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灾之后的大分化还在继续,2016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这种分化基本的主要成因到现在为止来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发生变化; 2015年股灾之后,大盘股具备着几个明显的优势:当年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风险,国家队入场托底;出于安全边际考虑,存量资金抱团的优势;为了化解债务启动供给侧改革重新分配利润的优势(带来了上游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行情)大部分上游企业都是国有垄断企业; 2016-2017年这种分化走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和清晰,当然集中抱团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很容易让不少投资者误理解成为所谓的价值行情和周期行情; 2015年这场股灾带来的负面效应一直在中小板上困扰着,就好像前些年的PtwoP一样,很多“资本市场的故事”被满门的证伪; 这些“企业”从债务到资本市场都陆续地变成了雷坑,这几年无论是做二级市场的还是做债券的兄弟,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别踩雷”就已经赢了; 简单说信用已经丢的连裤衩都不剩了,解开面纱,全是。。“局”; 金融市场对于这些人和事还有资产,全面的信用收紧,这才是真正民营企业困局的根因,泡沫中作孽,诚信在金融市场上成为了最大的风险; 不按照市场的方式处理问题,处于系统性风险的压力,盲目兜底救助的结果就是下一次泡沫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加倍讲故事,一旦出了事情,信用全崩,再等待救助; 2018年看似点燃第一波导火索的是海外市场,随着美债收益率扁平的发生,全球权益市场的波动率激增,这也是引发全球权益普跌的原因,当然你会发现各个市场差异性很明显,这其实还是和整个证券市场的企业价值的比重有关,EM的市场在这方面明显的不具备可比性,跌幅远比DM要大很多; 即便是直到最近的状况,外围的风险压力依旧在,而且全球经济以及开始呈现了放缓的态势; 到了今年三季度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的杀跌主要就是来自于中小创,这并不是偶然现象,从前面几年的根因来看完全是一个可以预知的结果:今年的中国中小盘和创业板块早就不是所谓的业绩增速,增长这些方面的压力,根本上就是信用风险; 随着这几年为了保住上游国之重要的产业,化解利润,通过供给侧改革,上游挤压,下游利润转移给了上游,经历了15年的潮水退去,泡沫和估值的浮夸褪去泡沫,全球总需求并没有持续性的扩张,等等因素导致了不少中小创代表的民营企业信心丧失; 50指数已经基本上两个季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了,但也很难讲到有较大的起色和亮点,A50本身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中小创或民营企业发生的流动性风险并不会发生在这里,当然泡沫在现在的环境下也很难起来,利润的进一步改善我觉得也有些困难,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迹象越来越明显,就如同美股一样,要估值没估值故事,要业绩没业绩故事,这些也许会一直压着A50成为较大的鸡肋; 中小创的风险暂时缓解了么?也许从目前很多股价的表现上来看,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是,我并不觉得目前的方案能有真正解决了问题,放松了部分监管,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名义来放松了部分监管,最近热炒的壳资源已经需要引起重视了,这种放松监管的态度虽然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流动,但依旧是存量博弈,这种流动仍然需要回答那个问题:“谁最后买单?”,这种能叫支持民企么?这种热炒壳的做法,我觉得搞不好以后连最后那点“信用”都被扯掉了; 没有好的外围环境的话,如果现在中小创被“支持民企”这种善意政策,按照现在隐约流露出来的恶意做法搞下去,最终怕是中小创还会再次的成为拖累市场的内因; 今日日记为【SGX新加坡交易所】特约专稿: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 )是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亚洲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所,开创了以别国股指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先例,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立了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SGX) ; 新交所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是全球唯一跟踪中国 A 股市场的境外期货。对产品发行人而言,该合约可用作对冲工具;对无法进入境内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该合约可用作投资工具;对相关产品与境内股票的交易员而言,该合约可用作套利工具。 相关的富时中国 A50 指数跟踪中国 50 家最大型“A”股公司的表现,与 SSE50 和 CSI300 指数密切相关。投资者可以使用新交所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合约及美元/离岸人民币和人民币/美元外汇期货合约,全方位管理中国股票和货币风险。 新交所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可在所有中国境内交易日交易,向投资者提供接近 20个小时的交易时间,方便他们跨亚洲、欧洲和美国时区管理中国 A 股风险。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