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的豆粕市场? 9月中旬后的国內豆粕走势非常精彩,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上半年很多人在豆粕行情中受了伤,到现在行情来临时也不敢追涨点价,不同的时间点参与豆粕市场的群体操作行为都是不同的,对待行情的分析如果套路以前的惯性思维,遇到这种行情只能是错过或者少赚,现在就豆粕这波行情与上半年那波上涨做下分析,不同的时间点参与者心态的不同。 为何资金的推动选择此时开始进行,8、9月份USDA的利空报告已经出尽,短期内没有什么利空因素,和谈在短期内基本不可能,虽然离11月份市场后期的缺货时间点尚早,但是所有参与市场的群体都知道后期的缺口存在,难道价格非得要等到真正缺货时候才涨吗,不会的。作为资金的角度来看会提前上涨启动一波行情,后期是否会缺货不确定因素太大,但目前存在预期有操作的空间,分析这些因素后都是比较利多的。 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对手盘,这也是笔者最近一直在关注空头仓位的变化。市场一直在看10月后买船较少,那么油厂的套保空头力量必将减少,选择此时发动行情也是找准了油厂的套保空头力量的减少,这是与上半年上涨行情最大的不同。上半年4月11日油厂的空头套保仓位增加近十万手,真正的缺货时间点还将近有半年的时间,油厂再怎么挺价,市场预期利多。中间间隔周期时间太长,市场上参与的群体没有足够力量去支撑,而现在就不同了,缺货时间点尚未到来但是却很快了,市场参与群体有挺价动力去支撑到缺货时间的到来,但是最后究竟是否缺货,政策的不确定因素较大,但已经提供了空间给资金去运作行情。 以上的分析笔者在自己的操作上已经实施过,与同业交流后大家都开始逐步实行,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因为市场发生了变化,按照之前的分析豆粕的行情还将继续,但目前有一个新的因素在影响市场。今天是10月11日,隔夜美股的大跌,今天开盘后国内股市的普跌,大宗商品都开始下跌,整体宏观氛围一片哀嚎,但目前看豆粕价格依旧坚挺,这说明豆粕的基本面确实比较好,但后期如何呢,市场参与者的想法与策略都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美股是回调还是趋势转向,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尚未定论,但昨日这种跌幅确实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因为一个新的因素开始产生对市场价格影响往往都是比较大的,因人的心理对于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恐慌,目前的下跌尚未形成全面的恐慌与抛售,还有不少的投资者开始逢低买入。美股的大跌是否会持续带动整个资产都开始下行,需要时间来观察,昨日从各国股市及大宗商品原油、贵金属的反应来看,目前市场进入了一个联动局面,而这些驱动因素就是美股的价格,确实感受到了美股的变化将会影响整个资产价格的力量。 再回到豆粕市场价格,目前期货3500,现货3600,价格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后期是否会继续向上,从品种供需面的情况来看,真正到了缺货的季节,目前的价格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点,可能会继续上行,但最近整体宏观面的堪忧是否会给我们提供一个豆粕价格的回调入场,还是资金闻到整体宏观形势的堪忧而结束行情,不确定因素较大。现在这个阶段美豆的丰产与国内猪瘟的影响有限,都是比较过时的利空因素,新鲜的刺激因素就是美股的大跌,是否会延续带来整体资产价格的下跌,甚至引发一次危机,所有的猜想与推论都会随着市场新的形势而不断的产生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豆粕吃紧!饲料新规压缩大豆需求1370万吨 日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起草了两项协会团体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期为本月15日。在进口大豆成本上升、作为饲料蛋白质主要来源的豆粕价格持续走高之际,该协会提议,设置猪饲料粗蛋白上限。 此前,市场一直传闻该征求意见文件将于10月1日生效,但最终并无下文。 也正因如此,国庆长假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南方油厂现货报价显示,截至9月25日,全国43%蛋白的豆粕报价为3430元/吨,为2018年豆粕价格的新高点,较7月底以来上涨近300元/吨。经历国庆长假后,豆粕现货继续上涨,截至10月10日,连云港益海43蛋白豆粕进口压榨的出厂报价为3650元/吨。在豆粕现货大幅拉涨的带动下,豆粕期货价格更是创出四年新高,10月11日,豆粕主力合约创出3539元/吨新高。 新规压缩大豆1370万吨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日前起草了两项协会团体标准,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期为本月15日。在其中一项《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的团体标准文件中,该协会指出,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的发展,在合理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和磷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 为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减少饲料原料消耗,降低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粗蛋白质、总磷在常规只设定下限值的基础上增设了上限值。 据了解,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可作为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并具有易吸收、高利用率、促生长明显等优点。 目前,全球80%以上的豆粕被用于养殖业。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豆粕是饲料配方中最主要的优质植物蛋白源,大概占配方的15%-20%,我国的豆粕主要是依靠进口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的大豆榨油后所得的副产物,每年进口大豆超过9000万吨,国产大豆仅1500万吨,可谓杯水车薪。大豆对于我国饲料产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蛋白来源。 “此次调整总体来看是下调了饲料中粗蛋白的添加下限,同时增设了上限规定,原先饲料配方中粗蛋白添加并无上限规定。其中,猪料中粗蛋白下调1%至2%不等,同时氨基酸含量增加了0.01-0.12%。”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谯仕彦表示,日粮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减少2.3个百分点的豆粕用量,以猪饲料为例,2017年我国猪肉产量4980万吨,按料肉比4.5计算,消耗配合饲料2.24亿吨。 我国目前生猪生产全程饲料蛋白质含量为16%,按照目前可推广营养的低蛋白质日粮技术,将全程蛋白质水平由目前的16%降至14%,可减少豆粕用量近1030万吨,折合大豆约1370万吨。 自6月初以来,豆粕价格起稳上涨,中信期货分析师陈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下游畜禽养殖者更倾向选择低配饲料,即蛋白粕添加比例较低的饲料产品。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由于生猪养殖市场并不景气,养殖户利润不佳,致使市场对低配饲料需求上升。此次,相关部门提出更改配合饲料的比例,正好发挥了促进作用。 陈静表示,一般生猪养殖饲料配比最低在15%,水产、禽类饲料相对更低些。所以,豆粕在饲料的配比最低可能在12%。豆粕添加比例,主要受畜禽养殖效益而定,效益好时养殖户愿意提高豆粕添加量,愿意采购高配饲料产品,养殖效益不佳时,则就相应的调低来消费。目前可以适当地调低,但无论生猪或是其他养殖,蛋白粕的添加都存在最低下限。 不过,针对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稿,有市场人士表示,此前,豆粕在饲料的配比12%就行,但前些年是被美国忽悠,增加到了20%。所以,现在完全可以下调一些豆粕比例。 对此,谢义钦对记者表示,饲料中添加多少的豆粕是企业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近些年豆粕的添加比例逐年提高,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高蛋白能提升出栏速度从而增加养殖效益;二是当前的豆粕添加比例料肉比较为稳定。所以,并不存在被美国忽悠而多添加豆粕的事情。高豆粕添加的行为更多的是处于经济性考虑,但过高的豆粕添加会造成浪费,因为过高的蛋白质并不能被完全消化,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现象。 中美贸易摩擦现僵局 后市看涨 “如果按照新配方推行的话,会减少豆粕等粗蛋白的消费量。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现货豆粕快速涨价,饲料协会在蛋白原料存在缺口预期的背景下,推出降低整个行业粗蛋白添加比例的措施。”宁波市海联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福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梁福明指出,由于近些年国内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很高,而禽畜在饲养过程中不能完全消化饲料中的高蛋白,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也造成粪便排放对环境污染加大。此次下调豆粕添加比例,能减少禽畜食用饲料中的蛋白质浪费现象,也能更加节省豆粕,让整个养殖业对豆粕的依赖得到一定的下降。 此外,多年来形成了以饲料蛋白质含量判定饲料质量的思维习惯,小规模或者个体养猪场一般都以饲料中豆粕的含量判定饲料的质量优劣。在部分饲料企业的误导下,一些养殖场主还将高蛋白质含量的小猪料一直喂到育肥,造成大量的蛋白质浪费。 对于饲料配方中蛋白的配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表示,所谓低蛋白日粮技术,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 这一技术是现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精准营养研究的体现。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养殖场户的实践证实,低蛋白日粮饲料技术,可以保证动物的生长性能,也不会影响肉类的品质,既降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又减少环境污染。 “如果下调粗蛋白添加比例,同时增加氨基酸含量,那么饲料中需要更多的氨基酸来源,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会增加玉米的消费量,但这个增加量较少,影响可能比较有限。当前饲料中玉米添加比例已经很高,继续增加玉米的用量动力明显不足。”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伴随着近期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豆粕价格易涨难跌,特别是近期美国大豆产区降雨天气对美豆价格形成支撑,巴西可供出口大豆持续减少,推升大豆出口价格不断上涨。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使得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上升。市场担忧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大豆及豆粕供应,对豆粕价格构成支撑,远月基差报价维持高位。 “当前国内沿海大豆库存约760万吨,预计国内10月到港量750万吨,11月到港570万吨,12月到港也能达到550万吨以上,可以预测到明年1月后大豆到港量会有所减少。因此,国内如果不缩减豆粕的用量,那么在明年1月份可能会出现现货十分紧张的局面。”谢义钦对记者说。 对于豆粕价格后期走势,陈静也预计,4季度国内豆粕供需情况尚可,由于前期库存同比处于高位,豆粕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概率较低;明年一季度供需可能偏紧,主要因为国内库存逐渐消化,且南美大豆届时青黄不接。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