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美贸易摩擦仍面临不确定因素。我国期货市场将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力求在国际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一方面,2019年,更多期货品种有望引入境外交易者,期货经营主体将逐步扩大在境外的业务布局,市场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将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期货市场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迎来发展新机遇,期货期权品种将持续扩容,期货风险管理业务不断创新,服务实体能力进一步增强。 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中国经济稳字当先 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下行风险加大,增长速度预计进一步放缓。美国经济见顶,预计有所回落。首先,2018年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下近10年来新低。国际经验表明,“10-2”利差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利率曲线的扁平化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增速未来会有回落。其次,减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减弱,高利率对房地产等产业的影响逐步显现,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削弱。最后,美联储利率政策存在不确定性。2019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很明确,但是具体加息次数仍然未知。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将产生外部溢出效应,可能成为诱发新兴市场新一轮货币危机的导火索,从而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欧洲方面,形势严峻,整体并不乐观。各国经济发展失衡、英国脱欧及地缘风险加剧,都可能使欧洲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国内方面,2018年我国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2019年,经济发展“稳”字当先,工作重点将围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展开。政策方面,宏观调控强调“逆周期调节”和“稳定总需求”,重心将从前两年的供给侧调结构转向需求侧、逆周期。具体来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望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将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会松紧适度,有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同时,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预计金融机构将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降低其融资成本。 供需利好逐渐弱化 大宗商品易跌难涨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以及去杠杆引发的经济阵痛,使得期货市场行情一波三折。黑色系品种方面,钢铁行业已经在2018年完成“十三五”的1.5亿吨去产能目标,受环保限产政策的影响,行业在相当长一部分时间处于高利润状态。一季度,市场价格整体下跌,主要原因是螺纹钢、铁矿石、焦炭库存创新高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去杠杆引发的市场悲观情绪。二三季度由于库存持续下降,超过市场预期,伴随央行降准、中美贸易摩擦局势缓和以及基建需求的上升,钢材价格又持续上涨。从四季度开始基建需求下滑,消费预期悲观,价格又出现下跌。农产品方面,豆粕同样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演绎了“过山车”行情,豆油价格则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低。 展望2019年,在供需利好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易跌难涨。黑色系方面,需求塌陷将导致其价格继续保持低位。目前来看,供给方面存在边际放松的迹象。从需求来说,汽车行业增速低迷、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大,且伴随着持续的政策压力,未来房地产开工率将下滑。能源产品方面,原油价格走势至关重要。原油在2018年第四季度经历了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国豁免对伊朗制裁,使得市场预期迅速转变。2019年,对于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仍在持续。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页岩油主产区管道的逐步开通,将使得被抑制的页岩油产量冲击全球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供给将增长。此外,受贸易紧张局势和其他因素影响,需求可能出现疲软势头。农产品方面,南美大豆(3406, 25.00, 0.74%)播种已经完成,预计未来供应充足。但受非洲猪瘟影响,下游需求减弱。受多种因素影响,豆粕期货价格将出现下行走势。 先发品种以点带面 国际化新品种蓄势待发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与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期货市场国际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2018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元年,原油期货鸣锣上市,铁矿石期货以及PTA期货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行稳健,境外交易者有序参与,功能发挥良好,为其他品种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原油及铁矿石作为首批国际化期货品种,具有“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期货品种国际化将带动整个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第一,我国期货品种上市时间有先后之分、成熟程度迥异,原油期货的品种建设经验将给其他品种国际化提供借鉴。铁矿石期货作为期货市场的存量品种,其国际化的运作经验会为其他存量品种国际化积累经验。第二,期货品种国际化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投资者的国际化。“引进来”就是通过国际化品种引进境外投资者,“走出去”就是期货公司借助国际化品种开展境外业务,同时让中国价格逐步参与到国际定价机制中去。未来,为了更快地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化品种创新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上期所以原油期货的稳步发展为契机,推动投资者结构的国际化,将推动铜、螺纹钢、20号胶等期货品种的对外开放进程;郑商所2015年已经推出了甲醇的保税交割业务,借鉴PTA期货的成功经验,可以考虑甲醇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大商所可考虑推动棕榈油、黄大豆2号等作为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农产品期货品种。 深化开放布局境外 强化合规防范风险 目前,期货经营机构根据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进行了相应的布局。大商所为配合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化,在新加坡设立了首个境外代表处,以加强与新加坡方面的联系。此外,大商所还注册了全球法人识别代码,便于交易所国际化业务的顺利开展。上期所原油等部分品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一定关联,目前正筹划在境外设立交割库等工作。中金所欲将自身的期货品种设计制度移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在未来组成自己的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向发达市场学习先进经验。郑商所也将在新加坡设立境外代表处并获得了批复,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筹备工作。此外,我国境内多家期货公司也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进行了初步的国际化布局。 2019年,以“走出去”和“引进来”为抓手,期货经营机构将开展更多境外业务。“引进来”方面,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形式就是直接引入境外投资者,让我们的规则、合约、制度为境外投资者所接受。“走出去”方面,境内交易所可以通过和境外交易所的合作,实现产品的互挂、互通、互联。境内期货公司通过设立、收购、参股境外期货经营机构,能够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满足我国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战略转型的需要。现阶段,世界格局多变,外部环境变数大。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的过程中,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尊重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当地监管规定,做到合法经营;另一方面,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提高自身能力,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 期货法亟待推出 监管理念需谋变 2018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的期货立法已完成起草工作,并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的下一个程序,尽快推出期货法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与法制建设不同步,需要完善相应监管条例。纵观金融市场,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领域均有相关法律,虽然我国在期货市场建设之初便开始推动期货立法,但是直至今日仍未推出。目前我国对于期市的监管仅有《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一项行政法规,随着期货创新业务以及国际化业务的深入推进,现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期货立法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期货市场国际化需要相应的国际化规则与之配合,需要更加贴近国际监管方式和理念。如果不能使“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体制接轨,那么自身发展也会受限。 在期货市场国际化进入“快车道”的当前阶段,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及监管制度等市场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不足。我国期货市场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更好接轨,为境外投资者的“引进来”创造更多的便利。具体来说,应遵循两点原则:一是择优而用。在相关立法和监管制度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并且成功的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二是理解包容。境外投资者要理解各自所在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内地在制度方面的差别,境内监管层及交易所也要考虑境外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及客观问题,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期权品种扩容 衍生品市场结构日益完善 2018年我国期权市场持续快速发展,金融期权方面,上证50ETF期权历经3年多的发展逐渐成熟。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行情下,2018年10月22日,其成交量达到373万手,创历史新高,发挥了重要的避险功能。商品期权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豆粕价格波动剧烈,豆粕期权市场流动性提升。白糖(4700, -90.00, -1.88%)期权在白糖价格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活跃度也稳步上升。商品期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很好地实现了套期保值与风险对冲功能。2018年9月21日,我国首个工业品期权铜期权挂牌上市,填补了国内工业品期权空白,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品类。截至2018年12月29日,铜期权累计成交量超过119万手,累计成交总额达到82.89亿元,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2019年,期权市场品种有望持续扩容。玉米期权、棉花期权、沪深300股指期权、天然橡胶期权以及黄金、白银、镍、锌、铝等市场需求较强烈的期权品种都有望取得突破。商品期权的持续扩容,不仅能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对于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也功不可没。一方面,期货投资者、产业企业可以利用期权工具为现货和期货进行“再保险”。实体企业未来可以将期权嵌入贸易环节,形成逐步完善的含权贸易,有利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此外,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推出配套期权,可以对现有期货品种进行补充,通过二者的联合提高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流动性,构成更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避险工具。另一方面,期权产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精巧的投资工具,建立起现货、期货和期权价格之间的网状关系,三个市场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金融期货创新提速 外汇期货呼声渐高 2019年,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将进一步提速,现有金融产品品种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已于2018年12月18日开展全市场仿真交易,距离正式上市更近一步。 现阶段推出30年期国债期货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推出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基本覆盖了短中长期的利率曲线结构。推出30年期国债期货,可以补全超长端利率结构的覆盖缺失,有助于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曲线。另一方面,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债期货的发展将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相关产品的有效定价。但是,应该注意到,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短期利率期货品种期限都在1年期以下。相对于30年期的超长国债期货而言,我们更需要推出1年期甚至更短期限的短期利率期货,这不仅可以满足规避短期利率波动风险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金融期货创新提速的同时,业内对于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第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普遍对人民币前景看好,已有多家交易所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人民币外汇期货关系着人民币定价话语权,人民币定价权岂容旁落他人。第二,考虑到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及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必将逐步扩大,我国迫切需要推出外汇期货来满足投资者的避险及投资需求。第三,国际化的期货品种需要外汇期货保驾护航。境外投资者在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时,以外汇作为保证金,但资金在不同时点出入,会面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会影响境外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不利于原油和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化之路。因此,我国需要推出自己的外汇期货,为我国外汇市场提供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把握人民币定价权。 场内场外协同发展 风险管理回归本源 2019年,期货公司将大力发展风险管理业务,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随着期货行业的发展,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期货公司更好地服务于中小民营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期货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当前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实体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通过期货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是今后期货经营机构发展的重点所在。对于交易所来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保证市场公正、公开、公平,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得市场保持流动性、创造更低的交易成本以及稳定的交易平台,让期货定价更有效率。对于期货公司来说,增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的能力,就是要走进实体,对企业经营的各环节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掌握实体企业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研发优秀合规的产品,不断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手段。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立业之本,而风险管理业务是当前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期货市场经营主体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交易所方面,大商所已于2018 年12月19日上线商品互换业务,此举有助于国内企业更便利地参与到场内、场外市场,丰富企业的套期保值工具,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风险管理模式;上期所于2018年5月28日上线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上期基差报价,可以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不少期货公司已经形成了如含权贸易、基差交易以及利用“保险+期货”进行精准扶贫等多种模式,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险+期货”显成效 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 近3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与落实,“保险+期货”频繁出现在期货业的相关文件中,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保险+期货”模式是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及套期保值功能与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研发优势、客户基础优势相结合,利用期货市场转移价格风险的能力,规避价格波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保险+期货”是期货公司进行专业扶贫的一种有效手段。2018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从2017年的20个项目拓展到41个试点项目,涵盖新疆、云南、广西等9个省区;大商所试点也有较大的发展,在投入资金方面,2016年为2000万元,2017年为7000万元,而2018年的预算达到了3亿元。此外,鸡蛋(3478, 8.00, 0.23%)品种也成为新的项目品种。“保险+期货”模式覆盖的品种与范围不断扩大,为相关企业与农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风险管理服务,获得了良好成效。 2019年,我国将对“保险+期货”模式进行延伸探索,加快建设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具体而言,中央将加大对收入险的试点投入。收入保险既可防范自然风险,又可防范价格风险,是未来农业保险的主导形态。美国农作物的保费收入,有八成以上来自于农作物的收入保险。近年我国也已开始进行收入险试点,但是还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还没有大范围开展收入保险。探索收入保险的试点体系,有助于促进农业保险体系向多层次发展。借鉴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对于交易所来说,要积极探索新型衍生期货,如气象指数期货等;对于期货公司来说,要积极与保险公司深入交流与合作,争取尽早推出有效的收入保险产品。 新规意在长远发展 资管业务需顺势转型 资管新规的落地收窄了期货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期货资管的业务规模不断萎缩,对期货公司现行资管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有些期货机构“剑走偏锋”,风控意识薄弱、主动管理意识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资管业务在现阶段的发展并不成熟,期货资管业务要回归主业。资管新规抑制多层嵌套、通道、非标业务,降低流动性风险,其出台有利于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引导资金回归理性,对规范现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有着积极作用。此外,新规可能会推动投资者转向投资主动管理、净值型产品,对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有一定的利处。长期来看,新规有利于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货资管业务未来的发展有两个趋势:其一,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向自主管理业务转型。要着力打造主动管理型产品,逐步恢复开展以主动管理和财富管理为核心的净值型业务,完善相应策略的研究。在目前资管规则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趋紧的背景下,期货资管业务去通道化、去杠杆化的要求明确,期货资管要摒弃监管套利及粗放的经营模式,逐步开展自主管理业务以及财富管理为核心的净值型业务,提升合规意识。其二,为其他外部机构提供风险控制的外包服务。资管业务除了向自主管理业务转型外,可以发挥自身风险管理的优势,为其他外部机构提供风险控制的外包服务。这既有利于在细分领域树立品牌,实现弯道超车,又可扩大经纪业务规模,带来手续费及利息收入。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