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时刻。受此拖累,多只重仓相关个股的基金净值也纷纷遭遇重挫。 今年以来,中证传媒指数跌多涨少。数据显示,中证传媒指数自2015年6月触及4741.64点的历史高点之后,一直走在下跌之路上。截至10月24日,该指数收报于1096.69点,已经跌破2014年最低点,3年以来跌幅达到64.3%。 影视概念股重挫不断 “今年金融大环境本就不好,再加上影视行业面临整顿,这对整个行业上下游影响巨大。年初至今,影视概念股下滑趋势过于显眼,结合目前的形势,总感觉后市会更艰难。”上海一位影视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根据东方财富行情显示,截至10月25日午间,在66只影视概念股中,仅有8只上涨,3家平盘,其余55只全部随大盘下行,跌幅超2%的个股超过30只,其中思美传媒、美盛文化领跌超过9%。 事实上,像这样几乎“全线飘绿”的情形,在影视传媒行业中已经上演了若干次。 今年6月4日,文化传媒板块集体大跌,整体跌幅1.85%,华谊兄弟和唐德影视双双跌停,市值分别蒸发约23亿和6.6亿元,光线传媒、慈文传媒大跌逾5%。其中影视股整体缩水近百亿市值。 10月8日,影视传媒再次遭受重挫。截至收盘,文化传媒板块大跌3.74%,金逸影视跌停,横店影视、光线传媒大跌逾7%,华谊兄弟收跌5.82%。 相关人士透露,此前,在2015年牛市下,华谊兄弟的市值曾飙升到近千亿,而如今其市值已经缩水到不足150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影视行业流量不断受到追捧,一线明星自带较强的流量属性。但自从2016年以来,传媒行业受相关因素影响,开始持续下跌。目前传媒板块的业绩仍然处于下滑通道,主要原因是流量红利边际减弱及存在大量商誉减值等。未来若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相关产业将继续受到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影视股跌幅最大的是文投控股,跌幅为80.85%。而中南文化、唐德影视、慈文传媒、长城影视、当代东方、欢瑞世纪等个股跌幅均超过50%。此外,华谊兄弟跌50.23%,光线传媒也跌去33%,而其他个股股价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影视基金净值被拖累 随着行业弱势延续,多只重仓影视概念的基金在板块的集体大跌中“躺枪”。 根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9月30日,包括融通互联网传媒灵活配置混合、国投瑞银信息消费混合在内的8只在售重仓影视概念的基金合计持有1149.58万股,重仓概念股市值合计2.088亿元。 截至10月24日,这8只基金净值全部“一片飘绿”。 嘉实基金文体娱乐基金经理王凯表示:“影视行业震荡,重仓影视股的基金必定受到牵连。不仅如此,短期来看受到行业监管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所以后市很可能继续被拖累。” 记者查询发现,这些影视概念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分别有融通基金、国投瑞银、东吴基金、鹏华基金、泰信基金和华商基金共6家基金公司。 这些影视概念基金重仓持股包括完美世界、慈文传媒、鹿港文化、华策影视、快乐购、光线传媒、华录百纳、万达电影、中国电影9家。 其中,融通互联网传媒灵活配置混合重仓完美世界574.26万股,持仓市值1.38亿元,但这只基金今年来净值已跌去22.06%,累计收益率-18.71%。除此之外,国投瑞银信息消费混合净值也已经跌去22.95%,累计收益率-21.61%。其他几只在售影视概念基金也均为持续下跌状态。 上海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对比几个季度的基金重仓股,可以发现,一些基金在二季度或三季度期已经对其持有的‘闪崩股’进行了大幅的减持甚至清仓。从相关基金的净值变化能够推测,这些基金业绩未受到相关股票股价迅速下跌的影响。而那些没有及时减持或清仓的基金,形势就比较危急。” 机构对后市看法各异 事实上,对于影视传媒板块的后市,机构看法不尽相同。 中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线明星短期仍具备较为强势的议价能力,并且目前行业中存在明星身兼制作人、出品人等多重身份,将片酬转为股权、投资收益、分红等“非片酬收入”的形式躲避片酬限制,因此短期内或仍需探讨行之有效的限制手段。而二三线明星由于影响力不及一线明星,缺乏议价能力,此次或受影响较大。 也有机构认为整体性机会仍需耐心等待,但结构性机会并不缺乏。 在一位投行人士王琦看来,虽然短期市场惶恐情绪不断,但目前部分传媒龙头的估值为20倍左右,与2012年底传媒行业历史底部估值水平相当,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具备一定防守价值,尤其是经过快速下跌后,前景反而相对乐观。 西南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刘言也认为可看好行业后续发展。他表示:“追根究底,影视行业的内容需求仍然旺盛,成长空间仍然较大。目前板块估值已至历史低位,在市场监管的过程中,不能适应市场的公司会逐步被清除,因此未来影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可能进一步上升。”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