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证监会财政部携手推动地方债市场发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1-21 09:49: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证监会主办、上交所承办,与会人士就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管理进行了研讨,普遍认为交易所已经成为地方债发行的重要渠道,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地方债拓宽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提升了地方债定价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丰富了产品种类,吸引了更多投资主体。同时,地方债在交易所发行也有利于提升交易所债券市场自身结构。接下来,财政部与证监会将加强合作,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提升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质量。


交易所发行地方债双赢


交易所地方债券的发行工作得到了财政部和证监会的大力支持。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更好发挥专项债对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作用。


2016年11月,上海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首单交易所地方债,2017年,证监会就将地方债的发行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方案当中,作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2018年年初,证监会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在交易所发行的工作方案,持续推动工作的落实。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有关负责人对2018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对地方债发行人的服务水平,积极对接财政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地方财务部门分担压力;二是不断地优化系统和业务流程;三是加快创新的步伐,推出了首个地方债ETF产品,研究地方债交易所的做市业务,积极配合财政部的工作,推动发行制度落地;四是加大对证券公司承销地方债的激励力度,调动证券公司承销地方债的积极性;五是加强个人投资者的推广工作。


上述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债券部、交易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的防控,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地方债务的置换和隐性债务的工作,发挥了修明渠、堵暗道的作用。通过两年的努力,交易所已经成为地方债发行的重要渠道,有以下特征:第一,发行的规模大,品种全。2018年有33个省市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地方债2.56万亿,占公开发行的68%,比2017年增长了150%,这个成绩是比较显著的,债券的类型涵盖了目前所有的债券品种和短、中、长期限,特别是1年、2年、30年的期限,首次发行弥补了市场的空白。第二,市场化水平日益提高,提升了市场化定价的水平。第三,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效显著。


加大专项债改革力度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形成了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截至2018年底,地方政府债券的余额是18.07万亿,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第一大券种,为提升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质量,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政策工具的作用,财政部将会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一,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试点,保障地方合理融资需求;第二,拓宽债券发行渠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同时积极探索在商业银行柜台销售地方政府债券,吸引非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第三,着力强化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支持形成市场化的约束机制;第四,着力提高定价市场化水平,促进地方政府债券一二级市场联动发展,融合发展。要严格禁止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各类行政捆绑和干预行为,督促债务人、债权人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交易,科学合理对地方政府债券定价。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好前门,加大力度推进专项债券管理改革,在严格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挥专项债券应有的作用,较大幅度地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规模,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合理确定专项债券的使用投向,加大对稳投资、促消费的支持力度。


此外,还要加强专项债券管理,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的风险,要依法落实地方政府对到期专项债券的偿还责任。要规范专项债券的发行,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坚持专项债券市场化发行,严格杜绝行政干预和窗口指导,规范专项债券的信息公开,发行专项债券必须严格披露项目预期收益和融资平衡方案等相关项目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持续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坚持法制引领,一方面,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去支持地方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财政部推行了相关债务置换工作,在“堵后门”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进行问责。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