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基金研究

指数投资受投资者青睐——优势驱动增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9-25 11:16:17 来源:雪球 作者:先锋领航

指数投资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从下图中可以观察到,指数基金市场份额,包括公募基金和ETF在内的产品,从1995年仅占总市场基金约3%的市场份额,发展到截至去年年底超过35%,成长非常迅猛。


来源: Vanguard集团


对于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产品类型,同时面对市场中参差不齐的声音,我们更应该理性思考指数投资为什么能这么火爆,指数投资究竟有什么优点能够受到如此之多的投资者的青睐?


相对清晰的可预测性


在当前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式中,可以说指数投资是最简单明了的,投资度也最高。购买一个指数产品,就相当于购买了市场中广泛的股票产品,通过贴近目标市场为投资者谋取收益。长期下来,指数投资的标的就非常明显,产品的表现也呈现追踪指数表现的趋势。指数基金的回报算法很简单,即市场的回报减去管理费。就可预测性而言,与其他的主动管理型产品或者另类管理型产品相比,指数型产品的可预测性是更为清晰的。在长期投资的情况下,指数投资的这一特点就更有可能为它的投资人带来稳定的收益。


低成本投资让收益不被蚕蚀


在理财投资中,成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投资人忽略的一个因素。一些投资者认为“收费越高、评级越高的基金,带给投资者的收益也就越高”。但事实上,优异的业绩往往是和低成本挂钩的。


下图显示了两种不同投资和市场基准的比较。第一个是低成本投资,用红线表示。第二个是高成本投资,用蓝线表示。



如图所示,尽管这两项投资的收益曲线都向左移动,意味着表现优秀的资产减少,但是高成本投资的收益曲线比低成本投资曲线向左移动得更远,使得市场和低成本投资都不太可能表现优异。换言之,在计算成本后,投资者整体业绩低于零和,并随着成本的增加,投资赤字也随之加大。


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指数产品或者被动管理型产品所需投资者付出的成本要低许多。以成本中的重要一项——管理费率为例,虽然在国内管理费率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但在海外市场及发达国家,尤其是金融风暴以后,全球金融市场都呈现出一种“四低”环境——低经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最后导致所有的金融资产都呈现低回报。如果投资者能够得到10%-20%的回报,那么管理费收5%或1%可能对最后的收益影响都不大,但如果回报是个位数,那么管理费率对最终收益的影响就举足轻重了。而指数投资低成本的特质就能够尽可能的为投资者降低成本侵蚀最终收益的风险,从而让投资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回报率转化成为真实收益。


多元化投资让风险更低


维持投资组合多元化,是一个成功投资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数投资追踪的都是大类指数,所以其产品能借助本身特点覆盖到市场较为广泛的股票。指数投资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投资途径的同时,较主动管理型基金,能为投资者带来更为广泛、多元化的市场,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和策略。通过投资追踪大类指数的指数型产品,投资者投资的标的分散性通常会胜于一般的主动基金,这也就是指数投资比一般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更广泛的优势所在。


高税收效率保证投资人的即得收益


指数投资的最后一大优势就是它拥有的高税收效率。虽然这一点目前在国内市场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在海外市场,指数投资的这一特质已经为无数投资者带来了益处。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市场实行资本利得税政策,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股票买卖有实现资本利得的时候就要交税。这时资金本身的周转率就很重要,如果美国的基金经理人像国内基金经理人一样,周转率动辄一年300%甚至500%以上,单是资本利得税就会把资金回报大幅度地侵蚀掉。


相比之下,指数基金的好处就在于它基本上很少调仓。假设我们投资了一只涵盖了300只股票的基金,一般情况下这300只股票基本上是放在仓中很少变动的,只有在每半年指数再平衡的时候,才会需要调节。而且通常情况下,这种调入调出的比例也不大。所以总体上来说,整个投资组合的周转率和交易的频率会远远低于主动管理型产品。对于收取资本利得税的产品,这样产品税收的效率很高,不会因为高周转频率被无谓收税。


    [1] 资料来源:Vanguard集团,截至2018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王雨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