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证监会:期市需从五方面加强建设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10-17 08:35:12 来源:期货日报网

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


10月16日,由大商所与英国期货期权世界(FOW)联合举办的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期货市场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风险管理市场,下一步,还需要加强宣传,健全法规体系,增加品种供给,增加市场参与者的广泛性,强化市场监管。


赵争平说,中国期货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诞生,也顺应着改革开放而成长。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市场规则不断完善,市场质量不断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上市59个期货和期权品种,涵盖了农业、金属、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国际市场成熟商品期货品种大多已在中国上市。近年来,期货期权品种也在稳步增加,上市了豆粕期权、白糖期权和铜期权。


赵争平表示,30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功能,在传递价格信号、提供避险工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在增加品种、优化结构,还是在提升定价影响力等方面,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都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一步,中国期货市场需要加强宣传,凝聚共识;需要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需要增加品种供给,提高运行质量;需要内外结合,增加市场参与者的广泛性;需要强化市场监管,加强监管合作。


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大商所成立25周年。乘着市场化改革东风,历经25年发展,大商所已累计上市16个商品期货,2017年平稳推出境内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初步形成既有期货又有期权的多元化衍生品工具体系。今年上半年,在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顺利启动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成为香港自动化交易服务(ATS)提供者,并在新加坡设立境外代表处,初步形成国内、国际连通的开放型衍生品市场格局。


近年来,大商所联合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借鉴海外市场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推出“保险+期货”服务“三农”以及场外期权、基差交易、仓单串换等服务产业试点, 探索建设既有场内又有场外的多层次衍生品市场。与此同时,大连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初步得以显现。总体来看,经过25年特别是最近5年的努力,大商所已初步实现从单一、封闭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战略转型。


李正强说,大商所多元开放的大门才刚刚打开,未来发展还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从外部看,主要是实体经济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与衍生品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从内部看,主要是过去20多年形成了适合单一、封闭商品期货的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能力,还不能够适应多元、开放发展新形势的矛盾。


李正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心,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和完善现有合约制度“两手抓”方针,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理念,在初步实现多元开放战略转型的基础上,按照“巩固、充实、提升”方针,在商品期权和对外开放方面实现由“1”到“N”的稳步增长,推进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建设。


同时,大商所将持续优化合约规则和运行管理机制,拓展市场服务,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巩固多元开放发展成果;加快推出更多期货、期权品种,进一步整合场外市场业务,推动更多成熟品种实现对外开放,积极为境内外参与者提供交易便利,不断充实多元开放发展内涵。在此基础上,持续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努力为全球市场提供公开透明、具有广泛代表性、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提升大商所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希望市场各方能够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和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本次论坛以“期权市场机遇和挑战”为主题,聚焦国内外期权市场发展动态,设置了“全球经济形势与金融市场发展”“全球衍生品现状与未来趋势”等多个主题演讲,以及“全球期权市场建设与发展”等专题论坛。来自国家相关部委、证监会、行业协会、交易所、产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嘉宾,以及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市场代表参加了论坛。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