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的四“稳” 一是金融体系相对稳定。当前,大量研究发现,中国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也不相信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会出现金融危机。这对中国金融来说是最大的结论,当然我们要做更深厚的研究。我们必须要知道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演变的历史、内在的逻辑。我之前写了一本书,专门研究全球金融危机演变历史和演变的逻辑。不同国家它金融危机产生的起点、原因、过程以及危害程度,包括它的恢复能力等等都有巨大的差别。 大国有大国的特征,小国有小国的特征。小国会经常出现金融危机,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小国。因为很多的小国,特别是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变成高速增长的国家,它对外资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外资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导致在外资迅速退去的时候,危机就开始爆发了。大国相对来说比较难,俄罗斯在军事上是一个大国,但从经济的市场化能力来看它不是一个大国,因为它整个结构和弹性很脆弱。日本在经济上是一个大国,美国肯定是一个超级大国,中国也是一个大国。我们说是大国不是说它单体经济规模,而是说它的经济再生能力。 中国显而易见是大国,我们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再生能力、市场化能力非常强。我们改革开放40年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从M2/GDP来看,我们现在是超过2.0了,在2.1左右。但是回想一下,过去40年中国没有出什么问题。可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过两年左右的变化,但是那个时候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率不是很高,计划经济很重。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其他国家,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中国的CPI一直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或者说相对健康的水平,2%左右是非常健康的。我们这些数据都能说明中国经济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 二是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原则相对稳定。也就是说它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的基于市场变化的,也是相对科学的立足其调节的规则。特别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它能够形成科学的完全符合逻辑的一整套逆周期调节工具和逻辑原则。当然这主要是我们央行发挥了作用,而不是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这些金融监管部门还是有一定问题的。比如房屋租赁,做金融的人很熟悉,做交易一定是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把收益放在第二位。如果把收益放在第一位,迟早会出大事情。但是,我们很多监管部门对这个原则的掌握就不好。总的来说,中国相对稳定的金融宏观调控原则,奠定了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以及中国经济40年相对稳定的增长机制。 我们在座的都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我们都读过宏观经济学,也上过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其中会谈到两个政策,一个货币政策,一个财政政策,在中国这两个政策是不协调的。我从来没看到它们协调过,因为他们说的不是一样的话。我们的财政政策基本上就是收税,当然财政政策在向好的方向走,我们终于减税降费了。 三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也不能变。金融市场化改革这个方向不会变,如果变也是变得更重要了。最近我试图向银行贷款,这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拿一个房子去办抵押贷款,首先要进行强制性公证。我就好奇地去看一看强制性公证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强制性公证?它的核心逻辑是债权人不会违约,只有债务人可能违约。关键是强制性公证是在保全债权人权益,应该是债权人付费,为什么还要债务人去付呢?这是要改的,是要真正地为老百姓着想,要真正实现市场化改革。 四是金融的开放和国际化不会变,不应该变也变不回去。中国现在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它的金融是封闭的。全球性大国的核心标志是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中有话语权、决定权。贸易规模是不是全世界第一并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赢得金融竞争。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这一趋势不会变。 中国金融的六“变” 中国金融更多的是“变”,只有“变”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 一是中国金融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过去我们的金融主要是融资为主的金融,其他服务相对较少,特别是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的功能非常弱,这是因为金融结构的问题,金融市场不发达,财富管理机制太少。老百姓有了钱也买不到好的资产,所以只有存到银行,或者说去炒房地产。这是传统金融的一个标志。 目前,中国金融开始更加体现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债券规模和股票市值有了快速的增长,大概超过了110万亿,过去我们是很少的。但是在整个大国金融资产中它的比重还只有30%,没超过50%,预示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 二是中国金融业态在不断变化。我们一说到金融就说金融机构,这是有形的物理化的金融机构,特别首先想到的是商业银行,其次是信托,再就是中介公司等等。实际上,因为科技的渗透,金融的业态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非物理化,它已经虚拟了,在虚拟状态下金融业态更富有效率。因为它克服了传统物理业态金融的约束,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服务面和效率,使得金融出现了一种无边界的反应。包括我们特别熟悉的快捷支付,这种支付业态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安全以及效率。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会加大整个国家支付体系的不稳定性,想着如何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归到传统金融体系之中去,这种思维都是有一点问题的。所以我想业态的变化是很快的,未来我们的数字货币、数字化财富管理这些东西都会出现,我们现在缺少的是一个具备信息内生性和能够甄别信息的大平台,这些还有很长的时间才能建起来。P2P出现问题主要是我们能够用来甄别信息和信用的数据平台发展不充分。同时,实际上它是一个微利的金融业态,而我们从业的人员以为它是一个暴利的金融业态,所以就出现了问题。但是理论上P2P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的。从理论上完全可以论证,它解决了传统金融的那些长尾客户所不能得到的资金支持。这些客户,比如小微企业,可以出比传统金融体系里面高的成本,但也得不到资金支持,所以P2P可以支持他。所以我想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金融业态将会表现得更加多样。 三是中国金融结构变化。这个变是一个基本趋势,在向市场化、证券化方向变。金融结构有很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资产结构的分类。资产结构链接了金融功能的变化,没有资产结构的变化就没有金融功能的变化,这是连在一起的。所以金融结构主要是资产结构,指的是证券化资产和非证券化资产的关系。显然,未来证券化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比重是要逐步上升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很多新闻媒体发布的消息。当你看到某一个季度经济增长了,而商业银行居民储蓄下降了,这是正确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整个金融资产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和我们的金融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四是中国金融风险正在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金融基因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刚刚我说的新的金融业态。目前主要包括三种金融业态,第一种金融业态,就是以融资为主体的业态。第二种金融业态是资本市场,它的功能主要是负责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第三种金融业态主要是基于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之后所形成的新金融业态。随着金融业态的变化,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金融风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监管。通过资本充足率要求去对冲它的外部风险,当然还有其他的一系列指标,银监会的监管指标非常完整、规范。 为什么中国商业银行做的这么好,跟科学规范的银行监管是有关系的。我们互联网金融做的不好是因为没有监管体系,资本市场同样做的不是那么好也是因为找不到监管的指标和体系。如何监管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监管的技术是什么?我们始终没有深刻地理解。实际上资本市场监管就是透明度监管。你要确保整个市场发挥有效的作用,每一个投资者都要在透明的环境下,面对着公平的环境,只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风险才能规避。监管教育要重点明确我们监管是要有透明度的,所以我们监管者长期以来做的不太好的原因跟监管理念有密切的关系。 过去我们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监管,只要商业银行稳住了其它都稳住了。也就是来自于机构的风险稳住了,整个国家金融就稳定了。但是,现在来自于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的风险开始由机构风险向透明度风险演变。所以加强对市场透明度的监管在这时候变得特别重要,市场透明度变得越来越重要,比重越来越大。当前中国金融风险结构呈现出这一种趋势,就要求我们监管架构要进行调整,监管重点要进行调整。我们必须适应这一个基础的变化、风险的变化。 五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大家都知道主要是美国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六是价格的变化,因为市场价格永远是在变化之中。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变化的其中之一,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现代金融的核心要点。如果这个市场一旦确定了,这个市场就没有价值了。一家企业具有投资价值,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它的确定性。所以变与不变相比,变对金融来说更加重要。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就是市场脱媒的力量在明显地加强,第二个是科技的渗透在改变金融业态,第三个是国际化力量在牵引着中国金融市场变化。最后变到哪里去呢?最后会变到2035年,按照十九大报告我们要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候,中国金融无论是在国际货币体系还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肯定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金融市场一定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这就是“变”带给我们的美好明天!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的主要资助项目。)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