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7天6涨停!这一板块牛气冲天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9-19 08:35:58 来源:e公司官微 作者:陈丽湘/张骞爻

去年冬天,“气荒”阴云一度覆盖全国多地,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暴涨,部分地区紧急采取居民天然气限购、停用限用工业用途的天然气等措施,直至春节过后采暖季临近尾声时,紧张态势才得以缓和。


今年国内天然气的供需情况引起多方关注,部分地区LNG价格已提前涨价,A股受益板块先涨为敬。


天然气未入冬先涨价


近日,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相继调整了天然气价格,居民用气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上涨。


具体来看,今年7月10日起,北京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上调0.35元/立方米。调整后,居民用气价格具体为:第一档为每立方米2.63元,第二档为2.85元,第三档为4.25元。重庆自8月15日起,主城区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顺价上调0.26元/立方米。


9月1日起,湖南常德市正式上调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市城区第一档气价上调0.2元/立方米,第二档气价上调0.23元/立方米,第三档气价上调0.29/立方米。同时,下调市城区非居民气价0.02元/立方米,由3.22元/立方米调整为3.2元/立方米。


廊坊周边城市沧州市、保定市、张家口市8月底前已召开了听证会,调价方案分别是:沧州市上调0.23元/立方米、保定市上调0.28元/立方米、张家口市上调0.35元/立方米、廊坊市上调方案为0.23元/立方米。目前,沧州、保定、廊坊天然气价格及调价方案已报政府审批;唐山天然气调整价格还在测算中。


此外,沈阳市召开理顺民用天然气价格及建立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听证会。居民生活用气和供暖用气由现行2.95元/立方米调整为3.16元/立方米;煤改气项目3.20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气3.48元/立方米价格不变。调价从今年9月1日起的用气量开始执行。


9月13日,峨眉山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调整天然气销售价格,2018年8月商业用气销售价格由现行2.78元/每立方米,上调为4.00元/每立方米。


佛燃股份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预计今年秋冬季的天然气需求较大,广东省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资源紧张,天然气采购价格预计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对此公司将工作前置,通过制定科学灵活的气源调度方案,积极与中石油、中海油、广东大鹏沟通协商,增加供应量,把限供、减供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公司将发挥LNG储配站的功能,加大国际LNG采购,力保满足用户用气需求。


今年前8月供需增速超去年同期


天然气消费存在淡旺季,淡季一般不存在供需缺口,缺口只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采暖季)的用气高峰中出现。国内天然气需求爆发,供给增速赶不上需求增速从而出现供需缺口,这是2017年冬季全国大范围出现严重“气荒”的根本原因。


进入2018年,全国天然气月度消费量与供给同比增速均超过去年同期。


供给方面,我国天然气供给主要来自三方面:国产天然气、进口管道天然气和进口液态天然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天然气产量10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低于去年同期增速的9.2%;进口天然气5718万吨(1吨≈1380立方米),同比增长34.8%,去年同期增速为25.5%。


总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天然气供给对进口的依赖度更高,总供给增速超过去年同期。


而需求方面,以今年天然气淡季的使用量数据推测,2018年冬季的天然气需求量增速或将超过去年。Wind中国宏观数据库显示,今年3-7月份,国内天然气使用量月均同比增速为22.8%,而去年同期为20.7%。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5月份的天然气淡季中,月消费量摸高至去年初冬时的水平,走出“淡季不淡”的行情。


数据来源:Wind中国宏观数据库


业内预计,今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将超过15%,而国产天然气及进口管道气供应增速低于10%,或产生100亿立方米以上的供需缺口。


供需短缺将延续


多家券商研究报告一致指出,今年全国天然气供需仍存在缺口。但对于缺口规模会否超过去年、会否再现去年的全国性“气荒”现象的预判,分析师们的测算结果并不一致。


太平洋证券研报的测算结果显示,今年天然气供需形势依然严峻,预计采暖季期间,国内天然气供给量约128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或将继续拉大,在去年113亿立方米缺口的基础上再加22亿,达135亿立方米。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中国今年冬季可能再次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情况,但短缺规模可能远低于去年,原因是今年供应商有更多存储设备投入使用,且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也已加快。


中泰证券表示,预计2018年全年天然气供需缺口较2017年增大,表明2018年全年较2017年供需更为紧张。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天然气供给保障。


对于我国加快LNG接收站建设的说法,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也持相同观点。据其测算,截至2017年底,中国LNG接收站总接卸周转能力达到5690万吨/年,而今年新增了中石化天津站(300万吨)、新奥舟山站(300万吨)以及中海油深圳迭福站(400万吨)三个站,目前总周转能力约为6690万吨/年,约合930亿立方米/年。


如果超负荷运转,预计今年将可在采暖季期间提供352.5亿立方米LNG进口,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远低于去年的51.9%增速。


有分析指出,我国富煤缺油少气,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未来供气不足可能会成为常态,大部分地区电比较充沛,但气却不够,所以“煤改气”客观上加剧了气源供应紧张,往年“缺气”与“气贵”的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天然气需求端方面,预计2020年全国消费量将达3800亿立方米,2018-2020年复合增速在16.7%左右,增速有望进一步走高。供给端方面,即使2018-2020年国产气产量年复合增速为11%左右,2020年国产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也只占消费量的一半左右而已,因此对外依赖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但受天气、国际政治等复杂因素影响,进口天然气具有不确定性。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表示,在测算中“对管道气进口假设了很高的执行标准,万一未能达到,将产生更大的供需缺口”。


新政出台多举措促进天然气增产


天然气供需紧张、进口依赖性强,改善产业链结构、多举措促进国内天然气增产迫在眉睫。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注入一剂“强心剂”。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按此计算,预计我国天然气总产量在2018-2020年间的复合增长为10.7%。


为了达到目标,《意见》强调,要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天然气供需动态平衡:一是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二是健全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三是构建多层次储备体系,四是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分析指出,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延续非常规天然气(例如页岩气)补贴等措施,将使上游相关企业充分受益。另外,因为进口天然气也是保障供应的重要措施,因此天然气进口贸易产业链迎来机遇。


此外,LNG接收站仍为重要发展方向。《意见》表示:“加快天然气管道、LNG 接收站等项目建设,集中开展管道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加快推动纳入环渤海地区LNG储运体系实施方案的各项目落地实施”。还提出:“研究根据LNG接收站实际接收量实行增值税按比例返还的政策”。


A股天然气板块走强


昨日,在大盘羸弱的情况下,天然气板块逆势走强,数据显示,昨日燃气指数以3.58%的涨幅高居67个主题行业中的首位。其中,南京公用、长春燃气、金鸿控股、升达林业直击涨停,盘后数据显示,游资大举买入南京公用、金鸿控股和升达林业。另外。新天然气、深圳燃气、贵州燃气、重庆燃气集体拉升。


9月至今,申万燃气板块的22只个股中,有20只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升达林业、长春燃气、贵州燃气三只个股累计上涨均超过30%。



纵观A股,天然气板块今年牛股频出。以前期的大牛股贵州燃气为例,上市至今累计涨幅接近300%,今年以来呈震荡走势,累计涨幅达到48.21%。另外,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金鸿控股也走出了7天6板的走势。一位香港私募告诉e公司记者,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大,想象空间大,加之政策推动的因素,因此天然气板块牛股频出。




对于近期天然气板块的强势表现,分析人士指出,冬季是能源消费旺季,因为将进入到北方天然气供暖周期,天然气供应趋紧,如此就带动了“气荒”的预期,2017年时尤为明显,在当时也带动了整个天然气板块的活跃。另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符合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需要,另外,“煤改气”在2018有希望继续推进。


但事实上,近期天然气板块的逆势走强与政策利好密不可分。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油气企业全面增加国内勘探开发资金和工作量投入,确保完成国家规划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库方面,供气企业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其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


中信证券指出,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利好供气企业和LNG接收站,未来随着天然气价格政策落地和推进,天然气投资加速有望进一步。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