终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渐减少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直接干预;二是要始终坚持改革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进程相匹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是市场化取向,让市场机制在人民币汇率中发挥决定作用,但自由浮动不是现实的目标,甚至不是所谓的理想彼岸,有管理浮动是现实选择。 自由浮动并非适合所有国家 有些专家认为,人民币应尽可能自由浮动,但也有些专家认为,自由浮动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自由浮动并非适合于所有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机制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重机制,把改革置于第一位,应主要关注汇率形成机制,致力于创造能够不扭曲汇率形成的因素,并能充分展示这些因素的机制。“把太多精力放在汇率水平计算上,得不偿失,因为汇率不是算出来的。” 他说,下一步的重点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大环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重点在建立有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微观市场结构上下功夫,包括参与者、工具、交易机制、交易市场,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等各种制度规定等。 “汇率是一个开放型体系,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甚至心理因素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李扬认为,关键要建立让人民币能够充分展示其价值和购买力的市场机制,引导我们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 在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高明看来,自由浮动需一定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2015年8月11日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已取得明显进步,今年以来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提升,没必要过快推进自由浮动。“本质上来说,制度和政策也都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 丁志杰表示,自由浮动有严格界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自由浮动是指在任意六个月里政府对汇率的干预不得超过三次,每次干预不超过三个营业日,且干预使得市场失衡只持续一至两天就消失。 如果汇率确由市场决定,但不符合自由浮动的严格定义,则归于浮动汇率这一类。 丁志杰强调,事实上,自由浮动并不适合所有国家,甚至不适合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年报,在192个经济体中,实行自由浮动的只有31个国家,其中包括欧元区19个成员国;其他12个实行自由浮动的国家中,属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只有智利、墨西哥、俄罗斯、波兰和索马里等5个。过去也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实行过所谓自由浮动汇率,比如阿根廷、巴西,由于都经历过大幅度贬值,又退回去了。 人民币汇率总体趋稳 “论及汇率,人们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相关国家及其政策上,这很重要,但并非全部,亦非最重要因素。”李扬表示,“上世纪末新一轮全球化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一大批富可敌国的国际私人资本在肆虐,国际私人资本遵循的是市场规则,各相关国家的政策只是其决策因素之一,为避免国际私人资本的洗劫,应把我们的市场机制搞健全,减少市场套利空间,这样汇率才能真正长期稳定。” 李扬强调,汇率制度要与经济体系协调并进,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何种程度,外汇制度和汇率机制也应大致发展到那个程度,否则会存在套利空间。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汇率能升能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升能贬还是要打破对汇率升与贬的心理预期。” 当前,尽管美元指数继续走高,但涨势明显放缓。6月、7月、8月连续3个月涨幅均未超过1%。“未来人民币汇率总体趋稳。”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判断。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