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CME特约评论员寇健授权七禾网发布,感谢芝商所支持 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的极度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了很多大宗商品的期权市场隐含波动率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购买期权对冲价格风险,就需要做一些功课了。 期权交易的核心是波动率。有人说:在期权交易中,弄明白了什么是波动率,你已经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这话是绝对靠谱的。 当我们的期权老祖宗在1973年发明期权价格模式的时候,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 他们的假设是同一到期日的所有期权只使用一个波动率来定价。 但是1987年的美国股灾, 血淋淋的美国股票指数期权市场,迫使金融衍生品学术界不得不对过去的理论进行反思。于是我们就有了现在的期权历史波动率(HV)和隐含波动率(IV)两个概念。同时衍生品学术界也推出了“波动率微笑”和“波动率倾斜” 等等新的基础理论概念,试图对1987年股灾之后的期权市场的保险费价格变化作出解释。 历史波动率非常好理解,就是价格波动的速度;隐含波动率就是把市场上实际交易的期权保险费价格, 放回到数学模式里, 反推出来的波动率。 这样虽然对过去的不健全的理论概念作了补充,但是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问题: 隐含波动率到底真正代表了什么? 个人的看法是:隐含波动率是交易员对市场未来波动的主观性(Subjective)看法, 具有前瞻性。但是有时,由于市场流通性的原因, 隐含波动率是对市场的真正波动率的过度反应。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成功的开始了精铜期权的交易,而且交易量在不断地上升,这绝对是大好消息。虽然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所交易的期铜产品稍微有一点点质量上的不同。但是精铜就是精铜,他们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正是因为如此两个交易所之间精铜期权保险费的隐含波动率也应该是相当接近的。从这一点上来讲,今后两个交易所之间精铜期权的波动率套利机会,就可能如同两年之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粕期权波动率套利的机会一样,一旦被我们抓住了,就会有可观的低风险高收益。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精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 精铜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仅次于银,大大高于其他金属。该特性使铜成为电子、电气工业中举足轻重的材料。 精铜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各种容器,因此广泛应用于能源及石化工业、轻工业中。 精铜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可塑性、延展性好。精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还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用于机械冶金工业中的各种传动件和固定件。 结构上刚柔并济,且具多彩的外观。精铜广泛应用于用于建筑和装饰。 铜是重要的工业材料, 从基本建设到精密的高科技无处不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使用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进口国。(请看下面的一张图)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对世界精铜价格影响巨大。 由于精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上几个重要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 都有精铜衍生品交易。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精铜期货(HG)和期权(HXE)交易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要进行跨市场价差交易, 首先要解决度量衡的换算问题。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精铜期权每一个合同是25000磅 精铜, 上海期货交易所精铜期权合同每一个合同是 5000公斤精铜。 1公斤 = 2.20458554 磅 25000/ (5000 X 2.2)= 2.27 因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精铜期权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精铜期权的度量衡关系: 4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精铜期权(HG)(HXE)等于10手上海期货交易所精铜期权 任何套利交易都有风险.这里需要注意的主要的风险是: 1.货币兑换率风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目前不稳定,需要用人民币外汇期货(CNH) 管理对冲这一风险。 2.涨跌停板风险,两个交易所的涨跌停板规则是不一样的。 3.交易流程风险(Execution Risk):当期权做市商的买卖价差很大的时候, 一般来讲,如果放在中间价格, 耐心等待是可以做到比较好的价格的。 4.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精铜期权和上海精铜期权结算到期日不同,要及时移仓。 下面一张图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期权风险管理平台QuikStrike的精铜(HG)期权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图(Term Structure),图中的蓝线代表不同月份精铜的隐含波动率,可以看到2019一月份(HXE F9)和四月份(HXEJ9)的精铜期权隐含波动率相对偏低。可以从这两个月份来比较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精铜期权隐含波动率,看一看是否有套利的机会。 如果说目前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精铜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仍然如同国内研究报告所说的是在15%左右的话,完全可以买入上海精铜期权隐含波动率,卖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精铜期权(HXE)隐含波动率。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