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上证综指探底反弹近3个百分点,沪深两市成交金额重回3000亿元。在利空因素释放后,宏观预期的改善程度将制约后市的反弹高度。 中长期预期难扭转 中长期看不宜过早乐观。虽然2000亿美元关税政策落地,但断言市场反转还为时尚早。换句话说,目前A股症结是经济环境与市场预期综合形成的,关税问题难对弱势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市场若想摆脱孱弱局面,需要内外经济环境与政策面整体配合发力。后市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美贸易。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在美方的最新方案中,关税由预期的25%降至10%,且税收调整期为年末,这相当于将9月24日至年末设为征税的试水期,同时为企业调整和寻求替代商品提供窗口期,在此期间美国可观察征税的经济影响以便后续税收调整,贸易摩擦仍有不确定性。关税政策不仅是经济利益博弈事件,更是特朗普政府的政治立场。就目前情况来看,强硬的谈判手段是其政治手腕的重要一环,贸易摩擦出现缓和的概率较小。随着中期选举的来临,关税问题能赢得两党的共识,转移政治焦点,不排除后期特朗普政府继续在贸易问题上对我国施压。 其次是新兴市场风险,尤其是汇率方面。新兴市场在强势美元与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将受到强烈考验,外部经济环境较为严峻。若出现类似前期的全球市场共振现象,对于A股及周边市场都会产生投资情绪上的压制。 相对而言,国内经济下滑压力不大。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二季度反季节走高,且创出历史新高,与5月以来社零数据走弱形成鲜明反差。居民消费支出包含了更多的服务消费支出,上半年居民消费支出自2013年首次出现大幅回升,服务消费增速远快于商品消费增速。消费的真实情况可能好于社零增速所呈现的状况。此外,投资端受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房地产投资维持较高增速。制造业投资回升持续性存疑,政策主导压制地产投资增速,积极财政政策有望带动基建投资逐步企稳回升。 综合来看,政策边际改善仍需要时间疏通与传导,从宏观数据来看,国内经济处于受外部冲击被动防御阶段,市场仍受到外部冲击消息影响较大,对于经济韧性判断较为悲观。在多重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资金普遍选择撤离,导致了市场萎靡。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抵御风险的环境不会有大的变化,市场信心的修复需要多方位验证,不会一蹴而就。在此之前,指数走势仍会反复。 政策面频吹暖风 相较于中长期市场不确定性较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可能更为确定。近期反弹离不开技术层面以及政策层面的配合,除去关税落地带来的技术性反弹,近期政策面频繁利好也是指数反弹主要原因。回顾第一轮贸易摩擦后市场走势可以看到,政策面利好是提供市场反弹的主要动力,例如在前期加码基建与资管新规放宽的利好下,基建与银行股成为反弹主力。近期政策层面频繁提及降税减费、服务民营经济等,市场对于信用环境恶化的担忧有所缓解。 9月19日晚,中登公司发布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其中放宽了机构开户条件,允许银行理财投资股票,市场有望获得增量资金。与政策面利好相关度更高的IH合约表现更为强势,前期通过政策底部预期提高市场偏好的路径在延续。综合来看,在外部风险不断加大环境下,国内宏观政策将逐步向稳定内需方向转变。宏观政策将更注重保持需求平稳,政策面不会出现大的转变,虽然目前政策空间与对市场的边际影响在减弱,但“政策底”产生的局部安全区域,仍是目前市场博弈的关注重点。 反转仍需确认 就三大合约表现来看,近一个月IH合约走势显著强于IF与IC。目前IH处于微幅升水的正向市场,市场预期更为强势。同时上证50指数中的基建、银行等权重板块受到政策利好更为直接,盘面上起到带动指数上涨的作用,预计IH相对强势表现仍会延续。技术上看,IH1812合约近几个月以来维持振荡筑底走势,目前MACD指标反复背离,周二大阳K线以及价格站上60日均线表明,MACD“底背离”将发生作用。 总体来说,目前市场对于经济悲观预期是否反转仍需确认。与经济景气程度关系密切的消费、周期等板块表现较为低迷,虽然中报业绩披露不俗,但在市场预期没有出现转变时,“估值底”难对指数产生直接贡献。成长类科技板块在贸易摩擦影响下,短期也难以找到扩张机会,IF与IC合约受此影响更大。相对而言,IH在“政策底”下安全边际最高,建议中长期持有多IH空IC或空IF底仓。短期来看,事件边际影响减弱,政策面频吹暖风,预计市场在双节前呈现修复性振荡态势,沪指底部从2650点缓慢抬升,期指建议短多长空。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