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沪深两市出现大幅反弹,绝望中产生了大行情,这也是A股市场一贯的规律。这两天市场的成交量非常低迷,昨天上证的成交量跌破了900亿,创了三年以来的新低,即所谓地量见地价。现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做客新浪财经直播,就A股能否出现跨年度行情的话题做如下概述: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牛市之后,美股今年走出了冲高回落,而A股是一直在底部摸爬滚打,那么美股牛市如果终结,会不会成为A股牛市启动的契机呢? 确实,美股经过了九年的上涨之后,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这轮美股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FANNG为代表的科技股的盈利不断创新高,带动了纳斯达克等股指的上升。一方面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带动了美股的回升。另一方面特朗普上台之后推动的大幅减税降费的政策也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现在这几个因素都在弱化,量化宽松已经在2015年退出,加息缩表的方式对市场的影响也已经逐步地从正面蜕变为负面打击,同时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在明年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这也是现在市场最大的担忧。而美联储加息的步伐目前来看还没有减少,明年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加息,但加息空间已经很有限,预计明年最大的加息空间也只有25个基点,经济增速的下降可能会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的步伐,当然最近12月底的这一次加息应该是板上钉钉。 这些都预示着美股已经结束了之前的大牛市走势,进入到高位回落的阶段,FANNG科技股无一例外都已经跌幅超过2%进入到熊市区间,所以美股的走势在明年应该是会出现向下调整,我提出2019年可能会出现“美股向下、A股向上”的组合。 A股经过三年的调整已经具备多个底部特征。第一,市场的估值已经跌到了历史大底的位置,现在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中证500的估值都已经是接近前期历史的低点——1664点和1849点的估值,和国际上的主要股指比如美股相比,只有美股一半的估值。 第二,从交易的特征来看,市场缩量到地量,现在沪指一天的成交量不足1000亿,和高点上万亿的成交量相比仅仅是个零头,成交量的缩量也是投资者信心低迷的一种表现,也是市场的一个底部特征。 第三,基金发行非常困难,今年出现了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这在以往年份是没有出现的,发行失败相当于募集的资金金额远远不到2亿的最低成立规模,基金公司不得不放弃发行,这也是资金不愿意入场的体现,这在历史上来看也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的表现。 而市场之前最大的两个担忧,一个是股权质押的风险,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另外一个担忧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G20峰会上两国元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达成了一致暂时不加征新的关税并且重启新的谈判。商务部表示在未来90天内对中美两国达成贸易协定信心满满,特朗普总统转发推特表示同意,应该说现在中美摩擦已经从之前无序的摩擦阶段进入到有序谈判阶段。因此压制市场上涨的因素基本上逐步消除,所以我认为市场已经见底,2019年会展开慢牛行情。 再来讨论一下港股市场,今年港交所IPO规模很可能又要在全球交易所中夺冠了,但是新股的表现却是垫底的,这会不会打击到明年港交所IPO的数量?再加上A股科创板是即将开板,会不会成为港股IPO的最大威胁呢? 港股今年的融资额非常大,可能又将夺全球IPO之冠,但大量的融资加上美股下跌的拖累以及A股的下跌,港股今年的表现很差。一方面流入的资金量在减少,另一方面股票供给却在大量增加,这是今年影响港股表现比较重要的因素。好在现在港股的估值已经是跌到了历史低点,港股的估值甚至低于A股,所以从估值上来看有一定的支撑。 预计明年港股的表现会强于美股但是弱于A股,明年A股的表现可能是强于港股和美股的,因为A股在之前三年的下跌中已经充分反映了各种利空因素,甚至是过度反应,而港股的主要风险现在还是在继续地释放,特别是如果在IPO方面数量不控制,那么明年港股资金面的压力仍然是比较大的。 中国经济方面,谈到明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争议焦点之一,一定是有房地产的政策,那么明年房地产政策收紧力度还会继续加大吗?房地产调控现在来看还没有放松的迹象,虽然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到土地流拍、财政压力、刺激经济等方面悄悄地进行了一定的放松,但是从中央的层面来看,房地产调控的节奏并没有改变,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源还是这次调控的宗旨。 房地产在明年应该还是会严格调控,但另一方面会加大保障房、廉租房的建设,解决人民群众基本的住房需求,防止高房价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制约城市进步的一个重要障碍。 所以房地产投资的“躺着赚钱”的时代将结束,进入到分化的阶段,一些核心区域且有刚需的住房可能还会保持价格的稳定,甚至是再创新高;但是一些非刚需的地段、一些投机客比较多的地段的房价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投资者要注意投资房地产中的一些风险。 现在临近年底还剩十几个交易日,很多投资者都在期待会不会出现跨年度行情。今年除了1月份之外其他月份基本上都是下跌的,最后这个月可能会收复一部分失地,出现跨年度行情。现在市场反弹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包括市场信心的回升、市场最大的担忧解除以及长线投资者逐步入场。近期,外资在大量地入场,养老金、险资在不断地入场布局,而基金包括公、私募都有加仓的空间,所以跨年度行情出现的可能性依然是比较大的。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