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基金研究

商誉减值压力空前 基金经理如何避雷?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11-21 14:07: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以下简称《风险提示》),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了提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首度突破1.4万亿元,成为继股权质押后A股又一大“雷区”。根据《风险提示》要求,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不论其是否具有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这意味着目前上市公司已经进入了减值测试季,可能会影响到2018年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新规的下发对上市公司防范商誉减值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提前预警作用。  


中小创板块商誉减值风险积聚  商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B收购一家A公司,A估值5个亿,由于A将来发展空间可能很不错,B直接给了8个亿,那么这3个亿,就是所谓的商誉。”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解释道。


商誉反映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每一个并购动作之后都会产生商誉,记者发现,近几年随着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市场上的活跃,商誉减值风险逐步加大。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首度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8%,环比增长4.05%。其中,2015年和2016年是上市公司商誉大幅度上升的阶段,主要是因为这两年是A股上市公司并购潮发生的时间段。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三个行业的商誉均在1000亿元以上,分别为1857.18亿元、1528.71亿元、1136.05亿元。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解释称,“这三个行业是在过去几年并购重组大量发生的三个行业,发生并购重组潮就会产生较高的商誉价值,而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三个行业多是中小创企业,所以发生并购重组也比较多。”  


基金经理怎么看?  过高的商誉背后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一旦触及踩雷,商誉减值对于投资者又有哪些影响呢?公募基金怎样避免商誉减值“黑天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行业内多位基金经理,对其观点加以梳理。


谈及商誉减值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杨德龙指出,“商誉减值的风险主要是被收购方的业绩低预期或者出现业绩下滑影响了商誉价值,当商誉占比越来越高的时候,一旦被收购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就可能造成收购方在当年年报中体现商誉减值,造成公司盈利大幅降低甚至导致亏损,这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商誉减值一般是在中报和年报中计提,所以对于2018年年报中商誉减值计提问题值得投资者关注。”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监在采访中表示,“商誉其实是会计准则下的一项,审计要根据一致性、合理性原则对企业进行估值,商誉较高隐含着这家公司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很好的口碑,如果要保持商誉,需要更高的投入、更宽的护城河来维持。如果商誉价值一旦出现损害,直接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会影响该公司整体价值。企业的市场交易价值反映了资产负债表未来曲线方向,出现商誉减值会对公司在股价方面产生巨大的波动,对基金公司来讲,他所投资标的股价也会造成巨大影响。”


一不愿具名基金经理透露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买了大额商誉减值的股票可能面临股价下跌的风险。从公募基金角度来讲,因为商誉主要是来源于资产收购和并购重组,我们是可以通过年报或者从之前的公告中看到它是否有这样较大的资本运作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判断它是否会有商誉减值风险,到后期是否还有比较好的盈利状态,如果有这种问题,就卖了或者不买。


“商誉踩雷后,投资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损失,有的公司商誉占到净资产的200%,商誉减值50%,净资产基本就是负的了,商誉减值对投资盈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还是有机会去辨别的,一个是看商誉占比净资产规模大不大,这是最直观的,但是商誉占比大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商誉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事情,关键一点还要看收购的对应公司的经营是不是符合预期,如果符合预期风险就不大,公募基金还是有办法去避免的。”某基金总经理助理如是说。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