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非洲猪瘟之战:95万头猪的遗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4-04 10:43:06 来源:三耕天

1、非洲猪瘟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不必过于恐慌。


你还敢吃猪肉么?


目前为止,敢不敢吃猪肉,并不是检验一个人是不是勇敢的标准。


在这个还未流浪的星球上,从1921年发现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开始,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例人类感染非洲猪瘟。有科研人员试图将这种病毒感染给牛、羊、马、兔子甚至老鼠,但最后都失败了。可以说,这可怜的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界中唯一的宿主。


近100年来,非洲猪瘟从非洲出发,穿越洲际,先后在西欧和拉美等一些国家蔓延。2017年3月,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确认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这例病毒,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约为99.95%。


这是一个病毒的传播轨迹。从非洲猪瘟诞生之日起,它就被视为全球养猪业的“一号杀手”。截至2月18日,我国各地在疫情控制的过程中,前前后后扑杀了95万头生猪,也就是说,每20秒,就有一头猪带着遗憾永别了国土故乡。国际通行的扑杀标准一般为市场价格的50%~100%,我国现在扑杀补助为每头1200元,达市场价格的75%。


这是一场持久战。在目前已发现疫情的62个国家中,仅有13个国家将其消灭了,有些国家与之斗争了35年,古巴、比利时和法国在消灭后还出现了复发。


国际上通行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这与我国的处理方法基本一致。近半年来,我国陆续对生猪的养殖、屠宰和运输出台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尽可能减少疫情扩散,让更多健康的生猪免遭“毒手”。


但是,非洲猪瘟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潜伏期长,最长能够达到21~23天,也就是说,理论上,有可能有少量携带着病毒、但一直没有任何临床反应的猪,在正常的屠宰检疫过程中还未发病,就被加工成为各种肉制品流向了市场。这恐怕是比扑杀大量生猪更让消费者恐慌的事情了。


市民在江苏无锡一家农贸市场选购猪肉。


其实并不需要恐慌。目前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而且在少量水饺、火腿等肉制品中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并不是说人吃了这些肉,就会被感染。


首先,病毒核酸离开了猪这个宿主之后,就没有了任何支撑生命活动的平台,也不能进行自我繁殖。


其次,非洲猪瘟并非人畜共患病,人体细胞就像是一把密码锁,任凭非洲猪瘟病毒是把铁钥匙还是铜钥匙,都无法解开人体密码,使人体感染。


最后,非洲猪瘟最怕高温,国人一番蒸炒煎炸煮,等待猪肉咸糯入味的时间,也早已将病毒杀死了。


因此,非洲猪瘟并不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你不必过于恐慌。


2、散户养殖是不是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传播的罪魁祸首呢?


这次非洲猪瘟在我国的传播,背后反映更多的,是产业安全的问题。


安全的食品主要是靠种出来或者养出来的。可以说,非洲猪瘟给了我们一个窗口,来洞悉生猪养殖这个巨大的产业。


首先是养殖模式的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生猪养殖和产品消费大国,每年生猪的养殖量和存栏量都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国内猪肉的消费量更是占到总肉类消费的60%以上。


而从养殖规模来看,存栏500头及以上母猪的大型规模化养殖仅占28%,按照马云曾说的中国人一年要吃掉6亿头猪的吃法,每年会有4.32亿头生猪从农村散户的猪圈里爬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这种养殖模式是否就是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传播的罪魁祸首呢?各界对此有很多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散户因为生产周期短,管理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实现封闭养殖,与外界的病毒隔绝。而且一旦出现疫情,可以马上处理掉,因此这种模式更能减小养殖风险。


有调查显示,在养殖优势区,掌握丰富养猪经验的散户,有些已经15年未发生任何疫情了。而相反的,一旦出现疫情,规模化大场抗疫病和抗风险的各项措施无法及时实施到位,一头猪发病往往会带来指数级感染,损失巨大。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规模化养殖场饲料用得好,运输和屠宰流程更完备,养殖环境更清洁,设备和管理也更科学,能从根源上更好地防范疾病传播。而散户养殖无法保障每个环节的可控性,用泔水来喂猪的小散户还依然存在。防疫工作数据表明,最初我国由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占比高达40%,规模养殖场无疑能够杜绝泔水饲喂,并有效减少交叉污染,严防疫情扩散。仅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来看,以散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显然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生猪的调运。从往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家庭人均猪肉消费较高的地方集中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川渝,而生猪的主要产区却在东北、华北、两湖和四川。多年来,主产区向主销区的调运形成了“南猪北养”的模式,特别是跨省间的生猪贸易流通频繁。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生猪长距离调运是疫情跨区域传播的主要原因,运输车辆如果未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就会具有很高的疫情传播风险。而最初发现的35%以上的疫情,都是因异地调运引起的。


在屠宰环节,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屠宰过程中不易发现那些携带病毒的猪体,目前对该病毒最快、最准确的检测手段是活体猪血液快速检测,但每头至少要花费100元,所以从成本上来看,暂时还达不到头头检测的水平,实际操作中往往按比例抽查检测,这就涉及到了概率问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称,当前全球非洲猪瘟防控的难点,在于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疫苗。该病毒结构复杂,基因组庞大,病毒编码超过150多种蛋白,其中超过一半的蛋白功能还不清楚,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病毒所到之处,生猪产能普遍锐减50%以上。这些都是养猪业所面对的安全和风险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生猪养殖的产业安全还体现在猪肉的供应和价格上。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2月份,我国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了16.6%和19.1%,而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同比跌了10.4%。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生猪基础产能不断下滑,不论是猪的存栏量还是母猪的存栏量都同比下降。由于调运的限制,生猪调出省如果是疫区,大量屠宰会造成持续亏损,产能淘汰加速,如果是非疫区,猪价也会低迷,补栏放缓。


在生猪调入省,猪肉供给不足猪价上涨,补栏情绪高涨,但是环保政策限制以及养殖产业基础薄弱,补栏量难以弥补产出省的减少量。


与此同时,面对疫情的高风险,养殖户恐慌出栏的情绪很普遍,很多已经在春节前全部出栏,导致2月以后,全国猪源减少。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显示,从3月8日起,猪肉价格开始回升,环比增加了5.1%,同比增加了2.9%。3月11日到17日的这一周,山东生猪价格大幅走高,环比涨幅超过15%。


尤其是发生疫情的生猪主产区,养殖户和养殖场对疫情的发展情况不确定,迟迟不敢增加养猪和母猪的数量。有些养猪户的资金还未回笼,也不得不降低产能。这也预示着,今年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现象。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透露,始于去年8月的这场非洲猪瘟疫情,无异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一场“供给侧改革”。如何有效应对非洲猪瘟对产业安全的威胁,抓住机遇调整生猪养殖业供给侧的结构呢?


这不仅是对政府的一次考验,对企业和小农户来说,也是考验。


3、每一次大的疫情都使我们警醒,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改进完善。


如果病毒持续大规模的蔓延,将会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整个生猪养殖产业来讲,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是当务之急。


如何做好当下非洲猪瘟的防控呢?我们从生猪产业链上的养殖屠宰等环节来看。


在养殖上,养殖方式和规模的一些调整,可以极大地提高养殖场防范和对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能力。


首先,用餐厨泔水喂猪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原则性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全面禁止了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


其次,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标准化养殖,改善猪舍的设计和选址,明确种猪的来源和质量,控制养殖密度,做好人员和车辆进出的消毒工作,完善养殖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


主产区和主销区二元结构已经并且还会长期存在,为了保障供应,跨区域的调运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全国的生猪调运有着严格的限制,虽不鼓励长距离运输,但并不是“一刀切”的全部禁止,只是跨省的生猪调运会相对麻烦些。


以安徽为例,一头来自外省的猪,要想进入安徽地界,是要经历“八十一难”的。


首先要亮明身份——必须是来自规模化养殖基地的育肥猪,且这个养殖场具备一定的资质。


其次要证明清白——抽样检测呈阴性,且这头猪的家乡必须未发生过疫情,或者是疫情全部解封的省份。


最后就是坦白从宽——从哪来、到哪里去、谁家的猪、谁运输等等所有的信息都要明确出具,最后以“点对点”的方式调运。这还不算完,这头来自外省的猪到达安徽以后,还需要14~45天不等的隔离观察,只有确认了“没毛病”,才能跟安徽本地的猪们放心地厮混在一起。


运输过程中车辆受到严格监管,车牌、运行路线、司机师傅,装车前和卸载后的严格清洗都在24小时全方位的监控下。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有权依法在当地设立各类检查站,发现违规调运生猪及生猪产品的,可以立即扣押处置。


在屠宰环节上,根据有关部门要求,5月1日前,各地的生猪屠宰企业将面临全面清理,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和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需立即停产整改,7月1日前整改不达标的,将会被取消定点屠宰资格。


在贵州铜仁一家仔猪繁殖场,管理员给仔猪注射防疫药品。


最新的情况是,驻屠宰场的官方兽医可以根据实际,在生猪进入屠宰场前,以车为单位,采集全部生猪血液样品,均匀混合后进行检测。屠宰企业可以在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建设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或者寻求有资质的实验室提供社会化服务,对入场生猪进行血液检测。屠宰过程中发现疑似非洲猪瘟典型病变的,会立即停止屠宰,确认病毒核酸阳性的,则需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据通报,截至3月19日,我国已有超九成的疫区解除了封锁,疫情发生势头趋缓。这表明,各项防疫措施是有效的。在猪肉供应上,今年的冻肉储备收储工作已经启动,解禁的主产区养殖户也在逐渐恢复生产,适当补栏。2月18日之前扑杀的95万头生猪,只占全国生猪年出栏量的0.14%,下半年国内的猪肉供给并不是大问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相关意见,提出了多项措施,支持生猪养殖场尽快恢复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针对特殊时期各地生猪产业链的市场预警、疫情的优化处置、调运的监管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行动指南。


但从全球疫情状况来看,要想根除非洲猪瘟病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猪瘟、O型口蹄疫、蓝耳病和其他猪流行病也不时困扰着生猪养殖产业。


我国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发展底子薄,人才、技术还没有跟上,所以一些动物疾病一来,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每一次大的疫情,也使我们警醒,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改进完善。


4、从长期来看,产业提档升级、建立新的风险防范体系,是保障国民“肉罐子”安全必须要做的事情。


即便非洲猪瘟走了,或许还有其他的情况出现。从长期来看,产业提档升级、建立新的风险防范体系,是保障国民“肉罐子”安全必须要做的事情。


随着防疫和环保要求的趋紧,对小养殖户来说,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主动升级,要么被迫退出。主动升级就是提高环保和防疫能力,适当扩大养殖规模,而泔水养殖户则需尽快淘汰出局。


河南郑州双汇美式产品生产线。


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除了建立更加规范的生物安全体系之外,可以从产业链上出发,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三个环节整合到一个公司体系中运营。这种产业链的整合,可以简化流通环节,降低各环节之间的无序性和不可控性。


山东鼓励“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模式,变运猪为运肉,在保障市场供给的同时,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这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行得通的,但需要更多冷链环节上的保障,肉类的冷链物流发展或将迎来一次难得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养猪业的主体依旧是小农户,这股力量亟待被纳入到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当中去,形成小农户与规模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比如说,在生猪主产区,不妨分工合作,规模公司负责高风险仔猪生产,散户进行低风险的育肥生产,“公司+小农户”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一定是朝着更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


在养殖布局上,不论是生猪养殖、猪肉供给,或是疫病防控,都需要进行区域性的调整,终止以往流行的“南猪北养”模式,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一定程度地恢复南方水网地区的生猪养殖。


我们可以从《全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全国或将分为北部、西北部、东部、中南部和西南部5个大区,各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控、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相关产业的布局都将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使区域内生猪供应需达到平衡,实现供给的本地化,减少跨区调运。当疫病在某一区域发生时,区域内的联防联控和及时隔离,可以减少疫情在更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


近日,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赵东明、刘任强等人成功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也就是说,我们对非洲猪瘟的了解更近了一步,或许,我们离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又近了一步。


消灭非洲猪瘟病毒道阻且长,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如果能够在这次危机中,看到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重新出发,想必那些被扑杀的猪也能够安息了。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