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专栏 >> 皮海洲

皮海洲:央行直接入股市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1-16 08:44:56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皮海洲

近日,一份《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报告引爆市场,普通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央行要直接买A股”。而与此同时,某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该券商人士以日本央行为例称,我国央行持有1.58-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且更有利于A股在2019年实现健康平稳运行。


与此形成呼应的还有来自日本的野村。野村在1月8日的一则报告称,在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下,企业盈利在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可能将会偏向负面,因此预期中国政府将在2019年第二季度推出更多经济刺激措施,过去在股灾期间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队”可能迎来新的加入者——中国央行。


这显然是一个馊主意!好在最大多数的市场人士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客观公正的。对央行购买ETF直接入市的可行性问题投出了反对票。1月9日,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对媒体记者表示,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这不太现实,法律上也不支持。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


「本文有视频版,详情可搜索9度财经官网,关注皮海洲,房间号13906,即可了解更多财经资讯」

应该说,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确实是不成立。实际上,央行直接入市,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有关券商人士拿日本央行说事明显是不分是非。因为日本央行直接入市的做法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做法。根据2018年6月2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分部状况调查显示,在3735家上市企业中,日本央行进入1446家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并成为东京巨蛋公司、札幌控股、尤尼吉可(UNITIKA)、日本板硝子和永旺5家公司的最大股东。如今,日本股市一下跌,日本央行就抓狂。央行成为大股东,减少了股市流动性,反而有损市场定价效率,流通股较少的上市公司,股票都买不到了。而市场下跌,央行出手,但维持成本越来越高。日本股市已成功地将央行套在了里面,央行也成了日本股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让中国央行学习日本央行,真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


央行直接进入股市,这显然是不可行的。正如有关法律人士所言,法律不支持。因为从救市的角度来说,救市是证监会的职责,而不是央行的职责,央行可以贷款给金融机构去救市,但自己直接入场买卖股票就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业务范畴。而且央行入市将会加剧股市的波动,而不是某位券商人士所认为的“实现健康平稳运行”。并且,央行直接买股票也会给监管出难题,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一手掌控货币政策,一手炒股票,谁能与央行争雄?割韭菜将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央行直接进入股市,这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不仅如此,央行进入股市也没有任何的必要性。首先,股票投资与股市监管都不是央行的职责范围,根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但买卖股票显然是超越权限的。因此,从央行来说,没有这个必要。


其次,从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央行更没有直接买股的必要。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有很多,无论是数量型、价格型工具,或者总量型、结构型工具,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TMLF、MLF、PSL等等。根本就没有必要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并且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来刺激股价上扬,也不一定能够让实体经济受益,反倒是限售股股东正好可以趁机减持,甚至是清仓减持,让更多的上市公司沦为无主公司。


此外,央行直接买股也解决不了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实际上,就A股市场的发展来说,根本就无需央行进场救市,A股需要直面的问题并不是救市问题,而是要切实解决股市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比如,中国股市圈钱市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股市始终都是限售股股东的提款机,就算央行投入股市1~2万亿元资金,那也不够这些限售股股东们提款的。又比如,违法违规成本低廉的问题,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顶格处罚也只有60万元,这挠痒痒都嫌手轻了,以至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断。这些问题才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央行入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也使得央行直接入市并无必要性。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