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交割的圆满完成,标志着INE原油期货业务闭环的完成,期现货价格的打通,服务实体功能的进一步发挥。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流动性充裕、结构合理、实体企业积极参与的市场环境。 INE原油期货上市5个多月来,无论是成交量、持仓量、境内外企业及机构参与比例还是价格发现功能发挥,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进入INE原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和资产配置。有关专家表示,在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交易所的有效引导、监督下,INE原油期货将成为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原油供需关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基准。 仅仅5个月时间,INE原油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就超过了迪拜原油期货,排在全球第三,并对欧、美原油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截至9月7日,按单边统计,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1180.82万手,累计成交金额5.77万亿元;日均成交量10.27万手,最高达20.50万手;日均持仓量1.50万手,最高达2.36万手;日均成交金额501.66亿元,最高达1086.45亿元。 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INE原油期货价格有效性及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据记者了解,INE原油价格略高于布伦特原油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并与布伦特、WTI、阿曼等国际主流原油价格保持良好的相关性,既体现出了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趋势,也能有独立行情走势,反映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市场形势。 “从刚完成交割的9月合约价格走势看,INE原油期货与布伦特原油期货保持非常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9以上。这符合二者都是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逻辑关系。”申银万国期货原油高级分析师董超说。 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吸引了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国际机构对INE原油期货的高度关注。 INE原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吸引了境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广泛参与。据了解,目前,INE原油期货开户数已超3万。原油期货上市当日,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亚洲)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化石油有限公司、香港北方石油公司、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托克(新加坡)有限公司、嘉能可(新加坡)有限公司、复瑞渤商贸(新加坡)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环球商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境内外企业参与了交易。 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认为,INE原油期货对世界原油生产和贸易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壳牌供应联合石化的中东原油以INE原油期货作为计价基准,到OPEC承认INE原油期货对其是“更加有用”的油价基准,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境外企业和相关机构对INE原油期货价格的关注和认可。 在境外企业认可的基础上,INE原油期货也在积极融入全球原油价格体系,并产生了积极影响。据市场人士介绍,INE原油期货已经开始带动欧、美等原油市场夜盘的活跃。以前在亚洲交易时段,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交易比较清淡,现在越来越多的交易员因为INE原油期货上市后对其主要交易的产品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也开始关注夜盘。 据了解,目前INE原油期货的境外客户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境外交易者持仓量占比从上市两个月时的5%提升至目前的15%左右。 INE原油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与产业界和金融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密不可分。在这个过程中,上期能源的引导和监管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油期货上市以来,上期能源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培育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主体,组织开展了106场专业化培训,与会员单位共同举办原油主题市场活动超过500场,通过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不断深化市场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上市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市场发展不是一蹴而就,INE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市场的成熟和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育过程。 对于未来INE原油期货发展,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原油部首席经济师佘建跃表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与国际基准原油价格的联动。该阶段需要稳步提升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的成交量和持仓量,逐步提高非主力合约的流动性,形成理性的两段式远期价格曲线结构。第二阶段,努力成为国内石油市场的价格基准。积极配合和服务中国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和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出必要的衍生品种,丰富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和手段,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供需“晴雨表”。第三阶段,INE原油期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基准。将INE原油期货的价格向国际市场推广,努力使产油国、大型石油公司、国际石油贸易商,普遍接受INE原油期货价格作为现货价格基准,在原油官价系统、原油现货贸易、纸货衍生交易中加以应用,成为国际性的价格基准。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