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A股市场可谓“雷声不断”,每天都有大变脸的业绩公告出现,而市场也纷纷选择用脚投票——股价跌停来应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近期这种业绩大变脸的公告密集发布,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个股“黑天鹅”事件呢? 雷声不断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一,盾安环境(002011.SZ)和ST冠福(002102.SZ)公告大幅向下修正业绩,2018年分别预亏19.5亿元~22.5亿元和23亿元~28亿元,股价当天也毫不意外地被封死跌停板。 周二则轮到了科陆电子(002121.SZ)、天舟文化(300148.SZ)、永安林业(000663.SZ)、南宁糖业(000911.SZ)、奥维通信(002231.SZ)等个股,在纷纷公布了2018年业绩大幅亏损的预告之后,股价也同样被封死跌停板。 受到上述个股走势的影响,本周前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均出现小幅下跌,但下跌个股家数要远超上涨个股家数,同时跌停个股家数也高于涨停个股家数。 本周缘何“雷报”密集 其实,本周“雷报”密集发布是有其制度性原因的。 上海和深圳主板年报预告是有条件强制披露,截止日是1月31日。有条件主要指净利润或净资产为负、净利润同比变动超过50%或者扭亏为盈。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条件,就没有要求披露。而创业板则是强制披露,上市公司必须在1月31日前披露年报预告。 目前,创业板共有742只股票,目前已披露年报预告的个股家数只有约一半。这周还剩下3个交易日,创业板年报预告将进入密集披露期。一般而言,业绩优秀的创业板公司都会抢先披露业绩,而越是拖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丑媳妇”。只是丑媳妇也总归要见公婆的,于是乎,这周就成了“雷报”披露的密集期。 至于中小板,虽然和创业板一样也是强制披露,但中小板要求的是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时披露年报预告,截止日是当年的10月31日。虽然这周中小板没有业绩预告“雷报”,但是中小板有个专属雷区——业绩变脸。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披露时间过早,中小板的预报准确度历来比较低,在最后时段往往会出现大幅修正。 商誉减值成今年高风险区 除了制度性因素之外,今年上市公司业绩“雷报”频发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商誉大幅减值的影响。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部A股商誉规模约为1.45万亿元,其中创业板更是商誉高企的重灾区,创业板整体“商誉/净资产”比为19.24%,远高于主板的2.60%和中小板的11.22%。 由于近来市场上开始讨论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变更,目前采取的每年测试后提取减值准备很可能会被每年摊销的方式取代,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提前采取对应措施,实施“财务大洗澡”。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之所以近来很多上市公司因为商誉大幅减值出现巨额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底有专家提出将商誉改成逐年摊销的方法。很多公司一年的盈利也就一亿元左右,然而账上商誉却有十几亿、几十亿,按照现在的方法,只要找一年大幅计提一下就行了,不至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风险。如果变成逐年摊销,那么每年都变亏损,这等于直接宣告退市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趁着在新的会计方法没实行前抓紧把商誉洗掉,长痛不如短痛。 也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这样一次性大幅计提商誉减值也不见得全是坏事,至少把投资者担心的商誉减值这颗雷提前引爆了,再加上目前股指处于底部区域,这反而会使得上市公司后续能够轻装前进,更有利于股价的后续表现。 如何应对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又该如何规避上述这些“雷区”呢? 国金证券策略组通过研究发现,7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可能会发生商誉减值:1)被收购企业业绩和现金流恶化,特别是业绩承诺未实现;2)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明显不利变化;3)技术壁垒低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4)核心团队发生不利变化;5)特许经营权、相关资质等发生变化;6)市场报酬率提升导致折现模型中的折现率上升;7)子公司面临来自海外的风险。 具体到创业板,其中三类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可能面临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1)明确在年报预告中披露了商誉减值风险或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公司;2)截至2018年三季报商誉占净资产比值相对较高的公司;3)2017年业绩承诺未完成且已计提了商誉减值的公司,并且对该业绩承诺未完成子公司所对应的商誉减值计提比例较低。 而上述私募基金人士则表示,其实要规避这些“雷区”并不难,还没有按要求公布业绩预报的公司暂时不要碰就行了,只要过了这周,基本上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如何都会大体有数了,到时候再根据市场情况和个股基本面进行投资就好了。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