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百科

红枣产业链介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4-03 16:02:02 来源:中信期货微资讯

红枣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及药用价值。枣的果实味甜,除鲜食外,可以制成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


枣数和其他果树相比,树株寿命和经济寿命都较长。枣树的经济寿命大约60~80年,树体寿命在200年以上。


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的特性。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是我国红枣主产区,占总产量的90%以上。


新疆得益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灌溉农业,已成为全国红枣的第一产区。从新疆红枣单产趋势判断,新疆红枣正逐步进入盛产期。


一、红枣经济价值


红枣维生素含量极高,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及药用价值。


枣的果实味甜,除鲜食外,可以制成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


枣可供药用,果入药能补脾胃、益气、润心肺。枣仁和根均可入药。


枣树花期较长,芳香多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二、枣树生长特点


(一)生长条件


枣树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地区。本种原产中国,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枣树为暖温带阳性树种。喜光,好干燥气候。耐寒,耐热,又耐旱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外,平原、沙地、沟谷、山地皆能生长,以肥沃的微碱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长最好。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二)繁殖方法


枣树繁殖以分株和嫁接为主,有些品种也可直接种子播种。


(三)红枣生长周期


红枣的生长期可分为八个阶段:萌芽期4月,初花期5月,盛花期5、6月,幼果期5、6月,果实迅速增长期7、8月,成熟期9、10月,落叶期11月,休眠期11月至来年3月。


开花期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否则不利授粉坐果。


(四)枣树生长周期


枣数和其他果树相比,树株寿命和经济寿命都较长。枣树的经济寿命大约60~80年,而树体寿命在200年以上。


按照枣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生长期、生长结果期、结果期、结果更新期和衰老期。


(1)生长期


从苗木定植到树的主枝骨架形成,一般需要5-10年。此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根系发育旺盛;花量较少,坐果率低。


(2)生长结果期


枣树结果较早,定植后1-2年结果,4年以后植株产量直线上升,逐步进入生长结果期。此阶段一般持续15-20年。


(3)盛果期


枣树大量结果,经济效益最佳的时期。由于品种、管理水平不同,盛果期持续时间不同,一般持续70年左右。


(4)结果更新期


枣树在盛果期的后期,产量逐年下降。此阶段持续80-100年。


(5)衰老期


多在树龄100年以上的枣树出现。花量小、结果少、产量低、品质差,易出现畸形果。


三、红枣产区分布


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的特性。


非洲和亚洲是全球枣主要产区,其中亚洲产量占总产量六成以上,非洲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接近四成。


枣树是我国的第三大果树(仅次于苹果、柑橘)品种,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传统上,枣树主要集中在冀鲁晋豫陕五省的黄河流域,近年来新疆、甘肃、宁夏枣树的种植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是我国红枣主产区,占总产量的90%以上。



四、红枣消费


中国是红枣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世界红枣生产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红枣市场以亚洲为主,主要面对华人市场。红枣的国内市场占红枣总销售量的90%以上,销售旺季为春节前和端午节前。


中国是最大的红枣种植和消费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食品保健知识的普及,居民对营养保健食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红枣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五、国内红枣产业


红枣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收购、加工、销售。


按果实用途分类,将红枣分为制干、鲜食、加工(蜜枣)三类。公开资料显示,从目前各产区的主栽品种看,北方绝大多数为干鲜或制干加工兼用品种,约占总面积的90%;南方主要是制蜜枣品种,约占总面积的5%左右。



得益于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灌溉农业,新疆红枣克服了内地红枣主产区因在果实发育期雨水较多、产量不稳定、果实干物质少、烂果、裂果现象严重等问题,2005年以来迅猛发展。新疆已成为全国红枣的第一产区。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