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主要的原油交易所纷纷预测原油价格可能将冲高到100美元/桶。如今,油价却一泻千里。 10月以来,布油价格在触及近86美元/桶的四年高点后,大幅回落,11月23日更是暴跌6%,降至60美元/桶以下。美油更是在50美元一线生死徘徊。目前,两种油均从10月初的四年新高回落约30%。 油价下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油价的持续暴跌受多重原因影响。 就最直接因素来看,俄罗斯和沙特这两大产油国增产首先需要背上这个锅。 也有众多分析指出,美国是这场油价暴跌的罪魁祸首:特朗普对沙特强势施压、挑起贸易战拖累全球经济、美联储加息推高美元、页岩油产量一路飙升。 更深层次来看,贸易摩擦和经济下滑背景下需求前景恶化,是这轮油价大跌的推手。中泰证券梁中华分析认为,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放缓,今年以来欧洲、日本经济也大幅转弱,美国经济很难逃离全球经济大周期。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供给端压制缓解,对油价构成严重打压。 天风证券张樨樨则指出了技术面上的问题:下跌引发了期权的gamma效应。页岩油套保的投行,用于对冲他出售的看空期权,需要抛期货作为对冲。这个对冲比例在靠近行权价的时候,会急剧增加,导致投行在期货市场上大量抛售。页岩油套保区间在45-60美元/桶,或许在WTI靠近45美元左右能够逐渐平稳。 谁是输家,谁是赢家? 分国家来看,以各国原油净进口(或出口)占该国GDP的百分比为指标,韩国、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原油进口占GDP百分比居前,将因更便宜的油价而受益;而沙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的原油出口占GDP百分比居前,油价暴跌将对其造成伤害。 油价暴跌影响的另一个主体是全球各大央行。因通胀走高而面临加息压力的各国央行将得以喘息,但对于那些面临通缩压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则可能因油价暴跌而被再次击溃。 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意味着什么? 油价下跌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喜忧参半。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将能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过高的油价会减少家庭的收入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也将缓解原油进口国和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面临的压力。 通胀方面来看,油价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也就意味着央行加息压力减小。 对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页岩油生产的出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早已大大降低,这将削弱油价下跌预期上能带来的经济结果。 不过,特朗普对于油价下跌仍喜闻乐见,其在推特上将油价暴跌描述为相当于减税。特朗普频频为降低油价发声,敦促沙特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甚至不惜发动制裁、动用战略原油储备以试图控制原油市场。 但另一方面,有国际投行认为5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十分不利,油价再次下滑将测试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警告称,从美国页岩油田生产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资本回报)约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价将伤害美国的原油钻井工人,影响到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并可能在信贷市场造成问题。 Currie认为,对各方来说最好的价格是每桶65美元到70美元,“当油价处于这样的水平时,不会太高而损害消费者,同时也将为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是重要产油国,油价下跌将拖累其经济,从而降低其忍受贸易冲突加剧的能力。 中国祸兮福兮? 海通证券姜超分析认为,就中国来看,油价下跌会导致通缩魅影再现,宽松预期延长。 具体来说,由于油价大跌,而煤炭、钢铁价格也在同步下跌,这可能令2019年的PPI重现负增长,通缩魅影或再现,这也支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继续延长。 不过另一方面,姜超认为,由于进口金额下降,将令贸易担忧改善。 具体俩看,虽然油价下跌或预示着经济放缓,但是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其实是利大于弊。如果油价维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海通证券预计明年将给中国带来7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中美贸易冲突在最极端情况下会增加 1400亿美元的关税成本,假定中美各承担一半,这意味着贸易冲突的成本将被油价下跌的好处所抵消。 新兴市场将如何反应? 同样的油价下跌幅度在不同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反应不同。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估计,油价每下跌10美元,主要新兴市场原油进口国的年度GDP就将增加约0.5%至0.7%的水平。 根据分析师的说法,同样的油价下跌幅度将导致大部分海湾经济体的GDP降低3%至5%,阿联酋、俄罗斯和尼日利亚的GDP将降低1.5%至2%。 油价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市场关心的一大地缘政治风险是沙特王室内部的不稳定。 天风证券分析师张樨樨认为,2015-17年沙特连续三年财政赤字,尽管沙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2017年财政平衡油价降低到70美元左右,但目前不到60美元的布油价格可能对沙特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此外,美俄沙三国之间的博弈也引发关注。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