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的期货人才成为近几年期货行业内争夺的对象。不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这一现象目前依然存在,但随着期货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吸收人才的渠道拓宽,行业人才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一些公司甚至不惜重金从海外“挖角”。 人才争夺由来已久,“老期货”成为“香饽饽” “每个公司都想要经验丰富的人,但问题是目前期货市场从业总人数也就2万人左右,其中经验丰富的约占30%—50%。”一位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人才缺乏导致近年来各公司陷入抢夺“老期货”的怪圈。 他表示,比如一个优秀的研究员不仅期货公司需要,证券公司衍生品部、相关产业客户、私募甚至一些客户也都需要,“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期货公司花三年时间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人,却被产业客户和私募挖走了”。这位负责人慨叹,即使在薪酬待遇相同的情况下,期货人才还是愿意到私募和产业客户那里去,因为在那里可以“做盘”。 一些期货公司老总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还有一个尴尬的现状是,虽然他们很希望得到资深人才,但部分“老期货”虽然经验丰富,却面临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适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的问题。在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背景下,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摆在“老期货”面前的现实问题。 期货人才引进出现两大“苗头” 囿于“老期货”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加上期货公司业务规模的做大对一些特殊岗位人才需求增强,期货公司的人才引进呈现两方面趋势。一是跳出期货圈子吸纳人才。“我们的人力资源部主任、办公室主任都是从券商挖过来的。”“我们的技术总监是从IT行业挖过来的。”“我们的品牌顾问聘请的是高校教授。”“我们的营业部经理是从证券公司挖过来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业务发展和自身实力增强,期货公司愿意高薪从其他行业纳贤。 “以前,期货公司普遍不太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岗位,如今随着公司人员的增多和公司人才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总监这个职务日益重要。”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说,还有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也越来越需要由熟悉办公自动化、管理流程化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来担任。对于这些人才,海通期货都是到期货圈子外去寻找。 二是跳出国内圈子高薪引进高端人才。去年,东证期货从华尔街招聘到一位研究员的消息曾经在上海期货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目前,海通期货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动作更大。据介绍,目前海通期货研究所“海归”云集,有基于股指期货进行产品设计的,有运用数量化分析研究投资策略的,还有研究风险管理策略的,他们均具有一定国外金融业从业经验。尤其是刚刚引进一位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曾任职于摩根大通(主要负责衍生品定价)和一家对冲基金(主要进行价格预测)。 实际上,近几年来,期货行业的金融“海归”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研究部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一趋势还会强化。“股指期货的推出,一方面使得期货行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市场的良好前景使期货公司敢于开出优厚的薪酬。”徐凌表示,这部分高端人才集中在海外,以衍生品数量化模型、套利套保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人才居多,此外还有熟悉创新营销平台的营销人才。 据介绍,目前海通期货正在和一位来自新加坡的电子商务高手洽谈。“引进这样的人才,一方面是为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对海外市场的交流与开拓,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后与海通证券控股的大福证券对接,同时为未来业务走向全球化做准备。”徐凌表示。 “公司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是在市场大发展前期所做的一项尝试,如果这些高端人才做得好,花的钱就值,若做不起来,就当是尝试。”徐凌表示,公司大了,市场发展了,人才投入是值得的。 人才结构优化,期货行业对人才吸引力加大 通过调查和采访,记者发现,随着期货行业人才队伍的壮大,从业人员的结构也在逐渐优化。 通过对多家公司的问卷调查,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期货公司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明显增加,一些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了80%—90%,硕士和博士占三成。从从业经验来看,大多数公司有1—3年从业经验的人员比例较大,说明近三年来期货行业新补充了大量人才。 近几年来,期货公司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尤其对研究人员,基本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国内某期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告诉记者,公司对外打出招聘广告以后,收到了许多研究生的简历,包括金融工程、统计数学、财务、中文和法律等多个专业。而当问到应聘者“为何想要从事期货行业”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看好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这说明,随着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和股指期货的行将推出,期货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增强。”这位人力资源主管表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