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煤炭大整合之后,山西的另一支柱产业焦炭也将迎来整合潮。 山西环保厅一位官员3月15日告诉本报记者,由该厅起草的焦化企业整合和产能淘汰等配套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与此同时,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称“经信委”)也出台了类似文件。根据规划,今明两年,山西省将通过淘汰落后焦化产能保留焦化企业150家,总产能控制到1.4亿吨,到2015年,全省保留骨干焦化企业60家,总产能控制在1.2亿吨。 上述环保厅官员介绍,山西省已经要求把淘汰落后任务和企业控制数落实到具体企业,并利用政策、市场准入、环保等措施进行淘汰,引导焦化企业兼并重组。 中国焦炭协会也告诉本报记者,该协会已要求山西焦化协会在今年5月份提交该省焦化企业整合方案与具体思路。 重组“第二波” 2009年,山西拉开了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的煤炭重组大幕,颇受市场瞩目。 据公开信息显示,山西目前约有270余家焦化企业,总产能接近1.6亿吨。多年以来,山西焦炭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0%和全球焦炭产量的18%,其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80%和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48%。 “我刚从山西调研回来,不少小型焦化企业停产一年多。”中国焦炭协会秘书长杨文彪告诉本报记者。 山西焦化协会相关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国际给山西焦化行业带来的困局仍未完全缓解,经营形势仍然严峻。“目前山西地区焦化企业限产力度达到50%-70%。”金融危机 “整合已成各方共识,这是扭转焦化企业多而不强困局的必然选择。”杨文彪说。 据了解,作为继煤炭重组之后的“第二波”产业大调整,此次焦化业重组依然以政府主导为主。但在具体整合方案上却有不同思路。 一位熟悉山西焦化行业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各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焦化协会在推进焦企整合的思路不是很统一。”据了解,山西省发改委和山西焦化协会倾向于先组建国有大集团,再以此为平台重组民营焦化企业;而山西省经信委倾向于“多强并立”的方案。 实际上早在2009年6月,本报记者就获悉,山西焦协正在推山西9家国有焦化企业合并为1家的方案,目的在于组建山西省第一家产能超千万吨的焦化“巨无霸”,组建完成后这家焦化巨头总产能将达到1245万吨。 据了解,除上述提及的9家国有焦化企业外,山西还有260多家民营焦化企业。其中,这9家焦化企业总计产能仅占全省的15%,而余85%的市场份额为民营企所占据。 山西焦协秘书长、山西省焦炭集团副总经理张岗峰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整合完成后将发挥大集团优势,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托管等形式对民营企业进行重组,形成更大的产业体加速整合民营企业。” 山西焦协甚至建议大集团组建后将销售都放到焦协组建的交易中心进行,以此来提高议价能力。 但这个整合思路并没有得到山西省政府高层的支持,“省领导倾向于山西经信委的方案,不想‘一家独大’。”据本报记者了解,山西省政府欲复制煤炭大整合的成功经验,以此来推进山西省焦化企业的兼并重组。 据了解,山西省相关部门已经制订出一个类似初步规划的方案,具体是以现有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主要包括美锦集团、山西焦化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太化集团等为基础,通过收购等手段,组建5家千万吨级和10家百万吨级焦化集团。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焦化行业与煤炭行业的发展基础是不一样的,是否能采用煤炭整合模式有待商榷。 首先,焦化行业没有像煤炭一样有占主导地位的五大煤炭集团,相反,国有焦化产能仅占全省产能的15%;其次,煤炭市场好、盈利能力强,大企业对兼并小企业动力较强,而焦化企业大部分企业亏损,整合更需行政力量推动;第三,目前的整合方案得更多依靠排名靠前的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并没有像五大煤企那么强的财力和人力。 200余家焦化企业末路 本世纪初,由于焦炭本身的稀缺性、国内外需求旺盛和上游原料焦煤价格的不断攀升,山西涌现了诸多“焦炭大王”,山西焦化项目也在狂飙。有数据显示,2003年度山西焦炭生产能力已突破8000万吨,当年新增焦炭总量达2800万吨,在建项目超过5000万吨。这尚未包括蜂拥而起的非法“土焦”。投资 大量过度和重复投资也埋下了隐患。相关报告指出,山西焦化企业正受制于“三座大山”:上游截击(焦煤高价),下游围堵(钢企压价),处在产业链中端的焦化企业在价格起落之间,利润空间不断收缩。 来自山西省焦化协会的数据则显示,由于焦化行业过度投资导致的散、乱、多,山西焦炭价格与历史高价相比,已几近腰斩。 山西省焦化协会提出,在“三座大山”压力之下,2010年焦化企业在坚持减产限产、以销定产、降低生产成本,保持适当销售利润、扭亏增盈的同时,必须加快产业链整合,加快与上下游行业的联合重组,打造稳固的煤焦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而杨文彪则指出,山西此前进行的煤矿整合已打乱了焦化企业的供应渠道,同时,经过整合之后,煤炭资源基本掌握在少数大型煤企集团手中,市场控制力和议价能力极强,导致独立焦企谈判能力相对减弱。 “当前是加快山西焦化企业整合的最好机遇,企业为应对危机合并愿望比较强,而原有的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的丧失,也倒迫企业加速联合。”山西焦协一位人士如此认为。 据杨文彪介绍,“山西已出现了一家企业兼并四五家焦化企业的情况。”按照最新制定的目标,现有的200多家焦化企业将难逃被吞并和取缔的命运。 本报记者了解到,山西省经信委出台的名为《各市分阶段焦化产能淘汰量和焦化企业保留户数》的文件称,此次大整合在关停兼并200多家焦化企业的同时,将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吨,其中大同、朔州被要求完全退出焦化行业。 具体办法是以产能置换形式做大做强保留下来的焦化企业。山西省经信委还配套出台了《山西省焦化企业产能置换管理办法》,“产能置换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跨市置换。” “产能置换了,那资产怎么办?”杨文彪认为,以山西目前仅有的措施还很难顺利推进焦化企业的重组。资产处理是企业兼并重组最核心的部分,如果仅进行产能置换,那退出的企业谁来补偿?资产怎么处置?“亏本的生意谁都不愿干。” 而除了焦化企业本身的兼并重组外,山西经信委还希望利用煤矿资源整合契机,促进煤焦联合。山西焦化协会也认为应以资源和产权为纽带,通过产业联系、企业重组等方式,加强钢铁企业、独立焦化企业与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之间的多途径联合。 对此,杨文彪认为,如果能实现煤焦钢整合,山西将能把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同时,他希望山西焦化企业在整合大集团的同时,要做好市场定位,在能源产品出口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要专注于国内市场。 他指出,山西焦化企业的市场空间在于国内没有配套焦化产能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大部分钢铁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焦化厂,使得山西焦化产量占全国比例逐年在下降,到2009年,山西焦炭产量的全国总产量比例已由原先的40%下降到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