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两会上提出,要提高粮食单产,只能依靠科技,其中"良种+良法+良田"的配套应用十分重要。 78岁的袁隆平院士精神矍铄。他介绍说,超级杂交稻于2000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又提前一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现在,第一期超级杂交稻年推广约3000万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左右;第二期超级杂交稻2008年推广已逾300万亩,一般亩产650公斤左右。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 如何将超级杂交稻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所谓"种三产四"是指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目前四亩地所产的粮食。建议用5至6年时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目前水平下8000万亩的粮食总量。这相当于增加了2000万亩粮食耕地,每年可为国家多产100亿公斤的粮食。现在通过在湖南、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大面积实施后,已初见成效。2008年有不少县在千亩、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达到或超过了"种三产四"的指标,即单产和总产均比前三年的高三分之一。 袁隆平强调,在实施和推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种是高产的核心,我国现已培育出数十个超级稻品种,条件具备;良田是高产的基础,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是中低产田,可喜的是,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正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从而能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奠定更好的基础;良法是夺取高产的手段,良法包括栽培技术、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其中合理用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肥料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改进,就是缓控肥的推广应用,这对作物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予以大力扶持和推广。 据了解,缓控释肥是一种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而释放养分的新型肥料,具有控制肥料养分释放、肥效周期长等特征,可使传统化肥利用率提高50%至一倍。目前,我国已建立缓控释肥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体系,其关键技术已达到或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过程中配套使用缓控释肥。 袁隆平建议,希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由国家立项,调动推广超级杂交稻的积极性,为在2020年全国增产1000亿公斤粮食作出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