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进行了多轮的宏观调控,但是房产市场依旧火热。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谈论房子,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盘算着怎么筹集资金接着再买,买房子似乎成为绝对正确的选择。要知道,我的朋友中,房子最少的也有2套,而且分布均衡。老家有住地,一二线城市有投资。对于这种资产配置,相信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会非常眼红:我一套都买不起,你们都好几套了还不满足,房价就是被你们这些投机客炒上去的。
说句良心话,我的这些朋友们,包括我,还真心不是在炒房,我们只是在已知范围内,在所有的可投资的投资品种中(如股票、房产、外汇等),做出符合我们认为合理的资产配置。
但是,作为同时代的人,房价这么高,工资涨幅赶不上CPI、人民币的购买力还逐年通胀,这不是你们的错。
现实就是这么没道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取我们的第一份资产呢?股票 or 房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是这么看的。
第一阶段:现金流的形成
第一阶段,你要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形成现金流。学习是最便宜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光靠大学里的大路货,是无法让自己在竞争中胜出的。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兴趣,培养一技之长可以让你另辟蹊径、差异化胜出。例子有很多,如做PPT教学的秋叶大叔,做英语培训现在卖鸡汤的李尚荣、卖写文章技巧水平的spenser,等等。把自己的一技之长转化为知识流量变现,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途径。再比如,也许我也能通过传授投资技巧来实现变现呢。总之,只有你够有才,你的技能确实有市场,把你的技能打造成“爆品”,产品化、专业化,努力做到极致,那么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创业,都是自己说了算。
没钱的时候,只能靠自身的努力。因为你没有依仗,只能靠自己。
第二阶段:有自己的固定资产
第二阶段,先买一套房,做实净资产。当你有了一定的积累,手里有余钱的时候,是时候可以去售楼部看一看了。第一套房子,不一定很大,要量力而行。我的建议是,买好地段、交通便捷、有学区的小户型。一来总价可以承受,二来将来置换大房子好出手,三来通过贷款加杠杆加速资产升值。要记住,大多数人的收入增长速度是跟不上房价上涨速度的,所以才有那句话“刚需买房任何时候都是对的”。说现实一点,有房子在手,你找到另一半的概率都会**提升,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焦虑感都会**缓解。一旦结婚,小夫妻二人收入合二为一,形成合力,可转圜的空间就更大了。
第三阶段:有自己的被动收入
第三阶段,投资小户型,可租可售,形成被动收入。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形成收入的前提是,你要干活,一旦遇到疾病、事故导致你停止工作,你的收入来源就会萎缩。所以,当你有了一定资产积累的时候,收入逐步增加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何形成自己的资产性收入,也就是被动收入了。从现实情况看,投资好租售的小户型房产依然是首选。比如,杭州的小户型,89方,滨江区的非常好租,月租4000-7000不等,也许更高。如果你买1套,即使位置不是核心区的,每月也有近5000元的被动收入,而且房产还可能继续升值。也许你的第二套房子是有贷款的,以租养贷可以**减轻你的压力。
第四阶段:投资股票等金融产品
第四阶段,投资股票(股权投资)等金融产品,实现乘数效应。很多人会说,你自己都玩股票,怎么把股票投资放在这么后面,难道不是你的最优选择,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我必须承认,我现在不仅投资股票,也投资房产,也投资外汇,股票只是我其中一个选项,而且我个人的财富增值也是按照以上的步骤逐步实现的,也就是说,我是跨越了上面三个阶段才进入到目前的这个金融投资阶段,逻辑自洽,无懈可击。
很多人想通过买股票实现暴富,这里是存在误区的。不是说不可能,主要是实现暴富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
第一是你的资金量。5万赚20倍也就是100多万,还不够一套好房子的首付。50万赚20倍就是1000万,初步解决了问题。
第二是时机。不要说赚20倍,在大多数时间里,翻个倍也是极难的。牛市不是照样有人亏钱吗?买在2600,套在3200也绝不是笑话。
第三是眼光。买什么股票也是极难的。市场的几千只股票,不是都能持续成长的。任何甄别,也需要知识上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体悟。腾讯控股、云南白药就是生活中的牛股。
第四是心态。要想暴富,心态反而需要平和。是不是很违和、很矛盾?但这就是事实。为什么富人都是笑看风云、遇事虽惊而不惧?因为心态到了、积累到了,所以有底气,等得起。
所以,买股票实现财富自由,有这个可能,但是必须具备条件。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条件,大多数人只是韭菜。所以,股票投资看似门槛低,其实门槛很高。这也是我把它放在第四阶段的原因。但是一旦具备了上述的条件,那么跳跃性的财富增值是大概率事件,锦上添花的滋味会非常美妙。
股票在基金、外汇、期权、期货、股权投资等金融投资产品中,是比较基础的品种,有了这个投资经验,再逐步扩展到其他,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路径。一般人,我建议不要尝试期权期货等极高风险的品种,因为大多数人输不起、玩不起。
普通人生活不易,投资更不易。以上四阶段是我以及我周边朋友实践经验的总结梳理。这些经验在特定的时期形成,可能适用于目前,也可能不适用,供大家参考及批判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