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讲主题是“中国医疗市场大变局中的大机遇”。我从一个外行人进入这个行业将近12年,一直专注医疗投资。今天我从个人的视角,或者从一个投资机构的视角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中国医疗市场这些年大变局的感受。我不想把这个题目讲的特别宏大,我希望用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来讲。 我从2007年底开始专注医疗方面的投资,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时间。从2008年到今年10个年头,在医疗行业里最富有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医疗圈里提到最多的“千人计划”,国家中组部采用这个政策希望引进更多海外人才,有很多从美国回来的生物医药专家,最近两三年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有的开始上市,这是从传统的药企变成以创新为主体的变化。 另外一个事件,医疗圈最专业的监管部门由学经济学的人管理,他是我在北大的师兄,也是外行人进到这个圈里,再过5—10年去评价他的贡献,可能会在中国的医药监管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管的最近这3年,医疗界出现很多新政,这些年药监否的也特别多,还有真正给老百姓造福给了一些优先通道,这也是过去非常大的变化。 中国医疗健康究竟是多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的机遇?在座的很多人专注在医疗投资,对医疗行业有清晰的认识,我只是客观的列一些数据供大家分享。 大家必须关注的是中国卫生费用总支出,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容量里做文章,去分自己的那一杯羹。从2010—2017年7年时间,中国医疗市场总费用支出从来没有下降过,一直正向增长,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基本上都是非常稳定的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经常讲,不管经济周期怎么样,不管二级市场股票怎么样,医疗行业永远最值得信赖和放心的一个行业,因为全行业的刚性需求是在增长的。 虽然中国2016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但是我们与美国相比,美国卫生费用总支出占GDP占比是17%,中国过去是5%,现在最新的过了6%,这个差距仍然达到了10%以上。这个差距反映了,中国虽然快速增长但是未来空间更大。我们在“健康2030计划”里也能看到,中国在2016年卫生费用总支出就已经破了5万亿,但2020年中国的卫生费用总支出整个健康市场的容量要到10万亿,到2030年是要到16万亿,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市场大机遇。对美国来讲其实是相对高位的水平了,它GDP的占比在17%了,但是大家看从2010年到2018年也是在平稳的增长。 按几个细分行业算,这是我自己经常关注的,从医药制造业,国内统计数据可能是最全的,我们也看得到增长的趋势,在流通行业一样的也非常明显,还有民营医药的数量,民营医疗在中国的市场容量里面,在消费占比里面可能不到20%,但是民营医药的数量现在已经是超过了公立医院,一个大的趋势将来民营医院的服务量会跟公立医院平分半壁江山,这个像日本和台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有一次在清科上海的医疗论坛上,应该是两年以前我提出这个观点。有人说2.0时代早就过了,现在是3.0、4.0,其实这不重要,我在这个行业12年,今天的医疗投资和十年以前真的是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这个变化我列了四点: 第一,过去叫投机,现在是叫投资,是你真正的要做很多的功课; 第二,过去我们是去找项目,或者找关系是花在功夫上,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功底,你有没有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功底,有没有真正的研究这个行业,对背后的企业能不能真正带来价值; 第三,过去我们所有的投资追求的是二级市场的套利,现在真正的是在找好企业,找真正能给投资带来价值增长的企业; 第四,今天大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只有创新才舍得花大价钱。 我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医药的投资机会在八个字两个方向上,第一投研发创新,和早期科研家、创新团队在一起,另外一个就是并购整合,中国无论从工业,还是商业、服务业,无论是器械,还是药、医院,中国没有真正的超大企业,在医疗这个圈里面仍然是小、散、乱,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大量的并购机会。 在中国的研发创新方向,我也用数据来说话。中国目前为止研发药企投入最大的三家,恒瑞、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在过去的几年,尤其以2017年为例,三家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15亿,以恒瑞为例,恒瑞在2015年研发费用才8亿,但是恒瑞在去年已经接近18亿。所以没有研发费用的投入谈创新就是耍流氓。2017年我们统计了医疗融资,在生物技术这个领域融资金额和数量相比来讲都是最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是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最快的两年。 从并购整合角度,有三个在市场最活跃的主体。第一个是上市公司,中国医药市场有大量的公司近几年增长主要来自于并购。另外一个主体,民营经济要退出,国有资本要进来,在医药领域里面也很明显,央企仍然是这个市场的主流。这几年非常明显的趋势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中国的药企开始走向欧洲、美国,在这里面我们合作最多的是眼科,作为在中国医疗服务领域最小的是眼科,没有想到现在诞生了800亿的公司,他能把欧洲最大的眼科医院给收了,这是很难想象的。过去三年里面,中国的也海外并购,2015年才10亿美金,但是到2017年已经过了40亿美金, 我预计未来的趋势还会更明显,随着二级市场壮大,跨境套利的机会也还有,何况是基于技术和产业整合会发生更多。 我觉得对所有行业而言,不光只是医疗行业,医疗行业是经济周期很长的行业,但是医疗行业一定受大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