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以来,虽然稻谷政策收购底价再度大幅提升,但对早籼稻市场所带来的支撑作用微乎其微,由于市场处于贸易淡季,市场价格持续疲软。虽然在连续下挫后出现一定幅度反弹走高,但在国家下调稻谷抛储底价打压下,早稻期价再度快速回落探底,确认支撑后步入缓慢回升趋势。伴随着南方产区干旱不断发展,市场对农产品关注多愈发增加,3月23日,伴随着资金大举介入,早稻期价疯狂上涨,走势上大有形成W底之势。在当前国内通胀势头显露,政策压制蠢蠢欲动的形势下,如此迅猛的涨势能否持续?
一、西南地区旱情助推农产品价格整体走高
近期我国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旱情覆盖云、贵、川、贵等地区,其中云南、贵州旱情尤其严重,对夏粮种植带来极大影响。受此因素推动,近段时间国内粮油商品普遍出现不同幅度上涨。受到周边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同时市场担忧干旱将会影响到受灾地区早稻种植情况,进而引发近期南方大米价格普遍上涨。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干旱对早稻生产影响并不会太大。旱区早稻种植面积十分有限,根据中国农业种植业管理司数据显示,受灾最为严重云、贵、川三省早稻种植面积均较小,2008年三省早稻产量分别为35.5万吨、0.1万吨、0.9万吨,总体产量仅仅为全国早籼稻总产量的1%左右;虽然广西省早籼稻产量较大,但旱情对广西影响仅仅体现在西部地区,对早籼稻整体种植影响同样较小。因此可以说市场就干旱推高米价问题反应略显偏激,旱情有可能推高稻谷价格,但产生实际影响的过程可能相对缓慢。
近期来看,旱区有少量降水出现,但不足以改善干旱的局面,且旱情有向湖广地区蔓延的势头,这有可能给后期早籼稻种植生长过程带来不利影响,会给早稻价格带来一定支持作用。
二、政策抬高稻谷价格波动区间
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连续7 年锁定“三农”问题,为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提出将继续提高大宗农产品的政策收购价格。2010年2月下旬,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10元,提高幅度分别为3.3%、5.4%、10.5%。
虽然稻谷整体收购底价均有所提升,尤其以粳稻据首,这也导致东北地区粳稻收购价格连续上涨,直至政策干预露头方止,但是早籼稻收购价格提升幅度相对较小,且市场价格已经提前有所反应,因此缺乏实质性的利好支持。通过近期限制抢购粳稻、下调抛储底价等一系列措施明显反映出,国家政策收购底价的提高意欲保护农民收入稳定,保证粮食安全,而非推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在政策明确提升稻谷托市收购底价的形势下,国内稻谷价格波动区间将得到整体抬高。
三、通胀压力增强,政策调控预期加强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CPI涨幅创下16个月以来的最大升幅,已接近3%这一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目标。
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上涨动力来自2月份春节因素,节日消费是推动CPI大幅提升的最主要因素,但当前市场形势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前期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将预防通胀提升至刺激经济发展相同地位对待,后期政策将围绕此二者进行博弈。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内干旱持续发展,已经造成国内粮油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这无疑加重国内通胀压力。在此环境之下,国家对于粮油价格干预力度势必加大,这将很大程度上限制粮油价格上涨幅度以及力度。
四、稻谷拍卖成交依旧低迷,显露市场需求疲软
自2009年下半年至今,我国稻谷拍卖在不断进行,不过粳稻谷与籼稻成交形势截然不同。尤其自2009年11月至今,每周粳稻拍卖基本都保证全部成交,但籼稻成交情况持续低迷,成交率鲜有达到10%以上。仅仅在3月11日国家下调稻谷起拍价后,成交率略才略有提高。09年下半年至今籼稻拍卖总成交量仅仅为250万吨左右,国储库存数量依然较大。对市场有着充足的调控能力。
另外,籼稻拍卖持续低迷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消费形势偏软,同样意味着稻谷大幅上涨依然缺乏基础支撑因素。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认为,近期稻谷价格上涨动力主要来源于资金借干旱题材介入炒作,但在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强,国储对稻谷市场调控能力充分的形势下,稻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前几日过大的涨幅可能需要时间来修正。
不过在国家托市收购底价大幅提升前提下,稻谷价格整体波动区间将大幅上提。在稻谷进入生长季节后,天气等因素炒作力度将加大,有望推动稻谷价格逐步震荡上扬。在此格局之下,更多建议逢低少量买入,但切不可过分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