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商品开始进入“牛市的收尾阶段”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9-12 11:18:29 来源:高敏观察

前几日,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意大利参加安博思论坛(Ambrosetti Forum)期间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不会太显著,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到半个百分点,最坏的情形是中国不再向美国市场出口5000亿美元产品,但模型难以预测人们对经济预期的情绪。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实事求是的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尚未受到贸易战特别明显的影响,但对于经济的预期是完全的走坏了。最近朋友圈里的情绪就是恐慌,从对“社保征缴”的担忧,到对“减税”的焦虑,再到“国进民退”的愤怒,而股市也跌成一片,沪指再次跌到2700以下,一些有利好消息的股票也同样照样跌。


今年笔者3月提出“上半年买股票,下半年卖商品”的观点,4月19日在上海提出“房地产投资将可能持续超预期,将极大利好螺纹钢”等,目前来看,绝大多数观点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但随着近期中美摩擦的加剧,外围形势发生极大变化,国内政策开始趋向调整,这将对商品产生极大影响。


我的总体观点是:商品的红利期可能即将结束,商品开始进入“牛市的收尾阶段”。


一方面,支持商品的“环保”政策的节奏正在发生调整。十九大以来全国的政策框架非常明确,就会以三大攻坚战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总指引,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全国各级政府各项政策都围绕其制定。但随着去杠杆、及环保等政策的推进,由于政策的配合存在一定问题问题,再加上不少领域和地区出现了执行“用力过猛”的现象,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失血”严重,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也引发了一些社会不满的声音。而中美贸易摩擦的严峻化加剧了悲观预期,如果继续“简单粗暴”的执行可能对全社会的“信心”造成沉重打击。


信心比黄金都重要,从全球经验看,目前已知的经济危机大多并不是因为经济本身难以维持,而是信心崩溃导致经济系统性崩盘。


所以我们看来去年以来的去杠杆政策在今年逐步变成了“稳杠杆”,政策的烈度开始降低。而近期,围绕环保不“一刀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环保部也明确提到严禁“一刀切”,并写到了文件中。毫无疑问,未来在中央层面的文件可能只会提总体的目标,而不会在政策上强调关停比例。因为,只要国家文件提到比例,在地方政府执行时最大的可能便是“一刀切”,这是最优效率和保证公平的手段。而不提到比例,虽然可能大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依旧会强硬,但可能手段上会略松一点,这将导致支撑商品价格的主要逻辑发生动摇。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从四季度开始大概率走弱,商品需求开始萎缩。黑色商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基建,二是房地产,三是汽车等工业品。从房地产看,可以确定的是,房地产税今年不会收,明年收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草案可能会于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审议,从审议到正式立法、征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只要草案进入审议环节,必然会对社会预期造成极大影响。从目前来看,房产税即使征收,可能仍然以试点的方式在部分大中城市征收,从理性人角度看,可能会有拥有多套房产的居民出售房屋,以避免缴纳更多的税款,这将带动二手房供给增加,而近期很多房地产商将主要阵地重新转移到“大中城市”,而非之前的“四线五线城镇”,这意味着,2019年,“大中城市”的城市房屋供给可能会明显增加,带动房地产价格进入下行趋势(人口快速涌入的城市可能相对平稳甚至上升)。


从基建看,上次我组织召开的经世沙龙上,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的吴亚平主任提到“投资可以创造40%的需求”的观点,目前来看,下半年国家也会适度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但我认为能带动的投资有限,因为目前“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基础设施基本上建的差不多了,只能是适度将一些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项目,比如川藏铁路等设施提前建设,但由于地方因为负债严重在当前严格管制下基本上失去了投资能力,也难以再融资,基本上要依靠中央投资。而中央放开货币闸门去投资的可能性也不大,也就是说即使加大投资,但可能力度也不会太高,对需求的带动尚需观察。也工业品等,随着总需求减少,社会负债率上升,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定回落状态。


再加上外需可能大概率走弱,特别是美国假如征收5000亿关税的话(我认为是大概率的事情),不少商品需要走转口,或者干脆不向美国出口,而寻找替代市场需要大量时间,预计在短期,至少在半年到一年内,外需可能会产生明显回落,也就是,2019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


总体来看,支撑黑色商品的主要逻辑“环保”和“需求”预期双双走弱,有环保支撑,黑色系虽然不会大幅下跌,可能会保持在相对高位上,但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应该是必然的。


也就说,商品的下半场已经来临。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