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易宪容:当前国内股市还会涨下去吗?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4-11 08:38:33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易宪容

今年中国股市一扫去年之阴霾,由去年的熊冠全球,突然转变牛冠全球。中国股市这样的一个突然大转变,估计会杀得国内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国内股市从年初到现在,上海综合指数由年初的2440点上涨到4月9日3239点,上涨幅度达到32.70%。深圳成分指数由年初的7011点上涨到4月9日10436点,上涨幅度达到48.90%。深圳创业板指数由年初的1250点上涨到4月9日1741点,上涨幅度达到39.2%。


以目前深圳和上海股市的涨幅,在全球股市上涨幅度中,深圳成分指数为全球第一,深圳创业板指数为全球第二,上海综合指数为全球第三。国内三大股市指数牛冠全球。这是中国股市多年来难得的现象。如果投资者在年初进入国内股市,那么上海股市的报酬率是美国股市的2倍以上,深圳股市则是美国股市的3倍以上。上海股市在今年第一季更创下了2014年第四季以来最大的单季涨幅,深圳则创下了2009年至今,十年以来最大单季涨幅。其股市的业绩当然是惊人。


我早就指出,今年这一轮中国股市突然快速上涨,首先是技术性反弹,因为2018年中国股市要说有多惨就有多惨,上海综合指数由2018年2月的3587点下跌到2440点,下跌的幅度达32%。当时的原因既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股市的信心问题。只要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弱(比如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国内股市的信心逐渐得以恢复,国内股市逐渐上行当然是一种趋势。所以,从今年初股市一直在上涨,首先是技术性反弹。即使到现在为止,上海综合指数到3239点,与3587点还有近11%距离。


也正是国内股市可能会出现技术性反弹,从一月份开始,境外的资金(包括外资及国内在香港等的海外资金),就开始逐渐进入国内股市。今年一月份从港股流向A股的金额就达到了606亿人民币,创下沪港通以来“北上资金”流入最高记录,今年2月份的沪港通、深港通的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继续创新高。3月份因为投资者获利了结流入资金略有下降,但是4月份开始新的北上资金又继续涌入,显示国外投资者及海外资金仍然期待国内股在第二季度又会有好的表现。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里则是国内股市向好,外国投资者及海外资金比国内投资者更为敏感,捷足先登。


这轮国内股市的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也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有关。因为,这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希望中国股市也如美国股市一样成为国内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所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中央的政策层面一直在强调,比如,证监会主事者换人和设立科创板,很大程度上也是与政府这种政策意图有关。既然对发展中国股市政府有强烈的愿望,自然会推出一系列鼓励股市发展之政策。那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很早就嗅到政府所释放出来的信息。这些投资者则是今年股市最大赢家。


还有,从去年10月开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包括确认中小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地位,要求银行充分供应民营企业所需要资金,降低其融资成本。在今年,政府推出了大量的大幅度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关键的是人民银行1月4日宣布的调整存款准备率政策。今年第一季,在中央政府特殊安排下,地方政府提前发行了人民币1万3千多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以此来降低地方政府过度融资的风险。


再就是,今年股市还有一种特别现象,就是许多投资者都存在生怕错过今年这波股市大涨的恐惧。也就是说,因为,今年股市上涨,让国内外不少股市都一扫去年阴霾,并开始出现持续上涨的态势。比如美国股市,去年下半年三大指数都暴跌,但是到今年前几个月,美国三大股市指数全面上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三大股市指数与历史高点不到5%的距离了。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上涨来得突然,上涨幅度之大,完全把不少国内投资者杀得措手不及,所以不少投资者都存在生怕错过这波股市上涨的恐惧,所以不少投资者都涌入市场。比如今年国内股市开户数大增,成交量一直在万亿元左右徘徊,就是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说明。


正是这样一些因素的作用及影响,再加上中国政府股市的政策意图,当前国内股市的技术性反弹还有可能继续,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估计会在下半年开始回稳,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会有比较好的结局,这些都有利于国内股市的利好因素。但是,当前大股东开始大量减持,IPO又开始启动,政府迟迟不愿意退出市场,这些都会给国内股市带来负面影响。何去何从?国内投资者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这样才能寻求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