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发改委: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重要任务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3-22 13:22: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2010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要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尤其是要稳定粮、油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重要任务。

他指出,当前,我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绝大多数产品供应充足,这是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但是,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投放的滞后作用,以及上一年居民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的价格上涨的压力,我们将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重要任务,加强主要农产品的市场调控,灵活地把握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的力度和节奏,强化价格预警和形式分析,完善应急预案,正确引导舆论,稳定市场预期。

以下为张平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同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来共同探讨后危机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昨天上午,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题为“增强经济增加内生动力,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致辞。张玉台主任也做了主题发言。按照会议安排,我想再介绍一下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政策取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不久前指出的那样“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加速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当前看,是中国增强抵御国际市场能力、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紧迫任务。从长远看,是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去年,由于见势早、判断准、行动快、落实有力,中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较早地实现了经济总体的回升向好。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来,比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还比较大,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繁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平衡,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实质上都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够清醒地认识加快推进转变进程,不仅会影响我们巩固并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既有成果,而且会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第一,搞好宏观调控,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营造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规划、计划、财税、金融、投资和产业政策等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来实施间接调控,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这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我们将不断地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强化劳动力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热点消费,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信贷、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扩大投资需求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今年,我们要继续实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保持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更加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政府的投资将继续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工程倾斜,继续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在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积极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障碍。

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尤其是要稳定粮、油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当前,我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绝大多数产品供应充足,这是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但是,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投放的滞后作用,以及上一年居民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的价格上涨的压力,我们将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重要任务,加强主要农产品的市场调控,灵活地把握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的力度和节奏,强化价格预警和形式分析,完善应急预案,正确引导舆论,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稳定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坚持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各类商品的进口,继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沟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来推动,我们将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攻克难点重点,理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居民用电阶梯式用电制度,推进水价改革,继续实施排污权交易试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政府的审批事项,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主体作用,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健全政府投资的管理制度,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和房产税制度,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能力,开展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

第三,加强统筹协调,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方式转变积累面广,要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这需要统筹协调,把握重点,全面推进。要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稳定发展一产、优化发展二产、加快发展三产,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制的机制创新,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些重点领域选择具备符合条件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作为主攻的方向,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的中的比重。要增强城乡发展的均衡性,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水、电、路、气、风等民生领域的力度,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

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东部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综合竞争力上取得重大的突破。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实施好差别性的区域政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

要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继续实施节能减排的问责制,扎实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制定落实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同行动做出新的贡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的力度,加强住房保障,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会为自身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必将对世界的繁荣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期待各位朋友运用自己丰富的学识、经验,结合国际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我们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各国投资者抓住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所孕育的巨大商机,积极参与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开发与建设,与中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